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QC小组活动培训 (管理篇)
    • 2. *培训目的 学习QC活动基本理论知识(管理篇); 学习QC活动常用质量工具(工具篇); 学习QC活动实施及诊断(实战篇)。 培养QC活动推进的骨干人员;
    • 3. *第一章 QC小组概述QC小组的概念 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含义: 人员—企业的全体员工; 范围—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 目的—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 手段—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 4. *QC小组的性质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是职工参加民主管理的经验与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与行政班组、技术革新小组有所不同 主要区别:1、组织原则不同; 2、活动的目的不同; 3、活动的方式不同。
    • 5. *QC小组的特点明显的自主性; 广泛的群众性; 高度的民主性; 严密的科学性。
    • 6. *小组课题的分类现场型:以班组、现场操作工人为主体,维持工序质量,改进现场。 特点:课题小,难度低,周期短,效益不一定大。 服务型: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 特点:课题小,难度低,周期短,社会效益明显。 攻关型:以三结合方式,解决技术关键问题 。 特点:课题难,周期长,投入多,经济效果显著。 管理型:以管理人员为主组成,解决管理问题。 特点:课题大小不一,难度不尽相同,效果差别较大。 创新型:创造性研究,全新的课题(新产品、新工具、新方法)。 特点:追求优良度,追求新策略。
    • 7. *QC小组活动的宗旨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建设文明和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 日本5S活动: 整理:按需要把东西分开,处理掉不必要的; 整顿:把需要的物品,使用频度不同分别置放; 清扫:清扫现场,去除污物; 清洁:企业、现场、岗位、设备时时保持干净状态,保持卫生环境; 素养:加强自身修养,美化身心,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 8. *第二章 QC小组组建QC小组组建的原则 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自觉参加,自我提高,管理者适时的进行组织、引导和启发。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形式多样,自主开展活动。类型适宜,不搞一刀切。
    • 9. *对QC小组成员的基本要求QC小组成员:组长+组员(QC小组活动顾问和推进者是重要成员之一) QC小组组长职责 抓好QC小组的质量教育; 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活动; 做好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对QC小组组长的要求 是质量改进的热心人; 业务知识较丰富; 有一定的组长能力。 对QC小组成员的要求 按时参加活动; 完成分配任务,热爱质量改进; 不满足于现状,随时提高课题。
    • 10. *QC小组组建的程序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 小组由生产现场班组产生,报主管部门审核。 特点:小组活动力所能及,成员积极性高,主动性高。 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 由主管部门提出组长,按需要确定小组成员。 特点:课题难度较大,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人力、物力、财力易得到保证。 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 上级推荐,下级讨论,上下协商组建小组。 特点:可取得前两种类型所长,避其所短,应积极倡导。
    • 11. *QC小组的注册登记新的QC小组组建,注册登记是组建最后一步工作。 跨年度的开展活动的小组,每年登记时予以说明; 小组停止活动持续半年以上应予以注销; 每选定一个课题,活动之前都要进行一次课题登记。
    • 12. *QC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领导对QC小组活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 职工对QC小组活动有认识,有要求; 培养一批QC小组活动的骨干; 建立建全QC小组活动的规章制度。 提高员工的四个意识 质量意识: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促进质量改进的关键; 问题意识:能发现问题对事情总是要问是否有更好的办法; 改进意识:不满足现状。勇于探索、挑战自我、提高自我。 参与意识:重在参与。能够排除一切外界干扰, 参与到新生事物中去。
    • 13. *两个轮子QC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质量改进和质量 创新。QC小组解决问题涉及两方面的技术: 专业技术+管理技术 专业技术主要指小组解决问题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范围; 管理技术主要指程序、证据、方法、技巧的运用等; 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是QC运转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 14. *管理技术的内容管理技术为共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遵循PDCA循环的活动规律 P 计划 D 执行 C 检查 A 总结 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选课题、找问题、定目标、查要因、定对策、活动效果。 应用统计方法 统计目的:运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 统计方法:全数检验或随机抽取; 统计工具: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
    • 15. *PDCA活动程序的十个步骤P计划:选择课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定原因、制订对策。 D执行:按对策实施。 C检查:检查效果。 A总结:制订巩固措施、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PDCA循环两个特点: 循环前进,阶梯上升--(不断提高) 大环套小环--(不断改进)
