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计算机软件)XXXXX专科学校 XXX系试点专业总结报告
    • 2. 计算机软件试点改革总结一、试点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二、试点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三、试点专业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四、试点专业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方向 五、结束语
    • 3. 一、试点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以其广泛的渗透力和罕见的亲和力,从整体上正影响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全球性的产业革命。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产业,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2002年9月国务院转发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通过对国内外软件产业发展形式、国际软件市场发展态势和国家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综合分析,提出了到2005年我国软件销售额达2500亿元,国产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出口达到50亿美元,软件人才达到80万的发展目标。
    • 4. 近年来,我省及西部其它省份的信息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已建成一批软件园区和骨干企业。仅XX软件园中企业达43家,其中28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30家被认定为软件企业,2001年软件产品产值达到3.7亿元,2002年达到4.6亿元,在XX信息港的建设中起到了骨干作用,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然而与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是软件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处在生产一线具有较强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掌握和使用IT产业最新技术编程等方面的人员奇缺,软件人才培养明显滞后。
    • 5. 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趋于综合化、技能化,各行各业对软件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学科的发展要求软件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而宽广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设计及分析能力,而且应具备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概念、顺应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改革软件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符合计算机学科发展的要求,同时也适应了社会和产业的人才需求。为此,我校从2000年开始调整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发展定位,依托IT产业,融合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试点改革。
    • 6. 计算机软件专业以面向21世纪的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针对IT产业的特点,依托行业、融合市场、研究并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理论;构建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立项研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创新教育技术和手段,积极与企业合作深化实训基地与教材建设。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综合能力为主线,建立具有职业氛围的教学环境,逐步实现高工专培养人才的高级性、知识与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和培养手段的多样性,以适应社会对软件人才需求的综合化、技能化。 二、试点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 7. 三、试点专业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 确立了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 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是根本。一方面,要努力造就一批进入国际前沿,掌握关键技术,擅长顶层设计的人才。另一方面,要与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相配套,培养面向软件生产、信息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软件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国内外相关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在计算机学科领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新型技术和研究工作的理性认识和实践体会,确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人才定位是软件工程师和软件“蓝领”,为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等软件技术人才。
    • 8. 人才规格知识要求: 素质要求: 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体能素养 职业素质:质量意识、工程意识、团队精神、创新精神 能力要求: 技术要求:
    • 9. 能力要求: ·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工作、营销能力; ·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主要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能力; ·网上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制作、发布与维护能力; ·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使用外语进行一般性的口头和文字交流,较强的阅读计算机专业资料能力; ·较强的自我知识技术更新能力,快速跟踪新技术和市场需求能力; ·较快地适应新岗位工作需求能力。
    • 10. 技术要求: ·能够完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配置、测试、运行、维护; ·能够熟练使用常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如VB、VC++等程序设计技术,并通过“初级程序员” 考试获得相应的证书; ·客户端/服务器端应用开发技术、网上信息资源的制作与维护技术; ·计算机硬件、软件产品的营销、技术服务; ·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技术。
    • 11. 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开发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纵向为三条主线,见图1所示。 ·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主线; ·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学主线; ·学生素质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主线。 2 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培养模式
    • 1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3. 横向为四个层次,见图2所示。 ·高等工科类软件人才所需的素养、知识、技术与能力; ·信息行业所需的素养、知识、技术与能力; ·计算机软件技术所需的应用理论、技术理论、素质、技术与能力; ·计算机软件应用领域中某些岗位(例如网络管理、软件开发、编码等)所需的素质、知识、技术与技能、上岗工作能力。
    • 1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5. 为此,我们在新的专业培养计划上,对专业课程体系的重组着重作了以下考虑: ①调整和更新课程结构,新的课程体基本涵盖了计算机硬件、软件、应用三个方向的课程内容,体现了“软硬并举、平衡发展”的教学体系和复合型、开拓型的培养模式。 ②在宽广的知识结构框架内,实行模块教学。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模块使学生能系统地、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专业课模块确保了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的专业知识,深刻认识计算机应用学科的算法理论与实现技术。3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注重素质,突出能力,依托产业”的思路,逐步建立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 1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7.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所占比例 公共基础课(8门) 形势与政策、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英语、体育 占22.91% 专业基础课(10门)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A)、程序设计基础、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 占46.22% 专业课(8门)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开发工具、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数据库程序设计(PB/Delphi)、SQLServer数据库管理与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软件工程、专业外语。 占27.53% 专业选修课(2门)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用软件技术与工具、电子商务、企业网站建设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IT知识产权与法律 占3.34%
