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卓越绩效准则培训二OO六 年中国质量协会
    • 2. 邵 艳 萍 2001--2006年度 全国质量奖评审员 卓越绩效准则培训师 中国世界名牌评审员
    • 3. GB/Z19579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 用于组织自我评价和质量奖的评价 对GB/T19580内容作了详细说明,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实施指南用于指导组织进行自我评价和外部对组织的评审。GB/T1958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和GB/Z19579: 一对联合使用的标准
    • 4. 卓越绩效准则与ISO--9001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GB/T19001-2000是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评价的依据,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组织提供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强调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用于管理成熟度评价。
    • 5. 实施阶段实施后时 间对比公司获奖公司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实施阶段实施后5 年5 年奖 项1 年获奖企业实施时间与业绩和对比公司的比较业 绩
    • 6. 10005000成功水平(分数)World Class250700世界级持续改进的挑战成功所用时间(年)
    • 7. 卓越绩效标准框架(系统的观点)组织概述: 环境、关系和挑战2 战略5 以人为本3 以顾客和市场 为中心6 过程管理1 领导7 经营结果4 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
    • 8. 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组织概况领导 结果组织概述:环境、关系、挑战 以组织的环境、主要工作关系及战略性挑战作为表现卓越绩效管理系统的主体。系统由: 领导力三角 经营表现结果三角组成。测量分析与改进: 建立有效的以提高经营绩效及竞争能力为目的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重要的一、卓越绩效准则系统架构
    • 9. 一、卓越绩效准则系统架构由“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三要素构成,起驱动性作用 ; 由“资源、过程和结果”构成的三角是从动性的,“测量、分析与改进”是组织运作的基础,是链接上述两个三角的“链条”,并转动着改进和创新的PDCA之轮。两个三角与测量、分析与改进的作用
    • 10. 主要项目及分值分布5、过程管理(110) 创造价值的过程(70) 支持过程(40) 6、测量、分析与改进(100) 测量与分析(40) 信息和知识的管理(30) 改进(30) 7、经营结果(400) 顾客和市场的结果(120) 财务结果(80) 资源结果(80) 过程有效性结果(70) 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结果(50)1、领导(100) 组织的领导(60) 社会责任(40) 2、战略(80) 战略制定(40) 战略部署(40) 3、顾客与市场(90) 顾客和市场的了解(40)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50) 4、资源(120) 人力资源(40) 财务资源(10) 基础设施(20) 信息(20) 技术(20) 相关方关系(10)
    • 11. 卓越绩效准则所体现的价值观一、领导的远见卓识 二、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 三、组织和个人的学习 四、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 五、灵敏性 六、关注未来 七、管理创新 八、基于事实的管理 九、社会责任 十、重在结果及创造价值 十一、系统观念
    • 12.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评价项目4.1 领导 4.2 战略 4.3 顾客与市场 4.4 资源 4.5 过程 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4.7 经营结果
    • 13. 4.1 领导1004.1.1组织的领导 60 4.1.2社会责任 404.1.1 组织的领导4.1.2 社会责任4.1.1.1:高层领导的作用 价值观和目标 创造环境4.1.1.2:组织的治理 组织的治理的关键要素4.1.2.1:公共责任 对公众的影响 预测和应对4.1.2.2:道德行为 保证交易和关系 的道德性4.1.2.3:公益支持 支持公益事业4.1.1.3:组织绩效的评审 高层领导如何评价组织的绩效 定期评审和关键绩效指标 评审结果的确定和改进预测 评价高层领导的绩效
    • 14. 4.1.1组织的领导 总体要求:说明高层领导如何确定发展方向,完善组织的治理和评审组织的绩效。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15. 4.1.1组织的领导-相关概念和理论 领导(者)— 指导和协调组织的人。 其中心任务: 确立价值观和经营方向 创造、协调所有受益者的价值 创建授权的、灵活的和快速反应的组织环境,快速和有效的应用知识的氛围。
    • 16. 是一个组织处事的信条、根本原则、信念,回答“我如何行事”的问题。 是组织的行为准则,组织据此对自己的行为 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为员工树立起成功的标准。 价值观反映并增强组织希望得到的文化,支持并指导每一位员工所做的决策,帮助组织实现其使命,并以适当方式实现组织的愿景。4.1.1组织的领导-相关概念和理论组织的价值观:
    • 17. 4.1.1组织的领导-相关概念和理论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管理者是任命的,拥有合法的权利进行奖励和处罚,其影响力来自他们所在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利。 领导者可以是任命的,也可能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的,可以通过非正式权利影响他人活动。能否实现有效的领导取决于被领导者的追随程度。 管理者不一定是领导者。 管理使事情规范,领导要研究权变;管理是管理现在,领导是领导未来 。
    • 18. 4.1.1组织的领导-相关概念和理论 多数企业都存在「管理过度」(overmanaged)和「领导不足」(underled)的现象。 “领导人,像罗斯福、丘吉尔和里根等人,他们有办法激励一些有才干的人,让他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而管理者呢,总是在复杂事务的细节里打转,这些人往往在‘进行管理’的同时‘把事情弄得复杂’。他们试图去控制和抑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琐碎的细节上。”杰克.韦尔奇
    • 19. 4.1.1组织的领导-相关概念和理论 监管(Governance) — 在组织工作中实行的管理和控制系统。 包括组织的所有者/股东、董事会和CEO的责任 组织的法人章程、议事程序和政策规定各个部分的权利和责任,说明组织如何被领导和控制,以确保 (1)对所有者/股东和其它受益者的责任; (2)操作的透明性; (3)公平对待所有受益者。
    • 20. 4.1.1组织的领导-相关概念和理论监管组织工作中实行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组织的所有者/股东,董事会和ceo的责任 组织的法人章程、议事程序和政策所有者/股东和其他受益者的责任 操作的透明性 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受益者确 保监管过程可包括: 确立战略发展方向 监控和评价CEO的绩效 继任策划、财务审计, 建立可执行的赔偿与收益 管理风险 披露和向股东报告
    • 21. 4.1.1组织的领导-相关概念和理论 绩效 — 指的是输出的结果,即通过与目标、标准、以往结果和其它组织想比较,对过程、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的结果。 绩效包含效率和效果两个层次的意义: 效率(Efficiency)是以产出投入的比率来衡量,提高效率是指以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多的产出。 效果(Effectiveness)是指达成组织目标的情况。 绩效可以用财务的和非财务的指标进行表述。
    • 22. 绩效 财务和市场的绩效 产品和服务的绩效 运行绩效 以顾客为中心的绩效 卓越绩效模式的四种绩效4.1.1组织的领导-相关概念和理论
    • 23. 4.1.1组织的领导-相关概念和理论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是对绩效实现过程各要素的管理。 是基于企业战略基础之上的一种管理活动。 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以及目标的一种正式管理活动。
    • 24. 从某种程度上说,目标是战略的量化过程。有些企业在进行绩效目标的设计时,会设计两套目标:必须达成目标和期望达成目标 5个基本因素: 明确的战略; 可衡量的目标; 与目标相适应的高效组织结构; 透明而有效的绩效沟通、评价; 反馈迅速而广泛的绩效成绩应用。4.1.1组织的领导-相关概念和理论
    • 25. 4.1.1.1高层领导的作用a)组织的价值观、发展方向(长期的和短期的)和绩 效目标 如何确定?是什么?如何展开? 如何在绩效目标中均衡的考虑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利益 如何向相关方传递并确保双向沟通
    • 26. 组织绩效期望 股东 员工 顾客主要供方其他相 关方高层领导为相关方创造价值均衡相关方的利益关系 将各个相关方利益纳入到组织的绩效目标组织 的绩 效目标组织的绩效目标应该考虑到所有相关方的利益, 不能仅有一些财务市场方面的绩效4.1.1.1 高层领导的作用
    • 27. 确定和贯彻组织的价值观时应考虑:  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  科学发展观;  组织和个人的学习;  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  关注未来;  管理创新;  基于事实的决策;  社会责任。4.1.1.1 高层领导的作用