    • 16. *第三章 QC小组活动的具体程序选择课题 课题来源: 指令性课题 指导性课题 自选课题 如何自选课题 针对上级方针、目标在本部门落实的关键点; 针对现场及小组本身存在的问题; 针对顾客的投诉和抱怨。 选题中常用的方法: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亲和图、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流程图等
    • 17. *选题注意事项 课题宜小不宜大,选解决具体问题的课题; 小课题的好处: 活动周期短,易于出成果; 大部分对策自己能完成,易于发挥小组成员创造性; 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易于调动积极性; 易总结,成果发表更充分。 课题名称一目了然 课题名称清楚明了,从课题名称能直接看出小组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紧扣活动内容。 选题中常出现的错误: 课题名称抽象化(达标、升级、创奖、服务业满意率) 把所采取的对策冠以课题名称(手段+目的) 选题理由太多。
    • 18. *现状调查 目的:掌握问题的严重程度,为确定目标值提供依据 用数据说话 收集数据要有客观性,防止只收集对自己有利的数据; 收集数据要有客观性,改进后能反映出变化程序; 收集数据的时间要有约束,要收集最近时间的数据。 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以便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要在现场观察、跟踪、测量,掌握第一手资料。
    • 19. *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分层法等 不使用现状调查的情况 指令性目标(课题):指令性目标明确,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创新型课题:开发、研究新产品,前人从未做过,无现状可调查。
    • 20. *确定目标 目标值是小组活动解决问题的程序,并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 设定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目标要与问题相对应; 目标值要明确表示,用数据说话,必须量化; 要说明制订目标的依据; 目标不宜过多(1个最好); 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目标设定常用方法:折线图、柱状图、简易图表等。
    • 21. *原因分析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要展示问题的全貌; 5M1E:人、机、料、法、测量、环境 分析原因要彻底,要针对结果,把原因一层层展开分析到可以采取对策为止; 原因分析常用统计方法: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 三种方法的运用:方法名称适用场合原因之间关系展开层次因果图单一问题无交叉影响一般不超过四层系统图单一问题无交叉影响没有限制关联图单一或两个以上问题有交叉影响没有限制
    • 22. *确定主要原因 运用这一步骤,对问题进行分析,把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找出,排除次要因素,为制订对策提供依据。 确定要因的三个步骤: 将末端因素全部收集起来; 排除不可抗拒因素; 对末端因素进行逐条确认,找出真正的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常用的几种方法: 现场验证:到现场通过试验,取得第一手数据来证明; 现场测试、测量:到现场通过亲自测试、测量,取得数据,与标准进行比较,看其符合程序来证明。 调查分析:对于人的因素,可以到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取得数据来确认。(设计好调查表)
    • 23. *要因确认需注意的问题 不使用0、1打分法,不靠主观判断确认要因; 不将部分末端因素挑出来进行确认; 不要将容易解决的问题排除; 不要用排列图确认要因。 要因确认常用的方法:调查表、简易图表、散布图、正交试验设计法。
    • 24. *制订对策 制订对策通常采用的步骤 提出对策,做到集思广益; 研究所采用的对策,确定其解决问题的程度; 分析研究对象的有效性; 分析研究对象的可实施性; 避免采用临时性应急对策; 尽量依靠小组自己的力量。 制订对策按5W1H原则进行 What 对策 Why 目标 Who 负责人 Where完成地点 When 完成时间 How措施 对策表表头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
    • 25. *制订对策常用方法:简易图表、矩阵图、PDPC法、失线图、优选法、正交试验设计法。 对策表应用的注意事项 对策应有效,防止一个人的对策,要由全体成员去做 选用对策应具备可实施性,小组成员应能够控制。高投入,高难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的不宜采用; 不采用临时性、应急性对策; 尽量采用以小组成员自身能力可以实现的对策; 应将对策内容和措施内容分开制订,不能合一; 对策的目标要可检查,不一定非量化。防止出现精神措施。 对策表简单,实施要写详细;(对策表复杂,实施可简单) 不要为外人制订措施。(小组外人员)
    • 26. *对策实施 小组成员应严格按照对策内容进行实施; 递进的措施应一个一个的去做; 注意数据收集,每条对策实施完后和对策表的目标进行比较; 实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好、坏差别; 体现小组的努力程度,体现小组的团队精神; 做好活动记录,展示小组活动的难易程度; 如实施进行不下去,应及时修改对策; 避免通过技术改造、设备、仪器投入实现目标 主要解决小组自己的问题,通过活动去解决别人的问题不妥。
    • 27. *效果检查 实施完成后,检查小组活动所取得的效果。 用数据把实施前的状况和实施后的目标进行。总体评价课题的效果,重点是目标值的完成。达到目标则问题解决,进入下一步;达不到目标则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应:重新分析原因或检查所制订的对策,在C阶段再进行一次PDCA循环。 经济效益的计算 计算经济效益同时考虑社会效益; 效益计算应符合实际,不类推、不夸大,并减去本课题活动中的消耗,计算时间不超过活动期(包括巩固期在内); 巩固期能看到稳定状态为止。 效果检查常用图表: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等。
    • 28. *制定巩固措施 为维持活动成果,防止问题再发生,应制订巩固措施 把对策表中经过实施证明有效的对策报主管部门批准,纳入有关标准并将新标准进行推广。 再到现场进行确认,是否按新的方法操作或执行新的标准。 巩固期内要做好记录,用数据说明成果的巩固情况。
    • 29. *总结回顾及今后打算 为了今后的提高,课题完成后,小组应进行认真总结。 找出次活动中解决的相关问题; 总结整个活动过程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总结整个活动中所产生的无形效果,增强团队精神; 提出下步打算,体现持续改进。