    • 18. 抓实践教学改革,首先要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体系纳入高工专人才的培养方案之中,在新的人才质量观、现代工程教育观,终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围绕高工专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分析,纵向上摆脱实践教学对理论课程的依附,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单向到综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整体设计其内容,相对独立地形成一个有梯度、有层次、有阶段性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4。 横向上与理论课程相互支撑,有机结合。在各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结合点,以培养具有综合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4 构建了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 1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1.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实验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将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指导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大模块。 ①基础性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及设备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算法的设计,程序代码的编写、调试及维护;培养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基础性实验138学时,占总学时58%。 ②指导性实验主要是训练学生应用各科知识进行初步工程设计的能力,实验题目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提出,学生先自己进行初步设计、仿真分析、完善设计后,再到实验室进行代码调试、维护,验证设计结果。指导性实验56学时,占总学时24%。 ③设计性实验主要是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44学时,占总学时18%。 实验教学
    • 22. 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案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开放实验,强化应用 ·革新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的考核标准 实验教学质量的考评,要增加教和学双方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评价的要素。例如,评价学生的成绩,不能只看其是否按教师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了规定的实验和实验报告,还要看是否培养了创新精神,对有独到见解、独特方法或做出创新性成果的学生,要予以加分、奖励。
    • 23. 课程设计的总体框架
    • 24. 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 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来独立完成课题,达到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和提高。教研室组织教师,根据具体设计条件,如硬件环境、软件平台、技术资料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提出课程设计题目和技术要求等。并选择其中若干个课题予以公布,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个课题进行设计。对少数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对其提高要求。对于题目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和技术先进性。整个设计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分三个阶段进行: ①系统调研阶段 ②技术设计阶段 ③撰写设计报告(论文)阶段
    • 25. 实习、实训的的总体框架
    • 26. 实习、实训的的实施方案 该环节的实施应结合前续的课程设计和后续的毕业设计进行,以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具备计算机软硬系统、网络的设计、开发、维护及应用的基本能力,提高从事实际工程应用的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 ①修订、完善规章制度 ②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③建立、完善实习实训教学项目 ④加强实习基地的管理
    • 27. 毕业设计的总体框架 毕业设计是学生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所学知识完成选题,通过分析研究、程序设计、上机调试、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等各个实践性学习环节,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计算机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强调综合应用专业理论知识为主旨,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该环节的实施,应使学生具备:独立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查阅、获取和使用科技信息资料的能力;用通顺的文字、图表准确系统地表达设计与研究成果的能力;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工程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并能及早进入角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 28. 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案毕业设计的动员和分组 科学选题 ①教师研究项目 ②学生工作单位的课题 ③模拟课题 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指导和注意事项 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 毕业设计学时分配 ①系统调研 ②技术设计 ③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④毕业设计评阅、毕业答辩阶段
    • 29. 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培养,确保培养目标,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的,本着“立足发展、适度超前、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建设和规划软件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根据软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结合我系实验室的现状。3年学校投资110万元,新建网络技术实验室、信息处理实验室和计算机实习实训基地,扩建和完善了计算机系统、微机安装与维护、计算机控制实验室。5 争取学校支持,极大地改善了试点专业的教学环境
    • 30. 序号实验室名称主要设备数量承担的实验项目1计算机实践基地计算机450 专业基础课的实验 2计算机系统实验室TDN-86/51二合一微机实验教学系统30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汇编语言实习及设计3计算机控制实验室TDN-AC/ACS系统6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4单片机实验室微型计算机开发系统DVCC-51-9825 51/98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5计算机安装维护实验室计算机、测试工具50 计算机组织结构、组装、测试、故障诊断与维护 6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设备60 数据库、网络实训、网络系统安全及管理、 7计算机图形图像实验室计算机、绘图仪60 计算机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及电脑艺术设计、绘图8信息技术实验室计算机55 数据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类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
    • 31. 6 为促进产学研结合,建成校外软件实习基地2个。 随着企业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企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中小型企事业单位更愿意与高职高专院校合作,一是合作项目开发费用低,二是接纳高职高专的毕业学生数量多,且主要在一线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已成为软件开发应用中较稳定的合作单位。到2003年5月为止,我系先后建立和挂牌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2个。挂牌以来,学校进一步与企业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革新、技术开发及推广、设备支持、学生就业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建立了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联合体。
