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財政壓力下的都市建設與服務 提供之策略及作法 發表人:XXX XXXX大學都市計劃系教授 XXX年X月X日
    • 2. 大 綱前言 都市建設與服務的種類 X地方政府因應財政壓力的策略 財政壓力下X地方政府過去及未來希望使用策略的比較 都市建設與服務提供的策略建議 由增加財源以及推動民營化,介紹都市建設與服務提供的作法。
    • 3. 前 言公共建設與服務提供之問題 囚犯困境 公共財的零邊際成本 偏好顯示問題 大團體協商問題 代理人問題 需求面:所得水準的提高,以及生活科技的進步 供給面:民主意識抬頭,政府無效率問題 由增加財源與民營化觀點,介紹地方政府可以有那些策略與作法來提供都市所需的建設和服務,以紓解地方的財政壓力。
    • 4. 都市建設與服務的種類 地方政府:垃圾收集與處理、屠宰場、戲院及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體育休閒場所、都市道路運輸、地區暖氣、自來水供應、電力、治安維護、消防、學前教育、家庭福利服務、住宅。 區域政府與地方政府共同分攤:公園及開放空間、道路、農林漁牧、商業、觀光旅遊、初級與中等教育、成人教育、醫療、個人健康、家庭福利服務、住宅、城市規劃。 區域政府:財務協助、職業技術訓練、 高等教育。
    • 5. 財政壓力下提供都市建設 與服務的策略建議 財源增加策略 開發同時付費 優點 政府不需要再借貸、減少利息成本、增加政府借貸的能力、減少地方稅課的稅率、增加公共建設與服務財源的彈性、以及提高財政責任。 缺點 大型公共建設的經費不足、跨世代間的不公平、以及減緩經濟成長率。 追求公平與資源使用效率的社會中,開發同時付費策略之採行是一種必要的作法。
    • 6. 財政壓力下提供都市建設 與服務的策略建議 自由化與民營化 自由化意義-讓每一地方,從區域、都市、社區、甚至鄰里均能夠自行決定適合居民需要的都市建設與服務與服務。 主張-將一些僵硬的規定鬆綁,讓各個地方自行選擇決定,或是由市場機能決定,減少非必要的公共支出,減少非地方需要的公共支出,增加公共支出與地方需求相一致的機會,這是自由化能促進公共事務效率的原因。
    • 7. 財政壓力下提供都市建設 與服務的策略建議 自由化與民營化 民營化策略乃是順應或因應自由化趨勢下的相關策略。 民營化所稱的民間部門除了公司行號之外,還包括非營利團體、自願者、和公共團體(或稱第三部門)。 優勢-民間企業比政府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民間企業為了求生存長期已培養出比政府更具有效率的系統及文化。 民營化的過程不但在尋求具有競爭力的企業來承接原由政府主導的公共事務,另一方面也敦促政府部門提高生產效率。
    • 8. 財政壓力下提供都市建設 與服務的策略建議 自由化與民營化策略 縮小政府規模 讓民間機構或組織有揮灑的空間。民間機構或組織為了生存會利用存在於社會中最基層的資源,包括人力與財力資源,將地方的資源運用的潛力發揮。縮小政府規模並不等於減少政府職權。公共性越強者或獨占性越強者仍需維持由政府管理和營運,隨公共性質與獨占性質的減弱應將政府管理與介入的程度逐次減少,視公共事務的性質與民間的能力逐次由地方甚或民間機構接手經營。
    • 9. 財政壓力下提供都市建設 與服務的策略建議 自由化與民營化策略 決策下放或法規鬆綁 決策下放就是檢討可以由次一級政府決定的事務,交由下級政府自行決定,甚或再往下授權。 法規應僅訂定最低的標準,讓各地區依其客觀環境需求自行選擇較高的標準,這就已達成法規的功能了。嚴苛的法規是缺乏彈性與效率的。 但政府對公共服務自由化的規劃應儘量不要對地方或民間機構限制提供的作法,讓地方或民間機構有足夠的彈性空間能發揮創新作法,以提高公共服務提供的效率或效益。
