• 1. 5.2 交通运输中介与电子商务物流网 国内实现大规模的网上购物一直困难重重,也有商品运输费用高的因素在内,尤其是零售型的网上交易,为每个客户实现送货上门是高成本的。传统的零售模式是消费者自己到零售商那里直接购买,并自己将选购的实物拿回,而网络购物时,卖方还要负责将卖出的商品交到买方那里。虽然负责转移商品的责任人变了,实际上这种转移的费用并没变,它依然要加到交易成本之中,最终由买方以商品售价的形式支付。在网络交易中,买方可能减少了一定的交易前的搜索费,但是他同卖方成交时的商品售价才是他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对卖方来说,能否降低商品本身的售价是能否成交的重要因素,这里面的运输费用是一个关键。
    • 2. 5.2.1 交通运输业在电子商务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企业降低总成本的要求 实物转移费用占成本相当比例 实物运输必然存在 通过信息流规划,避免不必要的实物运输 通过市场一体化机制,传递给运输商这种要求
    • 3. 5.2.1 交通运输业在电子商务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运输中介连接企业和消费者 网上销售,负责转移商品的责任人变了,但转移的费用并没有变 运输是否便利成为关键 成功的网上销售必须在后台与运输商连接,如AMAZON,CISCOD的成功表现
    • 4. 5.2.1 交通运输业在电子商务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运输行业作为交易中介,其业务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交易主体,即自己客户的交易方式的影响,运输企业必须在自己的运输环节中努力为他们提供电子化的业务接口; 二是本行业内部,同行间的竞争要求运输企业必须提高运输速度和质量,降低运输成本,这些只能通过运用新技术、提高业务效率实现。
    • 5. 5.2.2 运输中介体系的形成实现了物流管理社会化 在发达的物流管理体系中,运输已无法与现代通讯以及计算机系统相分离。现代物流必须有高水平的信息流通与之配合,这不仅包括越来越复杂的运输指挥和调度系统,也包括物流本身加快运动所需要的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在运输过程中,数据和凭证处理的时间常常是超过运输的时间。因此在物流和运输中准确而迅速的信息联系能力越来越重要,交易主体企业都在着力简化贸易程序,实现数据及凭证的标准化和以Internet网络技术为通讯手段的物流--运输系统信息化。就像运输无法与包装、装卸、存储、工厂及仓库选址等一系列其他物流环节相分离一样,单纯的、不依赖现代通讯而实现的货物空间位移,早已经无法存在了。
    • 6. 5.2.2 运输中介体系的形成实现了物流管理社会化 physical supply,这一时期,生产企业重视的是原材料、燃料的采购、进货和储存等过程,或者对需要者的供货。主要是因为企业首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管理要适应这种自动化,重点是实现企业实物进口与生产的流水化衔接。
    • 7. 5.2.2 运输中介体系的形成实现了物流管理社会化 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一时期,生产企业重视的是在产成品包装、储存、销售、供货等方面的过程。这时,企业感受到了及时跟上市场变化、相应调整生产的重要性,重点是实现企业生产与实物出口的流水化衔接。
    • 8. 5.2.2 运输中介体系的形成实现了物流管理社会化 physical movement,相当于物料供应(physical supply)、物质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与工厂内部生产物流的总和。如果把一个企业的physical distribution看作是下一个企业的physical supply,我们就能看出这只是企业整体供应链的入口和出口,这时,企业从整体上体会到了同时实现实物进口、生产和实物出口流水化衔接的重要性。
    • 9. 5.2.2 运输中介体系的形成实现了物流管理社会化 materials flow,企业个体看到了自己在产品供应链(supply chain)整体的地位,强调企业间的交易是同一个供应链上的伙伴间的交易,每个企业只是整个链上的一个环节。实物的高效流动,还要有这些交易伙伴间的配合才能实现,维系供应链成为企业业务自动化的重点,这个任务主要是通过高效处理对外的信息流实现的。
    • 10. 5.2.2 运输中介体系的形成实现了物流管理社会化 logistics,它原来是指军事上的后勤工作或后勤学,是与战略、战术和情报并列的军事科学的四大要素之一。由于现代战争同时也是大量物资的消耗战,迅速、准确的后勤支援已成为战争能否取胜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在二次大战中,军事后勤开始受到特别的重视。战后,logistics这个词首先被美国人借用到企业管理中,被称作“企业后勤”,指对企业的供销、运输、存储等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目标是把原材料和制成品以最低的成本,按照要求和服务标准,适时地送到用户指定的地点。