    • 28. 确定组织的长、短期发展方向应考虑:  国家产业政策;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产品在市场中的寿命周期;  市场需求;  组织的资源;  组织的绩效。4.1.1.1 高层领导的作用
    • 29. 4.1.1.1 高层领导的作用 确定组织的绩效目标时应考虑:  均衡全面地考虑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利益;  先进性;  可行性;  可测量性;  与组织的长短期发展方向一致。
    • 30. 4.1.1.1 高层领导的作用(b)如何创造良好环境 授权 主动参与 创新 快速反应 组织和员工学习 遵守法律法规 道德行为规范 影响组织的相关方
    • 31. 领导的作用建立一种创新和学习的环境并影响相关方  我要把团队带到何处去? 确立组织的方向和组织文化的核心 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  让所有的人都清楚要跟你到哪里去 每个人都知道方向 在队伍中起的作用 与目标不符能够及时调整  营造一种众志成城的氛围。 领导 思路 中层 执行 员工 激情 731
    • 32. 4.1.1.2 组织的治理建立健全的治理系统 建制成系统、有机构并明确职责、有程序、有过程、有资源保证等。 致力于解决如下关键因素 组织行为的管理责任 财务责任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股东和相关方利益的保护
    • 33. 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以电力、天然气产品起家,后来又扩展能源零售交易业务,并涉足高科技宽频产业 运营范围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员工超过2.1万。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交易商和最大的电力交易商,2000年收入高达1010亿美元,股价在2000年8月触及顶点90.56美元 连续4年戴上 《财富》杂志授予的“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桂冠,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7位,曾被哈佛商学院认为是旧经济向新经济成功转变的典范 案例:安然公司怎么了?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34. 2001年3月5日,《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安然股价是否高估?》的文章,首次指出安然财务有「黑箱」,质疑安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10月16日,安然公布第三季业绩突然宣布,该公司第三季度亏损6.38亿美元,其净资产因受到外部合伙关系影响而减少12亿美元。六天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对安然展开调查 11月8日,安然宣布,在1997年到2000年间由关联交易共虚报了五点五二亿美元的利润11月28日,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其自标准普尔500指数中除名。因安然“缺乏代表性”,标准普尔还将其债信等级下调至垃圾等级,安然股价立即重挫85%,降至0.61美元。创该股有史以来最低收盘价纪录,市值由当年2月的631亿美元跌至收盘时的4.5亿美元。以后数日更是继续下挫,11月30日每股仅为26美分,市值由峰值时的近800亿美元缩水至2亿美元,罕见地蒸发掉99% 12月2日,安然正式向法庭申请按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案例:安然公司怎么了?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35. 从安然事件看美国公司自律存在的问题 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性。安然公司同绝大部分美国的上市公司一样股权结构高度分散,导致经理层内部人控制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不勤勉尽责。安然公司与其董事之间存在大量的除董事服务费(每人7.9万美元)之外的利益关系,如与其个人拥有的其他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另有咨询服务合同以及向其任职的科研机构捐赠等等 高级管理人员缺乏诚信,为谋求个人私利忽视公司利益,董事会监督不力。1999年,董事会不顾职业道德,听从当时的董事会主席肯尼思·莱和首席执行官杰夫·斯基林的建议,允许当时的首席财务官安德鲁·法斯托暗地里建立私人合作机构,非法转移公司财产。董事会和公司高层完全忽视了对安德鲁·法斯托行为的监控 利用关联交易制造利润。安然公司的关联交易方式风险性极高,大量账外经营业务形成了高负债,大量债务集中暴露产生了公司信用危机安然自已的资产负债表上只列了130亿美元,而据分析,其负债总额可能高达400亿美元 案例:安然公司怎么了?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36. 4.1.1.3 组织绩效的评审a)高层领导如何评审 组织的绩效和能力 组织的成就、竞争绩效 长期、短期目标的进展 组织的变革能力组 织高层领导组织的绩效和能力组织的竞争绩效长短期目标的进展组织的变革能力评 价
    • 37. 2003年6月6农历五月初五b)高层领导定期评审的关键绩效指标及近期评审的结果4.1.1.3 组织绩效的评审某酒业公司在定期绩效 评价中发现某地区销售 额急剧下降,紧急调查 发现是由于竞争对手降价造成的。
    • 38. c)高层领导如何根据组织绩效评审的结果: 确定并落实关键业务的改进次序 识别创新的机会 组织在供方和合作伙伴中实施,确保与组织 协调一致。4.1.1.3 组织绩效的评审d)组织如何评价高层领导的绩效 如何运用组织绩效评审的结果改善高层领导和领导体系的有效性
    • 39. 4.1.2 社会责任 总体要求:说明其在履行公共责任、公民义务及恪守道德规范方面的做法。Economic performance 经济业绩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环境业绩Social performance 社会业绩Sustainability 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需求的社会目标,并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 40. 组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如何履行其公共责任 a) 如何处理产品、服务和运营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为实现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主要过程、测量方法和目标是什么 应对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运营的相关风险,组织所采取的关键过程、测量方法和目标4.1.2.1 公共责任
    • 41. 4.1.2.1 公共责任b) 如何预见、应对公众对组织当前和未来的产品、 服务和运营的隐忧 组织预见公众对其产品、服务和运营中当前和未来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忧患。 如何针对这些隐忧主动做出预先准备 员工的危机风险意识
    • 42. 4.1.2.2 道德行为组织如何确保组织的行为符合诚信准则等道德规范 在组织内部、在与主要合作伙伴的交往中,以及在组织的治理行为中,监测道德行为的主要过程、测量方法和指标是什么?遵 守 经 营 道 德组织内部组织治理系统合作伙伴实现组 织 过 程 测 量 方 法 目 标
    • 43. 4.1.2.3 公益支持组织如何积极的支持公益事业 如何确定组织重点支持的公益领域并积极参与 高层领导和员工如何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组织提供给社区的支持 可包括为提高社区的健 康、教育、服务、环境 贸易、经营、专业社会 团体所作的努力
    • 44. 4.2 战略 (80)4.2.1 战略制定 (40) 4.4.2 战略部署 (40)4.4.2.1 战略制定4.4.2.2 战略部署a:战略制订过程 战略制订的过程 主要步骤、参与者 长短期计划 时间区间b:考虑的关键因素 内外环境 竞争能力 资源 a:战略的部署与实施 制订行动计划 测量系统、指标 责任人、资源 动态管理b:绩效预测 长短期绩效预测 绩效对比 绩效测量指标c:战略目标 对应的时间表 长短期挑战和机遇 所有相关方需求 d:战略调整 适时评估 环境变化 战略调整
    • 45. 4.2.1 战略制定总体要求:组织应确定战略制定过程,明确战略目标,包括: 如何提高组织整体绩效 如何提高组织竞争地位 如何使组织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 46. 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战略的定义 “战略” 源于战争,是相对于“战术” 而言。 定义1: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 的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性的重大筹划与谋略。 是一种意图,预计未来并为此做准备 定义2:是一整套相互协调的使命和行动,旨在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 是一种信念,相信目前的行为可以掌握未来
    • 47. 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战略的层次 事业部战略公司层战略 职能层战略
    • 48. 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战略的层次 — 公司层战略 定义:决定组织选择那些经营业务,进入那些领域。 常见的战略: 稳定战略,对绩效感到满意且环境稳定时 增长战略,如:国际化战略、多元化战略、一体化战略等 收缩战略,如:剥离战略、重组战略等 组合战略,同时实行以上两种或多种的战略
    • 49. 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战略的层次 —— 事业部层战略常见的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 聚焦战略 …… 定义: 决定如何在选定的领域与对手展开有效竞争。
