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 2. *培训内容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概述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实施 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审核
    • 3. *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并形成文件的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 4. *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审核员用来同所收集到的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方针、惯例、程序或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1、定义
    • 5. *2、内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适用于受审核方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 6.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程序图 组织提交书面申请完成审核报告申请评审、合同评审签定认证合同任命审核组长组建审核组第一阶段审核第二阶段审核对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停止审核不推荐认证限期纠正N0N0YESYES
    • 7.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程序图换发认证证书复评(有效期满)保持认证证后监督审核颁发认证证书认证评定撤销或注销暂停、撤销或注销审核组纠正、 必要时复审N0N0N0YESYESYES
    • 8. *监督审核、扩大、变更和复评程序图 获证方文件审核文件审核申请评审、合同评审 受理合同签定合同现场审核三年期有效中监督审核定期:获证后半年进行第一次,以后每年进行一次 不定期:认证要求变更/体系重大变更 三年有效期中 重大变更或期满前复评 申请
    • 9. *监督审核、扩大、变更和复评程序图不符合纠正及验证审核报告技术委员会 认证评定会审定发布通知 保持、延续、扩大、变更发布通知 暂停证书使用发布通知 撤销发布通知 恢复证书使用
    • 10. *3、确定审核范围的三个原则组织的管理权限;组织的活动;组织的现场.
    • 11. *6、审核组配置要求专业配置要求;实习审核员要求;客观公正性要求.
    • 12. *4、审核组长的条件 审核组长应为环境管理体系注册主任审核员或者是注册为审核员之后又至少参加过三次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审核员;   审核组长应具备相当的管理能力与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审核活动中各种有关问题的能力; 审核组长应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及广泛的相关技术知识。
    • 13. *l              5、审核组成员的条件(1) 能全面、正确理解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掌握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序、过程与技术,具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能力;      具备与受审核方的产品、活动和服务相关的技术知识;
    • 14. * 了解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能判断受审核组织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符合性;        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技术知识,能够识别环境因素及相关影响,并具有一定的污染防治技术知识;     审核员应具备审核工作所必须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例如:表达能力,判断能力。 5、审核组成员的条件(2)
    • 15. *第一阶段现场审核的审核计划审核目的; 审核的主要内容;审核安排.
    • 16. *详细的审核日程安排及分组审核的部门、要素.第二阶段审核计划的内容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准则;审核组成员名单;现场审核的起止日期;
    • 17. * 现场确认审核范围。 第一阶段审核的任务 了解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和条件; 收集充分的信息,了解现场的情况,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和方案;
    • 18. *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程序及识别、评价过程的记录与结果;第一阶段审核的内容(1)体系建立、运行的基本情况;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审核;
    • 19. * 组织机构和职责的设置是否合理;管理评审是否已实施。 获取、识别法律法规的程序及实施情况,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内审程序及其实施情况,以判断内审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第一阶段审核的内容(2)
    • 20. * 考察生产现场、动力现场和主要环境保护设施现场,了解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环境影响,并确认认证范围;第一阶段现场审核的工作程序(1) 与组织的管理者和环境管理代表会面,说明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审核内容及方法;
    • 21. * 与受审核方代表交谈本次审核的审核发现。 与环境管理代表交谈了解有关体系的整体情况; 在环境管理体系工作部门审阅一阶段需重点审核的几个重要要素、各种文件、记录;第一阶段现场审核的工作程序(2)
    • 22. * 证实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符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所有要求。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 证实受审核方实施了其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并遵守了相应的程序;
    • 23. * 各个管理程序实施情况;第二阶段审核重点审核内容(1) 各级管理者对其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职责的实施; 环境因素的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审核是否有重要环境因素遗漏;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实施;
    • 24. *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环境绩效。 各项运行控制程序的实施,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监测及内审程序的实施情况,以及管理评审的实施情况; 环境方针、重要环境因素、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主要管理程序及内审等要素的联系和一致性;第二阶段审核重点审核内容(2)
    • 25. *末次会议。第二阶段现场审核的工作程序首次会议;收集审核证据;确认审核发现;
    • 26. * 作为重要的审核记录存档。现场审核检查表的作用 明确受审核部门所需审核的主要要素及要求; 使审核程序规范化、系统化; 使审核员在现场审核中始终保持明确的审核目标;
    • 27. * 审核依据栏:标明本项审核内容所依据的ISO14001标准中的要素要求(或受审核方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要求);现场审核检查表的基本内容(1) 受审核部门、审核时间、审核员姓名;
    • 28. * 检查或跟踪记录栏:在现场审核中作为审核结果的记录,或跟踪审核的记录。 检查事项及检查方式栏:在本栏填写本项检查的内容及检查方式。包括提问的问题、或者检查记录及文件的内容;现场审核检查表的基本内容(2)
    • 29. *方式—-面谈、提问;现场观察;查阅记录、文件现场检查表编写时应考虑的因素(1) 1、依据ISO14001标准和体系文件中的职责和要求来编 制检查表; 2、检查表应明确审核目标,体现抽样的内容、方式和 抽样量: 内容—-突出重要环境因素、重点环境岗位、重要环境管理职能;抽样量.