    • 32. 校外实习基地名称 基本情况 实习项目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前石油部),具有严格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制度。该院自1987年建院(前身是西北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研究所)以来,连续16年获得部级文明生产及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该院高级工程师近9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3人;该院主要计算设备有大型并行机群PE3284、KJ8920 (并行向量运算5000万次)4台;服务器机群有Sun F4800(8个CPU阵列)、Origin2000(16个CPU阵列)、SGI Power changing(16个CPU阵列)各1台;工作站机群有16台Sun Blade1000、18台Sun Ultra60/80、15台SGI工作站;各类外围设备(磁带机阵列、网络打印机、绘图仪)数台;各类微机220台。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软件应用与维护 院区网络拓扑与建设 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甘肃分院 该院隶属甘肃统计局,业务隶属国家统计局教育中心。该院自1985年成立以来,17次年获得国家统计局教育中心、甘肃省统计局、全国自考委、甘肃省自考委先进单位;该院是西北师大经管学院、XX商学院经管系合作办学单位。该院开展的业务: ①培训:系统内部业务培训;统计上岗证培训;统计师资格证书培训;计算机培训(与19所大专院校合作)。累计培训15000人。 ②学历教育:与自考办联合开办统计专业中专、大专班;经济学专业本科班;与中央电大合办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会计专业;累计向本行业及社会输送10000人左右。 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软件应用与维护 院区网络拓扑与建设
    • 33. 7 实施双证教育 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和NIT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规范试点专业的能力与技能考核,培养符合国家规范且与国际接轨的软件人才。
    • 34. 8 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初步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较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截止目前,从事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的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6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学士17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2人。兼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讲师1人,讲师2人。
    • 35. 9 建成3个多媒体网络教室,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12部,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程序设计基础 ·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 ·数据库原理 ·软件工程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安全 ·数据库程序设计(PB)等
    • 36. 10 近3年,发表学术和教改论文12篇,编写教材3部,承担和完成科研、教改项目7项。 编写出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三门课的教材,其中,《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正与XX大学、西北师大联合申报教育部的百门精品课程。 研制完成“钻井设备大修实验测试系统”、“螺杆钻具动载性能测试系统”、“商务信息查询检索系统” 等控制和信息管理系统,已投入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成的教改项目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改革”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并获校级教学成果奖。在研教改项目有“普通工程专科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 ”和“基于Intranet的在线多媒体教学系统”,现已基本结题。
    • 37.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若干改革与实践 ·计算机教学环节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基于WEB的在线答疑系统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Intranet的企业进销存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关于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计算机应用技术开放实验室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教改成果论文
    • 38. 目前,我校在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基础上,依托计算机工程,正在申报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39. 四、试点专业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计算机软件专业试点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是还有许多不足,我国加入WTO后,教育市场也要面临与经济市场一样“优胜劣汰”的竞争形式,作为教育管理者以及教师都应当积极面对。软件产业是朝阳产业,它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缺乏素质较高、数量足够的“软件蓝领”,我们仍将继续坚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主导思想,与市场接轨,让学生成为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进入角色快的高等工程应用性人才。
    • 40. 在以后的试点专业教学改革中,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 (1)突出办学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实行开放式办学,注意吸收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结合、校企结合。 (2)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跟踪国内外软件技术发展趋势及软件产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案例教学,加强软件实用技术的培养和训练;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推行完全学分制;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教学手段,加强双语教学,争取部分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
    • 41. (3)实施认证教育,增强软件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根据软件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相关标准,通过组织与著名软件厂商及用人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引进认证教育的师资,对现有相关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达到软件专业认证教师资格;同时,通过共建培训/考试平台,选用优秀的认证教育教材,完善测评手段,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培训和测评,达到培养规格者,颁发给职业资格证书。 (4)希望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组织软件类的教材编写工作及国外原版教材的引进工作。
    • 42. 结 束 语 总之,我们应着眼于计算机软件专业发展的高科技、高技术、高技能要求,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支柱产业,面向中小型城市,紧紧围绕为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服务的目标,继续探索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以实现软件人才的高级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和培养手段的多样性,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综合化、技能化。
    • 43. 在试点专业的改革实践中,得到全系教师的热心参与和支持,对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同时,还特别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其它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XXXX系 XXX致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