    • 50. 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战略的层次——职能层战略 常见的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 营销战略 研发战略 财务战略 …… 定义:决定如何使组织的各职能部门更好地为上一级战略提供支持与服务
    • 51. 建立 战略 管理 小组外部环 境分析内部环 境分析长短 期目 标确 定战略部署和实施战略 评价 绩效 测量反馈公司 使命 及愿景反馈战略策划选择战略战略 调整 及改 进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部署战略调整战略管理流程: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
    • 52. 战略分析 目的:了解组织所处的 环境和竞争地位战略分析类别 总体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 竞争环境分析 战略分析工具 SWOT分析 PEST分析 五力模型 波士顿矩阵 利益相关者分析 ……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53. 战略分析工具 ---- SWOT OT内部优势内部劣势WS扭转型战略增长型战略紧缩型战略多元化战略外部机遇外部挑战ⅠⅡⅢⅣ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优势(Strengths) 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 威胁(Threats)
    • 54. 战略分析工具 —五力模型新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讨价能力产业内现有的竞争对手客户的还价能力替代产品的威胁识别产业内的竞争状况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
    • 55. 战略分析工具—内部环境分析资源 ★有形资源 ★无形资源能力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 发现核心 竞争力 战略 竞争能力 依据持久性竞 争优势的标准 价值链分析 ★有价值的 ★不可替代的 ★难于模仿的 ★稀有的外包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
    • 56. KSF分析: 关键成功因素(Key Successful Factors) 是指影响企业或者其产品在行业中地位的条件、能力或 者其它变量等关键因素,它决定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 CBI分析: 主要障碍分析 (Critical Business Issue) 是指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指企业存在的重大经 营问题。 战略分析的其它方法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
    • 57. 要做想做敢做能做可做该做根据内外环境分析, 解决要做什么, 即战略的根本任务。 制定、实施和评价‘要做’。(给猫挂铃铛)企业战略选择战略必须要有舍取; 选择不做什么和选择 做什么同样重要。如意的高端定位 华为的海外战略
    • 58. 战略实施111111★公司治理:指用于决定和控制组织战略方向和业绩表现的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系统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组织结构 ★资源配置一种有效的战略实施工具 — 平衡记分卡( BSC )财务内部过程客户满意度学习和创新BSC我们应有的 优势是什么?顾客如何 看待我们?股东如何 看待我们?我们能否继续提高和创造价值?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
    • 59. 使战略目的和活动计划更清晰, 指导如何测量成功程度; 促进团队以共同的志向工作; 鼓励突破固定模式,实现拓展目标; 为测量和加速过程提供基础。 目标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60. 战略目标定义:是组织增强竞争力,获得或保持持久竞争优势而期望达到的绩效水平。特点 与组织战略相关的目标; 针对要实现的主要变革、改进或竞争性 问题,经营优势做出的反应的描述; 战略性目标通常集中在组织外部并与重 要顾客、市场、产品、服务或技术的机 会和战略挑战有关; 与组织的长期发展方向相一致; 指导组织的资源分配和配置。4.2.1 战略制定—相关概念和理论
    • 61. 4.2.1 战略制定 a. 组织的整体战略是如何策划的  战略制定的主要步骤,主要参与者;  长短期目标的时间,如何确定;  如何防止战略偏离;  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如何应对;  与组织的长期方向保持一致。
    • 62. 4.2.1 战略制定 战略目标体现逐年的目标值 关注竞争对手和标杆的绩效目标 如:股东的投资收益、顾客的满意、供方的共同成长 以及社会责任要求等  适时分析、评估计划与实践的偏离,并考虑产品、服 务、顾客和市场以及运营等方面的变化,必要时,进 行战略调整;  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的企业完全不可控的事情;  目标是在重要的领域对组织使命的进一步具体化。
    • 63. 4.2.1 战略制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以及机会 -竞争环境及竞争能力 -影响产品、服务及运营方式的重要创新或变化 -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资源重新配置到优先考虑的产品、服务或区域的机会 -经济、社会、道德、法律法规和其他方面的潜在风险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组织特有的因素,包括品牌、合作伙伴和供应链方面的需要,组织的优势和劣势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B. 如何确保战略策划时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 64. c)制定战略目标 关键的战略目标 对应的时间表(体现逐年的目标值); 目标必须明确且可以测量,并有特定的时间要求 均衡地考虑长短期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竞争对手和标杆的绩效目标; 均衡的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要; 应当是具体、可测量的。4.2.1 战略制定
    • 65. d)战略的动态管理 适时分析评估计划与实践的偏离; 内外部的各种变化; 必要时,对战略的调整。 注:如何获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关于收集的职能、渠道或方法在4.6描述) 4.2.1 战略制定
    • 66. 4.2.2 战略部署说明如何将战略转化成活动计划,以实现战略目标。 组织的活动计划和相关的主要绩效测量方法和指标。
    • 67. 绩效:输出的结果;可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描述。过程输入输出绩效目标、标准、以往结果、其他组织的比较对过程、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的结果4.2.2 战略部署—相关概念和理论
    • 68. 绩效预测 对未来的绩效或未来目标的结果的估计; 是策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是对组织改进和变化速度的综合评价或者需求。4.2.2 战略部署—相关概念和理论
    • 69. 活动计划 是针对短期和长期战略目标采取的具体行动; 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完成所需资源的保证和时间 期限等细节; 制定活动计划是战略部署的关键阶段; 贯彻落实活动计划包括各部门制定出相应措施; 活动计划的落实可能还需要对一些员工或招聘 的新员工进行专门培训; 注意组织内外部的一致性、连贯性和系统性。4.2.2 战略部署—相关概念和理论
    • 70. a 战略规划的制定和部署 b 绩效预测制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计划实施行动计划制定行动计划监测改进4.2.2 战略部署
    • 71. 战略规划的细化、展开 说明相关的关键变化 主要的长短期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技术发展计划等 计划分解到部门和责任人 如何配置资源以落实计 战略规划的测量系统 测量方法、指标 确保组织的协调一致性 涵盖所有的战略部署4.2.2.1 战略规划的制定与部署
    • 72. 通过强化测量系统确保组织的协调一致性每一位员工基层部门业务部门事业部总公司 使每个人、每个部门的目标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并保持一致性。 如:准时交付率目标应涵盖与其相关的产品、部门及供方等。4.2.2.1 战略规划的制定与部署
    • 73.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需考虑 促进授权、创新的组织结构和职位再设计 促进员工与管理层的沟通 促进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 改进报酬和激励机制 改进教育、培训和员工发展4.2.2.1 战略规划的制定与部署
    • 74. 依据4.2.2.1中确定的主要绩效测量指标,确定组织短期和长期计划期内的预测绩效 预测绩效时,应该比较的对象 竞争对手 主要标杆 组织目标 以往绩效 预测绩效时收集信息数据的方法、渠道同4.6中的描述相一致。4.2.2.2 绩效预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75. 预测绩效的测量和指标可以包括以下各方面带来的变化: 新的商机 经营收益或并购 创造新价值 拓展和进入市场 产品和服务 技术创新 ……4.2.2.2 绩效预测
    • 76. 4.3 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 804.3.1 顾客与市场的了解 40 4.3.2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度 404.3.1 对顾客和市场的了解4.3.2 顾客关系和顾客满意度a:顾客和市场的了解 目标顾客 目标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适应发展a:顾客关系的建立方法 接触途径 投诉管理 适应发展b:顾客满意度测量 测量方法 追踪与反馈 对比 适应发展