    • 30. *5、强调审核发现和跟踪的记录,为审核总结和以后 的审核工作提供依据。3、检查表应体现部门、要素、重要环境因素的联系 和呼应;4、审核组的检查表整体上应体现充分性和深度以及 要素的内在联系,审核组长应进行综合把握;现场检查表编写时应考虑的因素(2)
    • 31. *以环境因素为线索进行审核;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方式按部门审核的方式;按要素审核的方式;
    • 32. *现场观察.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方法提问与交谈;查阅文件和记录;
    • 33. *2、确定不符合项必须以审核准则为依据.不符合项的确定1、确定不符合项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 34. * 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审核准则: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适用于受审核方的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 35. * 受审核方代表确认及签字。不符合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受审核方名称; 不符合事实描述; 不符合项性质判定; 不符合ISO14001标准的条款号或不符合体系文件的编号; 审核员姓名及开具日期;
    • 36. * 体系文件适合于组织员工(能力、素质等)的使用.环境管理体系适宜性可以考虑: 环境方针、体系各要素的策划适合于组织的规模、性质和环境特点; 与组织原有的管理制度相融合,与其他体系(质量、职业安全卫生)兼容;
    • 37. * 资源的充分性.环境管理体系充分性可以考虑:  体系是否覆盖了组织的认证范围; 体系能否满足ISO014001标准17个要素的全部管理要求; 体系的各项管理程序/要求能确保实现管理的有效运行(PDCA);
    • 38. *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体系能实施有效控制;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应考虑的因素(1)体系能保证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目标指标;
    • 39. * 员工通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自觉地遵守与本岗位有关的程序或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通过体系的监测测量、不符合纠正与预防、内审和管理评审等要素的实施,组织的体系形成了一套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机制;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应考虑的因素(2)
    • 40. * 审核结论。审核报告主要内容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 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概述;第一阶段审核的概况;第二阶段审核的概况;审核总结;
    • 41. * 受审核方分析不符合项的原因;  受审核方策划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 受审核方实施、完成并自我验证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审核人员对纠正与预防措施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并对实施效果作出判断; 提交纠正措施跟踪报告. 纠正措施的跟踪程序
    • 42. *实施及效果方面.纠正措施的验证原因分析方面; 措施制定方面;
    • 43. *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 环境因素
    • 44. * 一、二阶段审核应重点突出、体现层次、确保审核深度.环境因素(4.3.1)的审核 环境因素的识别:审核是否具备充分性 ; 环境因素的评价:审核是否具备科学合理性; 环境因素的更新:动态适应、随组织变化而更新; 从程序和实施结果(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两方面把握;
    • 45. *评审识别程序: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 . 环境因素(4.3.1)的审核 第一阶段审核(1) 确定体系包含文件化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且被实施: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收集充分的信息;现场观察;
    • 46. *确定第二阶段重点审核的环境因素及其控制线索. 评审评价程序: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的科学合理性;强调考虑法律、法规和当地环保的特殊要求;强调与相关方有关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具备更新程序;第一阶段审核(2)
    • 47.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环境因素的充分性应考虑范围:活动、产品、服务;可控性:可控制的可施加影响: 合同方; 供货方;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 48. *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废物管理; -土地污染; -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六个方面:
    • 49. * 对环境因素(4.3.1)作出最终审核结论. 环境因素(4.3.1)的审核 第二阶段审核 选择典型的产品、活动、服务进行代表性抽样; 在抽样的基础上考察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的合理有效性;
    • 50. * 忽视了对异常状态及紧急状态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的分析.环境因素审核中常遇到的问题忽视了对产品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忽视了对活动中能源消耗的调查和分析;忽视了对活动中资源消耗的调查和分析;
    • 51. *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审核环境因素目标、指标方案 运行控制应急监测