    • 10. 財政壓力下提供都市建設 與服務的策略建議 自由化與民營化策略 權責對稱原則 妥當的權責對稱可以發揮地方民眾監督的力量,使公共事務更具有效率。權責對等的安排會比中央政府補助地方財源的方式更能發揮民眾自主監督的力量,讓資源更有效的運用。 塑造公共財的競爭環境 讓社會上的每一個體能夠擁有選擇的權利與機會。將公共事務決策權下放到地方政府,甚或社區和鄰里,可以提供地方多樣化的環境,而多樣化的環境是有利競爭的。
    • 11. 財政壓力下提供都市建設 與服務的策略建議 自由化與民營化策略 加強政府公共財規劃與監督功能 政府對公共事務問題的解決,儘量尊重市場機制,但在經政府檢視市場機制失調時,即需要儘速規劃因應的對策或方案或作法。 擴大第三部門的職責 第三部門係指民間與政府之外的公信力團體,諸如學會、協會等專業團體。這些公信力團體可以協助政府處理許多專業問題,又可避免公共決策走向泛政治化的問題。政府尊重第三部門的專業決策,可讓該些專業團體更重視專業,有助於專業進步,也提高了政府施政品質,同時也減少或節省了政府人事經費的長期負擔。
    • 12. 因應財政壓力的作法 增加財源的作法 加強課徵使用費或規費 使用費的課徵是符合效率與受益公平原則的。 使用費的繳交者會自行判斷其繳納的費用與使用受益 間的關係。使用費的應用範圍是有其極限的,並非各 種公共建設或服務均適合採用使用費。 開徵指定用途稅(ear-marked tax) 指定用途稅就是明訂課徵的稅或費的特定之支用對象。指定用途稅是可以說服民眾的一種課稅方式。因為民眾反對增稅的理由通常是擔心負擔與受益不相對稱,指定用途稅保證該稅課收入用於民眾認同有需要的建設或服務。
    • 13. 因應財政壓力的作法 增加財源的作法  推動開發課徵 開發課徵是經由土地使用管制要求開發者提供都市建設與服務或寧適,以作為開發許可的條件之一。開發課徵是一種『開發同時付費(Pay-as-you-go)』的財源。開發課徵的發展原先是經協調取得協議,以取得合法的基礎。其後因許多開發案件均需適用開發課徵而傾向於制式化。但其後又轉變為以協調式的非制式化。制式化因其號稱的一體適用,使得政府規劃人員或審查者比較缺乏裁量的空間,所以乍看起來比較公平合理。 其它開發課徵 連結費
    • 14. 因應財政壓力的作法 增加財源的作法 引進稅增財源(tax increment financing) 稅增財源是特別稅區(special taxing districts)的一種,它最初是應用在美國消除都市窳陋地區的一種方式。其作法是將窳陋地區 劃設成一個特別的財政單元,該單元的改善投 資之經費初期是以部分借貸和部份補助款的方 式取得,其借貸金額與利息的清償是靠該財政 單元『增加的收入』分期攤還。稅增財源計畫 僅是將一個行政轄區中的窳陋地區或有財政問 題的公共事業獨立出來,該計畫所增的收入短 期內並未直接讓地方政府受益。長期不論稅增 財源計畫幫地方消除了窳陋地區或是促進了地 方經濟發展。
    • 15. 因應財政壓力的作法 增加財源的作法 區域稅基分攤(regional tax base sharing) 區域稅基分攤被認為是一種追求區域內、地方政府之間財政分配公平的工具,但它比較欠缺促進區域經濟成長或資源有效分配的功能。 區域稅基分攤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個區域內各地方政府所有稅收的部份先繳交到區域,再由區域匯整收集一塊後分配給各行政區(可允許存在不同層級的行政區的分配)。 其作法是在收集與分配過程中,事先協調出兩個公式,一個是收集的公式,另一個是分配的公式。
    • 16. 因應財政壓力的作法 增加財源的作法 綠色財源 改變生態平衡者應負擔改變生態平衡的外部成本。對於環境破壞的產業或活動應建立資源使用付費或污染者付費的稅制,此一觀念應是非常清楚的。市場本身無法反映此資源真正價值與成本,因此需要政府將這些資源使用的外部成本計算出來,以課稅的方式將外部性內部化。都市生態系統強調都市是一個不斷改變和發展過程之系統,其間能源、自然資源、和廢棄物是形態互相轉換的流通鏈。