    • 77. 总体要求:了解和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喜好以不断满足其要求。了解和确定满 足中间商终端顾客需求喜好期望反 馈组 织4.3.1 顾客与市场的了解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78. 市场细分 Segmenting市场细分变量地 理人 口心 理行 为利 益…… 最行之有效! WHY?客户寻求的利益对其购买行为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比其他变量的作用更直接、更有可预测性。同时,一旦根据利益变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细分部分,每一部分都会在人口特征、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其它变量形成对比,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和客户沟通。4.3.1 顾客与市场—术语和理论基础价格与质量的选择
    • 79. 系列产品市场细分表市场细分目标消费群影响其购买主要因素排序滋补品牌系列世界性品牌高收入群品味、品牌、文化内涵豪华、精品系列全国性品牌中高收入群品牌、质量、包装优质产品系列中等收入群质量、品牌、价格优良产品系列中低收入群价格、品牌、质量中低档系列区域性品牌中等收入群文化内涵、价格、质量、品牌等物美价廉系列4.3.1 顾客与市场—术语和理论基础
    • 80. 关系营销:以系统论为基本思想,将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是一个组织与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分销商、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正确处理与这些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是企业营销的核心,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关系是关系营销 的核心的思想,客户关系在企业战略和 营销中具有重要的的地位与作用,而不 是单从交易利润的层次上考虑。 以客户为中心、倾听客户呼声和需求、 对不断变化的客户期望迅速做出反映的 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4.3.1 顾客与市场—术语和理论基础
    • 81. “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具有以下特征: (1) 企业将关注的重点由产品转向客户; (2) 企业将仅注重内部业务的管理转向到外部业务 ---- 顾客关系的管理; (3) 在处理顾客关系方面,从重视如何吸引新的顾客 转向到全顾客生命周期(customer life-time) 的关系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放在对现 有关系的维护上; (4) 企业开始将顾客价值(customer value) 作为绩效衡量和评价的标准 ;4.3.1 顾客与市场—术语和理论基础
    • 82. a) 如何确定顾客群和细分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如何 考虑竞争者的顾客及其他的潜在顾客.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组 织中间商终端顾客组织自身顾 客 与 市 场竞争对手潜在的确定STP4.3.1 顾客与市场的了解
    • 83. b) 如何了解关键顾客的要求和期望,以及这些 需求和期望对于顾客购买决策的相对重要性?组 织确定中间商终端顾客价 格质 量可 靠 性交 付 时 间便 利 性服务 和技 术支 持产品 和服 务的 特点…要求与期望影 响影 响如何针对 不同的顾客群 采用不同的了解方法?4.3.1 顾客与市场的了解
    • 84. 组织要使用当前和以往与顾客相关的信息: 定期评价的方法:  市场拓展和销售信息  顾客抱怨、顾客投诉;  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调查结果  顾客保留和流失的分析 对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改进: 通过系统分析找出自身产品和服务与顾客需求及期 望之间的差别,进而将这些信息用于产品和服务的 策划、营销、过程和其它业务的改进和开发中去。 4.3.1 顾客和市场的了解
    • 85. 总体要求: 建立和完善顾客关系 赢得顾客、使顾客满意并留住顾客 吸引潜在顾客、开拓新的商机4.3.2 顾客关系与满意
    • 86. 顾客关系管理: 企业必须像管理其资产一样对客户进行管理,做到像了解其产品一样了解客户,像了解库存变化一样了解客户的变化。4.3.2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术语和理论基础顾客满意:顾客在接受我们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期 望值所达到的程度。顾客忠诚: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顾客对服务做出长 期投入的意识和行为的结合。 具体表现:重复购买、向人推荐、品牌依赖。
    • 87. 通过市场了解,组织识别目标市场顾客调查、了解顾客的需求与期望值满足顾客的需求超越顾客的期望值基 本 任 务预测顾客的潜在需求顾 客 满 意满足顾客 潜在需求获得顾 客的忠诚顾客忠诚 竞争取胜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示意图顾 客 关 系 与 顾 客 满 意 程 度4.3.2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术语和理论基础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88. 顾客满意—企业持续盈利的卓越之道 顾客满意(CS) -- 用户(顾客)对某一事项已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 程度的感受。(ISO9000:2000版) 顾客满意度 — 用户对某一事项满足其需求或愿望的定量描述. 一般需通过适宜的调查测量获得4.3.2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术语和理论基础
    • 89. 4.3.2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术语和理论基础顾客满意率: 顾客满意率是指在一定数量的目标顾客中表示满意的顾客所占的百分比。也是用来测评顾客满意程度的一种方法。 顾客满意率=满意顾客数/顾客总数*100 适用于单项简单指标的顾客满意测量,不易全面反映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故不利于使用。
    • 90. 顾客满意度指数 是运用了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来处理多变量的复杂 总体,全面、综合地度量顾客满意程度的一种 指标。 是对顾客满意率的改进、深化和发展。 一般所说的顾客满意度测评,主要是指顾客满意 度指数测评。 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ACSI(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比较复杂) 加权平均法(比较简单实用)4.3.2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术语和理论基础
    • 91. 满意度测评工作流程确定测评指 标并量化确 定 被 测 评 对 象抽 样 设 计问 卷 设 计实 施 调 查汇 总 整 理计算 顾客 满意 度指 数, 分析 评价编写 顾客 满意 度指 数测 评报 告改进建议 和措施4.3.2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术语和理论基础
    • 92. 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度关系顾客对质量和 服务的认知顾客对质量和 服务的预期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顾客忠诚度4.3.2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术语和理论基础
    • 93. 感知价值的测量结果应包括: 顾客忠诚程度; 留住顾客; 顾客主动推荐; 顾客建立关系。4.3.1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术语和理论基础感知价值: 测定顾客感知价值,要求顾客评价他们所感受到的相对于所付出价格的服务、质量水平。可从两个角度来确定指标: ▲ 对于给定价格条件下的服务、质量水平 ▲ 对于给定服务、质量条件下的价格水平
    • 94. 4.3.2.1 顾客关系的建立 4.3.2.2 顾客满意的测量4.3.2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 95. a) 如何建立顾客关系以赢得顾客,满足并超越 其期望,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组 织中间商终端顾客C R M 系 统客 户 服 务 机 构回 访问 卷 调 查。 。 。 。 。 顾客关系管理 赢得顾客 满足、超越他们的期望 提高顾客忠诚度 增加顾客重复惠顾的次数 使顾客向他人推荐组织的 产品和服务4.3.2.1 顾客关系的建立
    • 96. 信守承诺要做到:  清晰、简洁  针对顾客的主要关注点  无条件 例如:向顾客承诺处理的时限和内容,一定要履行承诺 如:联邦快递: 货物晚到一分钟,将退回全部资费 施乐公司: 在购买三年内可以以任何理由退回没有感到满意的任何产品。4.3.2.1 顾客关系的建立
    • 97.  顾客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信息及反馈;  顾客要求被迅速传递到相关部门和岗位;宝钢钻头  组织内各岗位应明确对满足顾客要求所发挥的作用;  组织内部对一线形成有力支持;  保持组织整体的一致性和一贯性。4.3.2.1 顾客关系的建立b) 如何明确顾客查询信息、交易和投诉的主要接触方式,确定关键顾客对接触方式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传达到组织内的每一位员工和过程?