    • 11. 5.2.3 专业物流企业的业务电子化 运输业务从交易主体企业向运输中介集中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是交易主体企业必须有强大的对外协调能力,这主要建立在企业自己发达的管理信息系统之上;二是运输中介必须与客户间有广阔的通信联系能力,这主要建立在运输企业发达的对外业务网络之上。在电子商务时代,无论是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对外业务网络,要想取得成功,都要实现电子化。
    • 12. 5.2.3 专业物流企业的业务电子化 端到端的一揽子运输服务——联运,其中端点的客户成分发生变化 储运公司集成运输线路公司的专项业务(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储运公司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业务集成上,主要需要信息系统的集成(通过信息流控制业务流,进而控制物流)
    • 13. 5.2.3 专业物流企业的业务电子化 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的运输中介(如网上交通资源的集中,形成大的市场,便于交易) 联邦快递(FEDEX)的业务,集成多种运输形式(业绩优异,运输速度超过美国军方,主要得益于信息系统的帮助) 联邦快递的公司组织形式,集成多家专业运输公司
    • 14. 5.2.4 运输线路的电子化管理形成社会物流基础 1智能运输系统 国际上公认的智能运输系统的服务领域为: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运输设备控制系统。它是在较完善的道路/航道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用于满足专业线路运输的实际需求,建立起全方位、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系统。“智能运输系统”实质上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运输系统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
    • 15. 5.2.4 运输线路的电子化管理形成社会物流基础 2 航空运输 中国民航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九五”建设方案 通信网建设(空管数据,商务数据) 旅客订座、销售代理人和货运系统 离港系统 收入结算系统 空管信息系统 机场信息系统 航空公司信息系统 民航的政务管理系统
    • 16. 5.2.4 运输线路的电子化管理形成社会物流基础 3 铁路运输 中国铁道部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四级网络的任务和功能(部级,局级,分局级,基层) 铁道部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DMIS)的主要功能
    • 17. 5.2.4 运输线路的电子化管理形成社会物流基础 4 票据电子化 票据形式的变化过程(纸质到磁卡,IC卡等) 售票系统的发展(事先印刷到实时打印,网络化电子认证等) 网络化,电子化票据进一步拓展运输中介同客户的联系范围,贴近用户
    • 18. 5.2.5 网络营销为运输业带来新的商机 1 网络营销——新的增长点 EM的运营方式多样化 企业经营方式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这种变化将通过市场一体化机制传给运输中介) 企业呼叫中心将企业的产品/服务同用户结合,信息服务内容中包括物流信息(随时网络发布)
    • 19. 5.2.5 网络营销为运输业带来新的商机 2 全面联网模型 运输商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分布数据库系统:业务承接:仓位和运输工具调度算法:GPS技术:运输中交互处理条码技术:运输前预处理信息发布:(面向用户)信息发布:(面向管理)运输客户(包括企业和个人)运输客户运输客户(带电子化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包括多种物理网络和通信协议:TCP/IP,Email,FTP,HTTP,EDI等。运输中介与运输客户之间建立一个无处不在的联网环境,接入网络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信息系统间的通信)管理机构:(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等)
    • 20. 5.2.5 网络营销为运输业带来新的商机 3 运输业务特点 运输中介的业务相应发生变化,业务笔次大,单笔业务运输量小,零售模式从商业中介传递给运输中介 个性化运输服务出现(如机票,船票,车票的促售形式;运输市场的保险问题等) 消费者个人之间的交易,个人作为运输服务的用户出现,运输市场的客户量大增,必须使用新的网络计算技术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