    • 17. 因應財政壓力的作法民營化的作法建議 推動非營利組織或義工 非營利組織是自由化政策的一種作法,它是介於政府與民間部門的組織,又稱之為第三部門。它可協助政府與民眾扮演提供公共服務的功能。 義工與非營利組織非常相似均是利用社會資源對公共事務的貢獻。其型態:國際性或全國性組織(譬如紅十字會)、地方熱心公益組織、地方居民或利益團體、熱心公益的個人等。主要在輔助政府服務不足的部份。 在一個社會中,不論是由非營利組織或是由義工協助提供公共服務,均需建立在高度互信與強烈的參與動機之基礎上。
    • 18. 因應財政壓力的作法民營化的作法建議 推動公私合夥 創造出公共服務競爭的環境。適合具有局部排他性與敵對性的服務,這樣才能讓參與的民間機構獲得收益回報。都市更新的推動若採公私合夥是最適當的。公私合夥計劃可使參與者獲得更多的經驗,也使計畫涵蓋更多的創意,使公私雙方面以致於社會均獲益。 提供多樣化的民營化類型或工具 類型包括出售資產或訂定長期租約、外包 、公司化、特許權、內在市場、公私共同冒險、管理合約、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興建-營運-移轉、興建-擁有-營運 、公私合夥 、自助 、義工 、權益證券等。
    • 19. 因應財政壓力的作法民營化的作法建議  推廣外包 外包是最普遍的作法。它具有政府本身不直接提供公共建設與服務,但又能保有控制公共建設與服務權限與責任的民營化作法。其成功與否決定於市場競爭性、招標程序、合約型式、以及對得標廠商提供之服務品質持續的監控。  善用外包市場競爭性 競爭是促使政府外包業務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O'Looney 認為外包業務的競爭端視三種關鍵因素:即業務複雜度、可競爭性、以及資產特殊性(asset specificity)。
    • 20. 因應財政壓力的作法民營化的作法建議 推展以績效為基礎的外包合約 績效合約的特色是清楚的載明委外工作對受委託機構能夠提供 公共服務期望的結果,且讓受委託機構有充份自由的空間去找 出能夠符合績效目標的提供方法。 獎勵民間部門參與基盤建設 基盤建設的條件隨個案有很大的差異,需要很高的初期沉沒成本和很長的回收年期。加上許多不確定因素,增加投資的風險。為了要吸引民間資金能投入基盤建設,需要讓公私部門能夠合作:包括公私部門合資、維護經營管理的角色明確化。讓私部門能夠明確瞭解並評估其投資可能的責任與成本,以及可能的權益與收益。
    • 21. 因應財政壓力的作法民營化的作法建議 重視設施使用的管理 公共建設不足的問題之解決需要從設施提供與管理兩方面同時進行改善。將管理方法與硬體設施之興建結合並非新的觀念若能夠委託專業顧問公司將完整的改善方案規劃,並進行溝通後,再依組織特質分開列出分工計劃,推動成功的可能性並不低。開發所需的都市建設與服務所需之費用或許由土地開發者或地主負擔,或許逐漸改為納入土地開發成本由消費者負擔。這需視市場的情況而決定。
    • 22. 因應財政壓力的作法民營化的作法建議 適度選擇第三團體財源替選方案 都市建設與服務與服務的種類與型態非常多,僅靠一種或少數幾種地方課稅來達成效率與公平,是不太可能的。第三團體來負責土地開發所需的都市建設與服務之提供是可行的。 Helm and Carlson提出了五種第三團體財源提供方案,包括服務合約、公共設施租約、私人提供公共設施與服務、設施分期購買合約、公共設施收入債券。
    • 23. 簡報結束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