    • 98. 4.3.2.1 顾客关系的建立客户投诉是礼物:  你认为做的很好也会有顾客投诉  顾客投诉是什么?  如何管理顾客的投诉?人员、渠道、方法、程序  如何运用顾客的投诉进行改进? c)明确组织的投诉管理过程,如何确保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 99. 5%--正式投诉60% --客户不表达, 却放在心上35% --在不同场合表示不满意顾客投诉的“水下冰山”模型4.3.2.1 顾客关系的建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100. 提出投诉的顾客比不投诉的 顾客更愿意与公司继续合作 投诉的顾客对公司忠诚度更高如果能够解决问题,大多数提出投诉的顾客会再光顾。如果能够很快有效的解决问题,几乎所有提出投诉的顾客都愿意再来公司。(4 %) (60 %)(95 %) 4.3.2.1 顾客关系的建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101. 到哪里投诉?如何投诉?投诉是否会受到严肃对待?投诉的渠道 投诉的方法 投诉的受理者投诉的程序 找何人 需提供什么证据受理者的态度 回复速度 处置速度 处置结果成功的投诉管理体系1、解决顾客投诉时最关心问题的体系是成功的投诉管理 体系。 顾客投诉时最关心的三件事4.3.2.1 顾客关系的建立
    • 102. 2、顾客期望的投诉管理体系:  具有明确、端正、可信的承诺和真诚的态度;  透明的投诉管理体系;  便利的投诉渠道;  公平合理的投诉处置;  积极的改进态度和有效的改进措施。 成功的投诉管理体系4.3.2.1 顾客关系的建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103. 顾客关系管理系统(CRM) 界定不同顾客群的需求、期望和偏好 设计、推出产品和服务 交付产品和服务,并跟踪其绩效 顾客投诉处理 顾客满意度/忠诚度测评关键 顾客 管理 (KAM)4.3.2.1 顾客关系的建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104. d) 如何使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适合于组织战 略规划及发展方向? 案例:原来以工业设备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进行战略调整,进入日常生活用品经营领域,将面对不同特性的顾客群。4.3.2.1 顾客关系的建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105. 4.3.2.2 顾客满意的测量顾客满意度指标使企业能够:  了解顾客对企业的感知;  比较公司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绩效;  发现在生产或服务的设计与提供方面需改进的领域;  跟踪趋势以确定变革是否确实导致了改进。 a)如何测量顾客满意,测量方法如何因顾客群不同而异,如何确保测量能够获得可用的信息。如何将顾客满意的信息用于改进活动?
    • 106. 4.3.2.2 顾客满意的测量制定测量指标: 例如:产品开箱合格率、故障率、交货及时率、投诉处理 时间、顾客投诉量的异常变化等。 明确跟踪方法: 例如:用户反馈卡 、售后跟踪 、电话回访、定期拜访、会 议交流等。b)如何对顾客进行产品、服务质量的跟踪,以及时获得可用的反馈信息?
    • 107. c) 如何获取和使用竞争对手和(或)行业标杆相比较的顾客满意信息? d) 如何使测量顾客满意的方法适合于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 定点超越 本企业业绩与历史同期业绩纵向比较 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最好企业的业绩比较 不断完善顾客满意度的测量方法,以适合组织的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4.3.2.2 顾客满意的测量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108. 案例:某厂与主要竞争对手的顾客满意度对比情况相关方面 企业名称企业形象产品质量服务质量A 厂信誉高、口碑好、 服务更有特色化学成分和表面质量好、合格率高顾客沟通好、人员优秀、交货准时、准确B 厂知名度高尺寸精度高、力学性能好计量准确、订货灵活C 厂产品特色突出 服务更有特色产品包装好、质量稳定技术咨询好、持续供货能力强对策发挥新生产线装备优势,开发高技术含量的铜材,形成主打产品系列化、专业化,树立质优价宜的独特形象。纯净铜质,提高力学性能;尽快熟练应用引进的控制系统;发挥专业技术能力,提高线切精度;进行材料性能预报,稳定产品质量及时向顾客提供技术服务,指导顾客使用。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109. 概述:资源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投入的所有要素的总和,资 源的拥有、使用和管理,决定了企业能否永续经营 总体要求:评价组织高层领导为确保战略规划和目标的实 现、为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所配置的资源。 评价内容:4.4资源4.4.1人力资源4.4.2-6其他资源4.4.2 财务资源4.4.3 基础设施4.4.4 信 息4.4.5 技 术4.4.6 相关方关系4.4 资 源 120
    • 110. 4.4.1.1 工作系统 4.4.1.2 员工的学习 与发展 4.4.1.3 员工的权益 与满意程度 4.4.1.4 员工能力 4.4.1.2员工的学习和激励4.4.1.3员工福利满意a:员工的教育、培训与发展 教育、培训与发展与组织绩效和目标 满足主要需求 教育与培训需求 教育与培训的进行 加强运用b:员工的职业发展 激励方法 领导继任与职务晋升a:工作环境 改善工作环境 应急准备b:对员工的支持和员工满意 关键因素测量 服务支持 评价与测量 改进4.4.1.1 工作系统a: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组织和管理工作 听取与采纳 沟通与分享b:员工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评估、薪酬与奖励 4.4.1.4 员工 能力 4.4.1 人力资源
    • 111. 4.4.1 人力资源 总体要求: 根据战略规划,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系统; 激发员工活力,不断提高绩效;(结构性冲突) 建立培训教育体系,提高员工能力; 创造一个即富有挑战又令人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
    • 112. 工作体系: 为完成组织的使命和战略目标,以正式的和非正式 的形式将组织的员工组织起来的工作系统。 实施岗位职责管理,过程的调整,员工绩效管理,认可,信息沟通,雇佣和继任策划。 组织设计工作系统,以使机构协调统一,鼓励全体员工,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做出贡献,并发挥其最好的才能。4.4.1.1 工作系统– 相关概论和理论
    • 113. 人力资源管理内容:选人、育人、用人、激励人、留人 人力资源管理精髓: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 招聘与选拔 教育与培训 薪酬福利 绩效管理 员工职业发展与规划 沟通 激励4.4.1.1 工作系统– 相关概论和理论
    • 114. 关注过程的绩效考核注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及在员工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努力程度。 它营造的是一种比较感性、和谐的文化氛围。绩效考核-关注过程还是关注结果 ?4.4.1.1 工作系统– 相关概论和理论
    • 115. 在完善的考评体系下,员工依照公司的期望和要求付出努力,就应该出现与公司期望相近的结果。否则,管理者就要重新审视考核标准,以及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注过程的绩效考核多被如下公司采用: 考评工具较科学的 企业文化倾向于“以人为本”的 它也较多地用于新员工的短期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关注过程还是关注结果 ?4.4.1.1 工作系统– 相关概论和理论
    • 116. 绩效考核-关注过程还是关注结果 ? 关注结果的绩效考核注重工作的最终业绩,以工作结果为导向,评估内容主要集中在工作的实际产出。它营造的是一种比较理性、任务导向的文化氛围。 由于过于看重最终的结果,忽略了过程,导致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对人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许多组织在采取关注结果的绩效考核时,往往辅以针对工作态度的人事考核。当公司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时,会倾向于采用这种考核方式。4.4.1.1 工作系统– 相关概论和理论
    • 117. 偷懒者: 贡献<回报打工者: 贡献=回报奉献者: 贡献>回报组织中的三种人员工绩效管理4.4.1.1 工作系统– 相关概论和理论
    • 118. 好的制度使好人干好事,坏人也干好事; 坏的制度使好人干坏事,坏人还干坏事; 绩效管理体系就是通过对员工客观公正的评价, 让奉献者不吃亏,使员工把增加投入成为唯一选择。结 论员工绩效管理4.4.1.1 工作系统– 相关概论和理论
    • 119. 公司招聘流程图4.4.1.1 工作系统– 相关概论和理论
    • 120. a 工作的组织和管理b 员工绩效管理系统工作系统4.4.1.1 工作系统
    • 121. 1) 促进组织内部合作 调动员工主动性、积极性 促进组织的授权、创新 完善发展组织的文化 员工:组织正式的、临时的、和计时的工作人员等。 组织工作:如何将员工组织起来,或员工如何自己组织起 来,组成正式和非正式、临时或长期的团组。可包括 工作小组、过程小组、顾客活动小组、解决问题小组等。工作和职位 如何组织和管理扁平化组织结构…… 矩阵制组织结构…… a. 工作的组织和管理4.4.1.1 工作系统
    • 122. 2) 例:意见箱、领导接待日、座谈会、专项调查、合理化建议等。我希望公司··我建议 ····组织如何听取和采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顾客的意见和 建议员工的意见和建议4.4.1.1 工作系统 a. 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 123. 3) 职务:指各职位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在某些工作体系中,“职务”可能是由一个团队共同负责的。如何有效沟通和技能分享不同部门之间不同职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a. 工作的组织和管理4.4.1.1 工作系统