    • 30. *序号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其他方法分层法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失线图PDPC法矩阵数据分析法简易图表正交试验法优选法水平对比法头脑风暴法流程图1选题●●● ○○   ○    ●  ○● 2现状调查●●● ○○○       ●  ○ ○3设定目标 ○            ●  ○  4分析原因   ●   ●●         ● 5确定主要原因 ○    ○       ●     6制定对策   ○   ○    ○○● ○○○ ●○7按对策实施8检查效果 ○○ ○○○       ●  ○  9制定巩固措施 ○   ○        ●    ○10总结和下步打算              ●     注:1、●表示特别有效 ○表示有效 2、简易图表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甘特图、雷达图QC活动常方法一览表方法程序
    • 31. *第四章 QC小组活动成果的管理QC小组活动成果的总结 成果总结的作用 有利于发现活动的经验、教训; 有利于成果的交流和推广; 有利于成果的认证和评述。 成果的分类 有形成果。用物质或价值形式能表现出来; 无形成果。不可用物质或价值定量表现。
    • 32. *整理成果报告的一般步骤 由小组长召集总结会,认真回顾,分析活动过程和经验; 按分工搜集整理原始记录和资料; 按活动的基本程序整理成果报告(初稿); 小组全体成员讨论,修改、补充和完善。 总结报告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活动程序进行总结; 把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和所克服的困难及科学判断的情况写到成果报告里; 报告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少量文字说明来表达; 不要用专业技术性太强的术语,必要时需加以说明; 报告内容的前面可简要介绍小组的组成情况,必要时可介绍企业的简单情况。
    • 33. *QC成果报告书的编写 用普通及简练的语言,写自己的故事,让别人看得懂; 一般要求: 文字精练,越精练越好; 条理、程序清楚,逻辑性强; 能用图表、形象表达,就不用文字; 抓住重点、有“文章”的高潮; 不允许“倒装”“后套”,改变其真实性; 让外行人看得懂。
    • 34. *QC成果报告书的内容 小组简介:小组名称、注册编号、本课题类型、本课题活动时间、共活动多少次、平均出勤率(人人参与);管理课题要写行政职务,技术课题要写学历、职称;顾问应为小组成员,推进者是重要成员;年龄可用平均年龄。 选题理由:指令?指导?自选?(为什么选此题)。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目前现场情况的确认。 确定目标值:定量,不超过两个,为检查效果提供依据。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确定要因并论证:事实和数据表示。 制订对策:与要因对应,措施具体。 实施:表达清楚,以实施为主。 检查效果:与目标比较、证实。 巩固措施:纳入标准的名称及条款,防止再发生。 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总结分析,保持活动的连续性
    • 35. *QC成果的发表 成果发表的作用 交流经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鼓舞士气,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现身说法,吸引更多的职工参加活动; 评选优秀QC活动小组和优秀成果的群众基础; 提高小组成员科学总结成果的能力。 成果发表应注意的问题 做好发表前的准备工作; 成果发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先用自我介绍,证明你是小组成员; 象讲故事一叙述活动过程,不要照本宣科; 仪态大方,自然得体; 避免用专业性强的技术术语,必要时应做解释。 在提问答疑时应礼貌、谦虚,回答要简洁、清楚。 制片应清楚、明快,每张片的投影效果应是一目了然。
    • 36. *组织成果发表注意事项1、发表形式服从于发表目的 2、发表会的主持人要积极启发倡导听众对发表的成果提出问题,由发表进行答疑。 3、每个成果发表完后,由担任评委的专家给予客观的评价。 4、组织者要尽可能请同一层次领导参加。 5、有条件时,可考虑按课题的不同类型分别召开成果发表会。
    • 37. *QC成果的激励理想与目标的激励 荣誉激励 物质激励 关怀与支持激励 培训激励 组织激励
    • 38. *“创新型”课题小组活动定义:是指QC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工具、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 为什么要开展创新型课题? 1、QC活动实践中,一些属于勘探开发,研制设计等方面的企业,在开展活动中,常常按照常规的程序进行非常勉强,甚至是很不顺----现状不清楚,没有什么数据,也难以分析原因。创新型课题活动的思路和方法则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2、以往的课题类型实际上大多数是属于问题解决型,在企业中一线员工参加QC小组活动多一些,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等参加的不多,这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活动思路与方法不适应他们的工作特点是有关系的,而创新型课题 提供了新的路子。
    • 39. *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区别项目问题解决型创新型立题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提高从未有过的事情现状要把现状调查分析清楚无现状调查,而是研究创新的切入点设定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一个新的台阶完全是新的要求原因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症结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原因不用分析原因;为达到目标,广泛提出各种方案,寻找最佳方案。决策的依据用数据说话评价、比较、选择 (有数据时,也要用数据)应用工具以数据分析用工具为主,非数据分析工具为辅。以非数据分析工具为主。
    • 40. *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1、选择课题2、设定目标3、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4、制订对策表6、确认效果5、按对策表实施8、总结与今后打算7、标准化达到目标是否P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