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 2.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国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的对策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时坚持科教兴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 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 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 4.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内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间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在一切经济、社会活动中居于纲领性地位,是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特别是中长期计划的基础,也是制定和运用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立法的基本依据。
    • 5.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 6.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依据第一,中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 第二,我国人口多、素质低。 第三,我国资源短缺。
    • 7. 三、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发展战略 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 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的战略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战略
    • 8. 第二节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9.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我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 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 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着力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同时,要注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 10.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正确处理传统工业和新型工业的关系。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 11. 新型工业化要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
    • 12.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第一,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 第二,新型工业化是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 第三,新型工业化是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 13. 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就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比重的现代文明社会转移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经济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进程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 通常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衡量城镇化水平。
    • 14. 三、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十六大报告高度重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对全面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战略意义,强调这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提出要把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今后20年必须集中力量抓好的重大问题。
    • 15. 地区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和结合状态。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求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的整体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并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协调一致地发展。
    • 16. 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意义: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质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17. 十六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进一步强调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既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更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东部地区发展到现在,劳动力工资大幅上升,土地价格不断攀升,产品缺乏成本竞争优势,市场容量日趋饱和,需求不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急需寻找新的投资场所和消费市场。中西部人口众多,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大市场,并且,国家初步确定的西部基础设施投资已经超过万亿,西部各省市自己规划的投资规模也有好几万亿。如此大规模的投资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 18. 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速度、效益、比例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它们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 19. 重视经济效益,主要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 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与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 20. 要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就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 21. 意义: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 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以促进科技进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 22. 关键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集约式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 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 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 有利于实现集约化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 23.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 24.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 (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是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 25.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尽快实视国家的繁荣昌盛。
    • 26. 第一,加快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第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27. 实施科教兴国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加快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第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28.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3)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29. 敬请批评指正!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