    • 124. 薪酬、奖励:是针对取得的成绩、获得的技能及其他因素等 给予的晋升和奖金。奖励包括金钱的和非金钱的、正式和非 正式的、个人的和团体的奖励。员工绩效管理 系 统绩效评估薪 酬奖 励实现高绩效工作 和以顾客为中心如 何 建 立如 何 促 进如 何 制 定 激 励 政 策b. 员工绩效管理系统4.4.1.1 工作系统
    • 125. ——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 馈给员工; —— 制定员工绩效激励政策,如薪酬、奖励、 认可、晋升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激励政策。4.4.1.1 工作系统 b. 员工绩效管理系统绩效评价系统的关键要求:  是否促进组织和员工获得更高绩效;(渔夫与蛇)  是否让组织和员工更加关注顾客。(浦东机场安检)
    • 126. 4.4.1.2 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相关概念和理论随着知识经济到来,知识作为重要资源影响到组织的发展,所有组织和个人都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掌握新的知识,以适应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质量奖核心价值观: 培育学习型组织和个人
    • 127. 在顾客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其各各层人员均应接受培训。 如何选择培训满足需求?改进需求与能力有关其他需求其他需求培训需求组织需求分析培训——ISO100154.4.1.2 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相关概念和理论
    • 128. 1、确定培训需求监视4、评价培训结果2、设计和策划培训3、提供培训培训过程循环图——ISO100154.4.1.2 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相关概念和理论
    • 129. 说明组织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如何促进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并为实现高绩效做出贡献; 说明组织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如何促进培养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4.4.1.2 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 130. 员工的学习与发展a 员工的教育、培训b 职业发展 4.4.1.2 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 131. 培训分类: 按工种、岗位分类; 按领导层、骨干层、一线员工分层。 培训方式: 委托培养、自学、短期培训、学术研讨会 远程教育、轮岗、换岗、交叉培训等。 培训效果评价:  测量学员的反应;  测量学习结果;  测量工作场所的行为;  测量绩效结果。 (装修安电灯)4.4.1.2a 员工的教育培训
    • 132. 组织当前培训面临的挑战:  如何在组织的内部成功的复制;  如何衡量培训效果;  如何使培训和学习资料是最新的且具有相关性;  如何降低培训和活动的团队成本;  如何保证员工正确运用新的技能和工具;  如何提供“正当其时”的培训。美国企业的教育培训费每年300亿美元以上,超过工资总额的5—10%;美波奖评审员的培训 摩托罗拉大学每年预算为1.2亿美元; IBM员工每年人均接受培训40小时。4.4.1.2a 员工的教育培训
    • 133. 员工的发展 及学习目标组织如何发挥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组织如何使用常规的与非常规的方法帮助员工实现如何对包括高层领导在内的 所有员工的职业发展实施有效的管理。后备干部管理4.4.1.2b 员工的职业发展
    • 134. 组织的成功取决于员工长期和积极的贡献 员工的职业生涯按年龄通常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探索(18-24)、确立(25-40)、维持(40-50)和下降(50-60);  针对不同阶段员工特点,实施的有效的管理;  组织如何发挥员工潜能;QC 授权 合理化建议  员工有哪些成长的通道和途径。 4.4.1.2b 员工的职业发展
    • 135. 员工引导: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 使员工感到受欢迎;  使员工感到在组织中是重要一员;  让员工了解组织的战略及宏观事项;  确定员工已知道他们为组织贡献了什么和如何去贡献; 让员工拥有自豪感和归属感。   迪斯尼乐园诀窍:   沟通 + 培训 + 关心 = 自豪感4.4.1.2b 员工的职业发展
    • 136. 员工满意(ES):指员工通过对组织可感知的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 较后所形成的感知状态。员工满意可提高生产力。 员工满意度:员工接受组织的实际感受与其期望值比较的程度。 员工满意度=实际感受/期望值 员工满意度管理三原则: 监测重要指标、样本设计要全面和科学、 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 处理不满意信息三定律: 立即改进合理的且投入成本较小的提议 合理但暂时无法改进的提议,要说明原因及打算 不合理的提议坚决加以拒绝4.4.1.3 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 --相关概念和理论
    • 137. 组织达成员工满意的途径: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体系 以良好业绩回报员工 以人格魅力管理组织,增加向心力 尊重关怀每一位员工 让员工通过自我实现感受成功乐趣 让员工不断成长感受成长乐趣 ··········· 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过程:1、确定模型 2、开展调查 3、进行分析 4、持续改进 调查方法: 访谈调查法 、 问卷调查法 、 观察记录法(附调查表) 员工满意度信息360度反馈:向所有被调查者公布调查、处理结果 4.4.1.3 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 --相关概念和理论
    • 138. 说明组织如何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参与的氛围,维护全体员工的权益,使全体员工满意,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4.4.1.3 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
    • 139. 4.4.1.3 员工的权益和满意程度员工的满意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之一 尊重员工包括个人成功、认可、发展及知识分享; 为员工参与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 参加QC活动的人数;  员工改进建议的数量与周期;  学习、新技能的运用及经验分享的机会;  高管层与团队沟通的次数和人数 。
    • 140. 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a 工作环境b 对员工的支持和满意程度4.4.1.3 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
    • 141. —— 组织如何不断改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等条件。如何 规定每个关键场所工作环境的测量项目和指标; —— 组织如何确保对工作场所的紧急状态和危险情况做好应急 准备; —— 为了员工和顾客的利益,组织如何确保经营的连续性; —— 组织如何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 活动;如何对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实施科学管理,提供 必要的资源。4.4.1.3 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a. 工作环境
    • 142. 如何确定影响员工权益、满意程度、积极性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对不同员工有何影响。 影响的主要因素:员工问题或不满的解决效率 安全因素 员工对管理层的看法 员工的培训、发展和就业机会 工作环境或其他工作条件 合作与团队精神 认可、沟通、工作安全感 给员工提供服务 报酬及平等机会等b)对员工的支持和员工满意程度4.4.1.3 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
    • 143. 如何根据不同员工的需要,为员工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支持。 支持员工的方式:咨询、就业开发和就业服务 文化娱乐活动 工作以外的教育 职务转换或分配 弹性工作时间、地点 调职、退休员工的福利 4.4.1.3 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b)对员工的支持和员工满意程度
    • 144. 高层领导如何调查、了解员工意见和建议,及时做出积 极的反馈和处理。识别影响员工权益、满意度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调查分析这些因素对不同员工的影响 ; 调查采取不同的方法; 注意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的误区。4.4.1.3 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b)对员工的支持和员工满意程度
    • 145. 组织如何确定资金需求,保证资金供给。如何实施资金预算管理,资金的利用和周转,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与计划相比较,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适时调整。4.4.2 财务资源组织应追求企业和相关方价值最大化 制定严密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实施财务预算管理; 进行财务分析和控制。 财务管理过程如何进行管理和评价,体现在“过程管理”中 。
