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保护生态环境
    • 2. 一、热点讲解   目前,环境问题困扰着整个世界。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加速、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也就成为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
    • 3. 二、背景材料 (一) 我国筹建城市森林生态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二是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三是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四是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尊重自然客观规律。            我国最新完成的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中,规划到2050年使全国70%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5%以上,达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布局要求,建成以林木为主体,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 4. (二)淮河污染再次受到世人的关注   2004年7月,承载全国六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第三大河流--淮河突然爆发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染团,5亿多吨污水,形成150多千米长的污水带,"扫荡"淮河中下游,创下淮河污染"历史之最",也让淮河治污"十年之丑"顿时暴露无遗!淮河水污染治理再度引起公众关注。(三) 四川省研究治理沱江污染问题    2004年5月23日,四川省省长张中伟主持召开省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再次研究治理沱江污染的相关问题。会议强调,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对沱江污染事故,一定要痛定思痛,举一反三,从源头抓起,不管难度有多大,治理沱江污染都要进行下去。省政府决定采取四大措施:突出重点,标本兼治;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增加投入,狠抓落实;依法行政,强化监管。一定要还沱江一江清水。
    • 5. 三、学科解读          (一)从经济常识角度看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科技,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二)从哲学常识角度看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我国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原理,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 6. (三)从政治常识角度看      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及措施,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国家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生态建设的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国家行使领导经济建设、保护生态平衡、搞好公共服务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党和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一系列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的制定,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四)从历史学科角度看      古代史上黄河治理及改道概况;江南开发的背景、经过、影响等;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的概况及原因;古今中外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1949年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历代在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 7. (五)从地理学科角度看      人口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后果;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分布的特点;我国人口状况、人口分布特点及政策;人口数量和素质、人口密度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古今中外人口迁移的概况;世界主要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我国不同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北方的沙尘暴、沿海海域的赤潮、华北缺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等)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 8. 四、适应性练习  淮河污染治理耗时10年,国家、地方和众多企业先后投入600多亿元巨资,但成效不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保护和依赖GDP的发展观念。据此回答1-3题。                            1.从哲学上看,上述情况要求我们                 ①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②必须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③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④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淮河污染越治理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治理淮河的“机构”和“队伍”形 同摆设,治理淮河的法律、法规无法落实。这表明          A.我国国家机构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B.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需要改变              C.国家应把机构改革和法制建设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D.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还需要长期努力               3.近年来,沿淮河流域的河南省、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淮河水污染治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行严格的地方性排污标准,扎扎实实地推进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流域内排污总量逐年下降。这表明两地政府在                   A.加强政治职能,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B.加强经济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C.加强文化职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D.搞好社会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ADD
    • 9. 4、2004年第16期《半月谈》载文指出,我国是联合国认定的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82位,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因此,“水荒”现象一直存在。专家指出,浪费和污染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状况的“元凶”。长期以来,工业、农业用水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和污染现象,使我国本来就匮乏的水资源更趋紧张。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2)请你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因此,我们应当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一,提高水价,拉大价差,遏制用水浪费,逐步调整城市用水结构。第二,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发展节水经济。第三,创新机制和方法,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若从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 10. 5、2004年年初,XX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导致沱江严重污染,沿岸XX、XX、XX三地上百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大批企业被迫停产,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这是建国以来少有的特大污染事故。4月至5月,XX省XX县XX纸业有限公司将造纸废水偷排到沱江支流球溪河,致使沱江再次受到严重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近90万元。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XX连续两次发生严重的污染事故,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2)发生XX污染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面对材料中的现象,作为政府、各级环保职能部门和公民应该怎么做? 现在不少企业和地方政府,单纯追求政绩和GDP的增长,不惜牺牲环境和破坏资源,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保工作的关系。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固有的缺陷和弱点使一些地区和企业在急功近利价值观的驱动下,只顾经济利益,忽视生态环境,没有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保工作的关系。②一部分公民法制观念淡薄、环保意识不强、不讲社会公德。③国家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管查处力度不强。④各级政府和企业对环保的资金投入不足,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环保的新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⑤健全沱江治理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
    • 11. ①作为政府:第一,必须站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环保观念。第二,要突出重点,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增加投入,狠抓落实,组织动员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打好环保总体战,依法行政,强化监管,接受舆论和群众监督,接受各级人大监督。②作为各级环保职能部门:第一,要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完善重点企业污染源档案、建立防止污染事故发生的长效机制;在环保审批上,依法审批,以确保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第二,要严格环境执法,切实解决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第三,要发挥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在环境治理中的监督作用。 ③作为公民:第一,应增强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自觉履行维护国家法律和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保护资源与环境,与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第二,要自觉发挥对国家职能机关在环境治理中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