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园丁杯课件制作比赛 《题西林壁》是作者初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正看庐山,高岭横空;侧看庐山,峭拨成峰;远近高低,形象各异。为什么总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恐怕只是因为自身在这山中的缘故吧! 湖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进入
    • 2. Music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 3. 返回Music
    • 4. Music苏轼介绍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 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 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 响。有《东坡乐府》。
    • 5.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 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 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 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 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 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 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 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 6. 开头两句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 宋●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7. 题西林壁 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观察角度 不同方位
    • 8.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诗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 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 9.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 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 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 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 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 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 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 的原因。
    • 10. 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这么的体验呢?那么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11. 好!现在请你们来看看,下面的照片是从那一面拍的? 他们拍的是同样的事物吗? 联系苏轼的《题西林壁》想想,为什么他们会有那么大的区别?
    • 12. 同学们: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理解物体、感受物体,这样对物体的认识才会更加全面。
    • 13. 祝: 园丁杯课件制作比赛 完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