    • 146. 4.4.2 财务资源财务管理原则:  企业和相关方价值最大化原则;  风险与收益均衡的原则;  成本—效益原则,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 资源合理配置原则,最大程度地发挥整体效用,既要 防止资源供应不足而影响效益的实现,又要避免各个 环节的资源过剩和浪费。  利益关系协调原则,不但要理清企业的财务资源,还 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兼顾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顾客要降价、员工要工资、企业要投入、股东要分 成、供应商要利益
    • 147. 在考虑组织自身和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同时,组织如何确定和提供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包括: (a)根据组织过程管理的要求提供基础设施; (b)制定并实施基础设施的预防性故障性维护保养制度; (C)制定和实施更新改造计划,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技术 水平; (d)预测和处置因基础设施而引起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 问题。 4.4.3 基础设施
    • 148. 基于组织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对基础设施进行管理; 组织应识别现有基础设施与战略规划之间差距; 这些设备的获取途径和方法; 对相关资源进行确认如:  资金;  使用环境;  供方的匹配能力;  具有相应技能的操作者等等。4.4.3 基础设施
    • 149. 对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重点强调预防性维护保养制度。 如:如何进行故障维修和预防性维护保养, 实施5S管理等; 制定和实施更新改造计划,提高技术水平 ,与战略相结合 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角度,预防基础设施产生危害环境和伤害员工健康安全 ; 如环境影响评估,“三同时”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基础设施的维护
    • 150. 组织应说明如何识别和开发信息源 组织如何配备获取、传递、分析和发布数据信息的设施,如何建立和运行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软、硬件系统。4.4.4 信息组织要判断信息对企业发展和日常运营的有效性; 为了保证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资源的支持 ; 如:办公自动化系统(OA)、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顾客关系管理系统(CR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等 对软、硬件的管理及知识管理的内容放在过程管理中。
    • 151. 组织如何对其拥有的技术进行评估,并与同行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为制订战略提供充分依据;如何以国际先进技术为目标,积极开发、引进和采用适用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标准,提高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制定技术开发与改造的目标和计划,论证方案,落实增强技术先进性、实用性所采取的措施。4.4.5 技术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将拥有核心竞争力; 与竞争对手和标杆水平进行比较; 以国际先进技术为目标,采用最适宜的技术; 关注颠覆性技术对组织的影响。 落实开发、引进的具体措施
    • 152. 组织如何建立与其战略实施相适应的相关方关系,特别注重与供方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和促进双向交流,共同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4.4.5 相关方关系合作伙伴:顾客、供应商、代理商、培训组织、战略同盟。  对员工类似的承诺扩展到组织外部及战略合作伙伴 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可包括相互投资及相互尊重  应明确成功的关键要求、常规的交流方法、评估过 程的方法和适应条件改变的方法。
    • 153. 组织的成功依靠员工及合作伙伴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不断增长。 4.4.6 相关方关系SCM(供应链管理)愈益重要--核心能力、战略、关键成功因素 SCM旨在通过帮助供方和合作伙伴改进绩效,进而改进组织的绩效 SCM可包括供方选择过程,以减少供方总数量,增加长期合作伙伴
    • 154.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过程管理的主要方面。组织的过程分为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 4.5.1 价值创造过程4.5.2 支持过程 4.5.1.1价值创造过程识别 4.5.1.2价值创造过程需求确定 4.5.1.3价值创造过程设计 4.5.1.4实施 4.5.1.5改进 4.5.2..1支持过程的识别与要求 4.5.2..2过程设计 4.5.2.3实施与改进4.5 过 程
    • 155.  ISO9000族是从整体上对企业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  企业流程再造则是从整体上对企业的过程进行的彻底改 造目的在于确保组织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落实;  标杆管理和6西格玛可看作是局部的或渐近的过程改进 的方法;  SPC等是运用统计方法对过程的控制与改进。4.5 过程和相关概念和理论
    • 156. 价值创造过程与支持过程
    • 157. 4.5.1 价值创造过程价值创造过程 = 产品和服务过程+经营过程 (对业务增长和经营成功至关重要)  企业的经营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拥有的过程;  业绩的差异反应了过程的差异;  业绩的改进必须从过程入手;
    • 158. 4.5.1.1 价值创造过程的识别  主要价值创造过程包括为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为组织的经营带来最大增值的过程,对组织的经营成功和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非常重要。  组织首先要定量或定性地分析过程的增值能力和对组织成功的贡献,然后将那些创造最大价值的过程识别出来,列为主要价值创造过程。
    • 159. 4.5.1.2 价值创造过程要求的确定 组织如何确定价值创造过程的要求,确保这些要求清晰并可测量,必要时在全部要求中确定主要要求。 来自于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包括质量、生产率、成本、周期时间、准时率、应变能力等 关注不同顾客群或其他相关方群体对过程的不同要求,关键和特殊的过程要求 。
    • 160. 组织设计的价值创造过程如何满足其主要要求。在价值创造过程的设计中如何有效利用新技术和组织获得的有关信息。4.5.1.3 过程设计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 安全、长期业绩;  环境影响、“绿色”生产;  测量能力、过程能力、工艺性、可维护性;  顾客对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期望的可变性;  供方能力等。
    • 161.  设计中应当融合周期时间、生产率、成本控制和其他 有效性和效率的因素;  设计和研发是多方案的选择、多数据的对比。  有效利用新技术和相关信息。  当过程试运行达不到要求或过程要求发生变化时,应 当进行过程评价和改进,需要时进行过程重新设计。过程设计
    • 162. 4.5.1.4 价值创造过程的实施过程实施要点:  确定测量指标和方法;  运用相关方信息;  成本最小化;  确保日常运行满足价值创造过程要求。
    • 163. 4.5.1.5 价值创造过程的改进 为了达到更好的过程绩效和减少波动性,组织可以应用9000标准以及过程改进的方法。 评价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和效率; 过程改进结果列入组织的知识资产,在各部门和过程中分享,适当时,可与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以及在行业内或跨行业分享,促进社会发展。
    • 164. 4.5.2 支持过程 支持过程是支持日常运作以及产品和服务交付的过程,而不是通常为产品和服务设计的详细的过程。支持过程的要求通常并不取决于产品和服务特性。支持过程的设计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内部要求,并且必须对它们进行协调和整合,以确保有效的接口和业绩。支持过程可包括财务管理、设备管理、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公共关系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服务。 (不直接创造,但保证与支持)
    • 165. 4.5.2.1 支持过程的识别与要求 支持过程的要求通常取决于价值创造过程的要求。 支持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必须是协调和整合的,以确保获得有效性和高效率。 支持过程的要求包括质量、成本、周期时间、准时率、应变能力等,这些要求应是清晰、具体,并是可测量的。
    • 166. 4.5.2.2 支持过程的设计 当过程试运行达不到要求和(或)过程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当进行过程评价和改进,需要时进行过程的重新设计。 过程管理应具有适应内外环境和因素变化的敏捷性, 即当组织战略和市场变化时能够快速反应。 如:当一种产品转向另一种产品时,过程管理应当确保快速地适应这种变化。
    • 167. 4.5.2.3 支持过程的实施与改进 过程改进结果应列入组织知识资产,在各部分和过程分享,适当时,可与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以及在行业内或跨行业分享,促进社会发展。 支持过程绩效改进结果的描述见“过程有效性结果”。