    • 52. * 1、明确重要环境因素(或审核组关注的环境 因素); 2、通过文审和现场观察了解其控制方式; 3、评审控制的合理性、可行性; 4、评价控制要素的一致性; 5、明确第二阶段审核的线索及抽样方案. 一阶段
    • 53. *依据审核线索,审核各要素的运行是否有效实施 (1)目标、指标; (2)方案; (3)运行控制; (4)应急; (5)监测与测量……二阶段:
    • 54. *环境方针的管理.环境方针(4.2)环境方针内容;文件审核
    • 55. *环境方针落实; 全员传达; 对外公开.确认环境方针的适宜性及实际指导作用; 确认环境方针和目标、指标、策划的一致性.一阶段审核:二阶段审核:
    • 56. * 制订了获取和识别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程序; 程序规定了获取法律法规的范围; 程序规定了法律法规获取渠道和识别方法; 审阅法律法规清单.法律和其他要求(4.3.2)文件审核:
    • 57. *确认法律法规获取识别按程序实施; 确认法律法规适用性及是否遗漏; 收集组织相应法律法规的证明文件. 现场审核:
    • 58. *新建项目,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报告; 三同时验收报告; 主要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噪声)的监测 数据; 排污申报记录和排污许可证;现场收集组织 相关法律、法规的证明文件(1)
    • 59. *污水管网的分布、各排放口的位置及日常排放监测 记录; 各废气排放口位置、高度及排放监测记录; 厂界噪声的监测数据和位置; 有害废物的分类、处理、处置是否执行了有关法规 的要求; 在产品设计标准中,是否有行业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2)
    • 60. *确认组织内审的可信度、有效性; 依据可信度确认第二阶段审核的深度、 关注方向.内审要素的审核一阶段审核:
    • 61.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审核员个人素质与能力
    • 62. *对审核人员的基本要求个人素质; 技能和知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环境工作经历; 培训经历; 审核经历。
    • 63. * 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清楚地表述概念和意见; 有效开展审核工作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如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倾听能力等; 个人素质(1) 申请人需证明自身具有进行有效审核的素质。包括(但不仅限于):
    • 64. * 履行审核员职责所需的保持充分独立性与客观性的能力; 有效开展审核工作所需的个人组织能力; 根据客观证据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对开展审核的国家和地区的习俗和文化的灵活反应能力。个人素质(2)
    • 65. * (1)环境科学与技术; (2)设施运行的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 (3)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的有关要求; (4)进行审核所依据的环境管理体系与标准; (5)审核程序、过程与技术。 技能和知识 申请人需通过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和审核经历来证明其在以下领域达到了相应的能力(详见附录1):
    • 66. *教育经历 申请人应具备国家承认的中专以上(含中专)学历。
    • 67. *工作经历 申请人需具有至少4年在技术、专业或管理方面从事判断和决策工作的经历。
    • 68. *环境工作经历 环境工作经历是对提高审核员技能和知识(本准则5.2条款)有帮助的工作经历。环境工作经历与申请人所受教育情况相关,该经历可与工作经历同时发生。
    • 69. *培训经历 申请人应完成环注委批准的审核员培训课程的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书。此培训经历应在申请注册前3年内获得。
    • 70. *a.熟悉监测技术(如废气、废水等); b.了解污染削减技术; c.了解生命周期分析思想(如ISO14040); d.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媒介及其相互联系。 环境科学与技术包括:
    • 71. *a.熟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因素及影响; b.熟悉并理解识别、评价重要性的方法和技术; c.了解实际相关运行过程; 设施运行的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1) 包括:
    • 72. *d.了解控制大气、水、噪声、能源等污染的主要或基 本设备; e.了解环境因素的监控和测量技术; f .熟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运行过程与人类活动的 相互关系。设施运行的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2)
    • 73. *a.了解国际公约和协议; b.熟悉国家、地区和地方的有关要求,如: · 法律、法规; · 准则、指南; · 标准; c.熟悉相关的法律术语。 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的有关要求 包括:
    • 74. *a.熟悉并理解一般的环境管理体系方针、程序、惯例 和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进行审核所依据的环境管理体系与标准(1) 包括:
    • 75. *b.熟悉并理解典型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如 ISO14001)的各个要素,包括: · 方针; · 策划; · 实施与运行; · 检查; · 管理评审与持续改进。进行审核所依据的环境管理体系与标准(2)
    • 76. *a.熟悉并理解ISO14010标准中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原则; b.有能力根据ISO14011标准策划、实施和管理审核过程, 包括: · 启动审核; · 审核准备; · 实施审核; · 报告审核结果,完成审核。审核程序、过程与技术包括:
    • 77. *对一阶段发现内审未覆盖领域、薄弱环节及 内审中可信度差的要素及领域,加大审核抽 样数量、深入审核。二阶段审核现场审核对内审的不符合项抽样跟踪,确认 纠正预防措施制订、实施的有效性;对照现场和实际运行把握内审的有效性,是 否能发挥整体监督保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