    • 168. 4.6.1组织绩效的测量和分析 4.6.2 信息和知识的管理a:绩效的测量 运作数据和信息 对比数据和信息 适应发展、快速反应b:绩效分析 用于决策的分析 分析结果的传递a:数据和信息的获取 获取数据和信息 软件与硬件 适应发展b:组织的知识 管理组织的知识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特性4.6.3 改进 4.6.3.1改进的管理 4.6.3.2改进方法的应用 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 169. 组织应说明其测量、分析、整理组织各部门及所有层次、过程的绩效数据和信息的方法。 4.6.1 测量与分析 在战略制定过程中科学地进行绩效分析,应用分析结果,为确立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提供有效的支持,避免战略制定过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各部门应当针对相关过程的关键绩效进行分析,为过程设计、实施和改进提供有效的支持。
    • 170. 明确要测量什么?如何测量?  建立测量指标体系。测量指标体系应当与组织的使命、 愿景、和战略目标紧密联系;  关注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 监测战略规划进展情况;  测量结果应能方便的得到,以利于管理者的决策和应用。 4.6.1 测量与分析
    • 171. 4.6.2 信息和知识管理 组织应说明其确保员工、供方和合作伙伴以及顾客所需数据和信息的质量和可用性,确保这些数据和信息易于获取,并说明组织积累和共享知识的方法。 保证信息质量和可用性; 数据和信息的易于获取; 怎样积累和共享知识。信息不畅 消息不灵 情况不明小马过河的启示
    • 172. 4.6.2.1 数据和信息的获取 组织应当正确识别信息源,通过适当、有效的途径, 使员工、供方和合作伙伴及顾客在适当时易于获取所需数据和信息。 信息安全是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如何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性,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如网络安全:内网和外网如何管理,权限设置、登录控制、其它书面的或相关重要信息的管理。积极、系统地推进信息化建设,配备获取数据和信息的设施。
    • 173. 明确知识管理的归口部门和过程,确定组织收集、积累、整合和共享知识的载体和平台,以便:  收集与传递组织的知识;  来自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的相关信息;  来自市场的信息,特别是来自竞争对手和标杆的信息, 如竞争对手和标杆的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等  确认和分享最佳实践,通过对比数据和信息,确认和推 广组织内外部的最佳实践,实现共享。 4.6.2.2 组织的知识管理
    • 174. 4.6.3 改 进 组织应说明其采用适当的方法,充分和灵活地使用测量和分析的结果,改进组织内各部门、各层次的绩效,并促进相关方绩效的提高。结合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根据内外部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制定组织及所有部门和层次的改进计划和目标,改进的目标应当与关键绩效指标相关联。
    • 175. 4.6.3.1 改进的管理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对改进进行管理: (a)组织如何明确其所有部门和层次的改进计划和目标; (b)组织如何实施和测量改进活动; (c)组织如何评价改进的成果。 全面实施和测量改进活动,对改进的管理应做到职责落实、制度完善、方式多样并采用适当方式进行跟踪管理; 对改进成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建立符合组织自身特点的激励政策,使改进活动步入良性循环。
    • 176. 4.6.3.2 改进方法的应用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应用改进的方法: (a)组织如何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各层次员工开展各种改进 项目或活动; (b)组织如何正确和灵活地应用统计技术和其他方法,充 分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为组织各部门以及所有 层次绩效的改进提供支持。 创新是做出有意义的更改,以改进组织的产品、服务、及过程,并且要为组织的利益相关方创造新的价值。 创新应该引导组织取得新的业绩进展。(测量结果) 正确的理解创新, 创新不是筐。
    • 177.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4.7 经营结果 4004.7.1 顾客与市场的结果 120 4.7.1.1以顾客为中心的结果 4.7.1.2产品和服务结果 4.7.1.3市场结果 4.7.2 财务结果 804.7.3 资源结果 80 4.7.3.1人力资源结果 4.7.3.2其它结果 4.7.4 过程有效性结果 70 4.7.5 组织的治理和社会 责任结果 50
    • 178. 4.7.1 顾客与市场的结果 本条款检查组织关注顾客的业绩结果,以证明组织如何更好的满足顾客的要求,提高忠诚度、重复购买以及积极的推荐,并获得良好的市场结果。 重点是关注顾客的结果,其要求超出了满意度测量,因为忠诚、重复购买以及长期的顾客关系是市场未来成功的最佳测量指标。
    • 179. 4.7.1.2 产品和服务的结果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描述其主要产品和服务的绩效结果。适当时可将结果按产品种类和服务种类、顾客群和市场区域进行划分,包括适当的比较数据: (a) 组织主要产品和服务绩效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 平和发展趋势; (b) 主要产品和服务绩效与竞争对手的绩效相比较的结果; (c) 产品和服务质量在国内同行业中的水平,以及与国际同 类产品和服务的水平比较结果; (d) 组织的主要产品(包括名牌产品)和服务具有的特色及 创新成果。
    • 180. 4.7.1.3 市场结果 市场绩效的主要测量指标以及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 包括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业务增长和新增市场等。 市场绩效与竞争对手和本行业标杆的绩效的对比的结 果,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水平。
    • 181. 4.7.2 财务结果 组织应描述其财务绩效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金周转率等综合指标。
    • 182. 组织财务绩效的测量或指标,当前的水平和发展趋 势怎样? 公司依据行业特点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确定反应财务结果的主要测量指标系统,几年来,公司通过对外加强市场营销力度,对内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使生产经营运行绩效良好,各项指标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4.7.2 财务结果
    • 183. 4.7.3 资源结果 (a) 工作系统绩效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 趋势,包括(但不限于):简化岗位划分、岗位轮换、 工作环境改进、留住员工和内部晋升比率,以及管理 人员比例的变化; (b) 描述员工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 和发展趋势 (c) 员工权益、满意程度、不满意程度的主要测量指标及 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工作环境改进、合理化建议 和QC小组的数量、员工满意程度等。 组织应说明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相关方关系等资 源方面的绩效结果。
    • 184. 4.7.4 过程有效性结果(a) 主要价值创造过程有效性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全员劳动生产率、周期、供方和合作伙伴绩效以及其它有效性的测量结果; (b) 关键支持过程有效性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周期、供方和合作伙伴绩效以及其它有效性的测量结果; (c) 战略和战略规划完成情况的主要测量结果。
    • 185. 及时交付的绩效2003年世界级水平,来自其它行业相似的活动2003年行业平均水平最佳竞争者的水平产品线A的绩效水平全部公司水平产品线B的绩效水平产品线C的绩效水平 按时交付率
    • 186. 上图体现了明确而有效的报告数据诸多特征:  给出了图号供讨论中使用;  两个轴和测量单位清晰的标述出来;  趋势线报告了“及时交付”这一关键顾客要求的数据;  展示了若干年的结果;  箭头显示这一指标具有上升的好的趋势;  清晰的展示了适当的比较;  一张图上表示了对三个产品及时交货情况的跟踪。4.7.4 过程有效性结果
    • 187. 由上图可以做出这们的判断和确认:  公司总的当前绩效水平是卓越的;  表现出了卓越的改进趋势;  产品线A是当前绩效产品的领先者;  产品线B表现出迅速的改进,其时间接近行业竞争者 的水平,但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 产品线C是一种新产品,在及时交货方面存在着早期 的问题。 实施卓越绩效企业的自我评价
    • 188. 4.7.5 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结果(a)组织的治理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结果和发展趋势; (b) 组织的产品、服务和经营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 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社会影响 的主要测量结果,包括满足和超越法律法规要求,促进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主要测量结果; (c) 组织的诚信等级、相关方信任程度等道德行为的主要测 量结果; (d) 组织履行公民义务,支持公益事业的主要测量结果。
    • 189.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