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本页无文本内容)
    • 2. 青 春 塞缪尔·厄尔曼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 3.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至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一旦天线下降,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立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 4. (本页无文本内容)
    • 5. (本页无文本内容)
    • 6. 两者都表示“空阔辽远、无边无际”。 “苍茫”强调边际遥远朦胧,看不清楚,常用于形容大地、暮色。 “苍莽”侧重于阔大,适用于带草的旷野或是茂密的林地。3.词语辨析 (1)苍茫·苍莽
    • 7.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苍茫/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
    • 8. (2)寥廓·辽阔两者都是形容词。 “寥廓”指高远空旷,侧重于立体的范围。如:视野寥廓、寥廓的天空。 “辽阔”指辽远广阔,宽广空旷,侧重于指平面的范围。如:辽阔的土地、辽阔的海洋、幅员辽阔。
    • 9.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的寥廓(寥廓/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求索、追随。 ②汽车奔驰在辽阔(寥廓/辽阔)的大草原上,车上的音乐盒里飘出了旋律优美的音乐。
    • 10. (3)意气·义气两者都是名词,都有“气概”的意思。 “意气”可有三种理解: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意气高昂。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闹意气、意气用事。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
    • 11.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他平时很少讲话,但做事却很义气(意气/义气),和同寝室的兄弟们都处得特好,大家尊称他为大哥。 ②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意气/义气)风发,精神振奋,对中国的前程充满信心。
    • 1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县韶山(今韶山市)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 15. 主要著作有《毛泽东选集》,共五卷;另有《毛泽东诗词集》,其中《七律 长征》《沁园春 雪》《沁园春 长沙》《卜算子 咏梅》《采桑子 重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 16.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同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作者追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 17. (1)词 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或诗余。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以是否分段(或“阕”“片”)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
    • 18. (2)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每种词牌都有一定的格律,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字数、韵律,均有不同的规定。作者按照这个格式去作词,叫做填词。词牌起初一般是题目,后来仅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
    • 19. 层解:前三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寒秋”点明时间是在深秋。“湘江北去”一方面写江水的流向,另一方面也衬托出诗人心潮澎湃的内心世界。“橘子洲头”写出了“立”的地点。
    • 20. 点拨:“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写出了江水碧绿清澈之状。提示:“独立”既是指一个人,也含有精神孤独的意味。表现了诗人卓尔不群的形象和中流砥柱的气概。
    • 21. 提示:共领起了七句,一直到“万类霜天竞自由”。
    • 22. 提示:“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错落有致;“染”字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写出了秋色之深。
    • 23. 层解:这几句通过词人多角度地描绘和渲染,呈现出一个自由辽阔的空间,一幅色彩瑰丽的画卷,晚秋的静穆中跃动着勃勃生机,一扫千古悲秋之气。
    • 24.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层解:这几句是全词的“词眼”,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下文由谁来掌握国家兴衰命运的问题。表现了毛泽东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 25.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万山、湘江、飞鹰、游鱼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 26. 层解:这两句概写往事,以“峥嵘”形容“岁月”,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感。“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流露出词人无限的怀念和豪迈的情感。这两句在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 27. 点拨:写同学们的精神面貌:青春年少,热情澎湃,坚忍不拔,才华出众。
    • 28. 点拨:写同学们的活动和志趣,概述了早期革命者的战斗精神和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英雄气概。
    • 29. 层解:词人回忆了当年和同学们在这里“中流击水”的动人情景,描绘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勉励战友激流勇进,也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 30. 提示:“击”字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的迅猛有力、拍打的矫健以及勇猛的雄姿。“翔”字写出了游鱼在水中轻松自如的神态,形象生动。“竞”字写出了自然万物活跃、自强不息的生机。
    • 31. 恰当地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能使作品灵气四溢,摇曳多姿,在写作中我们也要借鉴。
    • 32. 提示:“曾”和“忆”两字,表明从上阕旧地景色的描写,转入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 33. 提示:“恰”字总领下面七句。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情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形象地展现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 34. 提示:将蔑视权贵的意思化为“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反动派当做粪土,表示与旧世界的彻底决裂。
    • 35. 青春是张扬的季节,青春是七彩的节奏,用豪情为青春渲染,让理想成为青春的主旋律。
    • 36. 提示:这三句是作品由观赏景物进入理性的思考,它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这既是作者“独立”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满怀革命理想、充满必胜信念的革命家向旧社会、旧制度的挑战!
    • 3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38. 1.在这首写秋景的词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怀? 【答案】 在多数古典诗词中,“秋”总是与“悲”“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而这首词写的虽是寒秋景物,作者的情感却是豪迈昂扬的。在作者笔下,秋虽然给人“寒”的感觉,但却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 39. 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泽东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
    • 40. 2.这首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答案】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抒情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即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词的上阕,虽然也是一般的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作者眼中景,打上了作者鲜明的情感烙印。无论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还是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或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是经作者眼中筛选过的景物,并经过作者眼光折射出来。
    • 41. 这些景物不像古人眼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不是“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强烈的、喜人的场面,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 42. 3.诗词很讲究炼字,一首诗或一首词往往以一字而传神。请分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答案】 (1)“击”是搏击的意思,这里用“击”不用“飞”,准确地描述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搏击长空的矫健雄姿。 (2)“翔”本指鸟儿盘旋飞翔,这里活画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地游动的神态。
    • 43.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炼字 1.炼字题的设问方式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诗中的“诗眼”或“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2.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若有艺术手法就分析手法,没有艺术手法就思考该字的不同层面内涵。
    • 44.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注意联系全篇的主要感情),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完成“课后知能检测·课时作业(一)”第8题
    • 45. 4.试分析“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 ①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在内容上表示从上阕旧地重游的描写开始转到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 46. (本页无文本内容)
    • 47. 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抓准景物特点 世上万物,各有各的特点,要完成一篇优秀的情景交融的文章,就必须抓准景物的特点,从景物本身出发,抓住景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神韵,并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合点,将内外巧妙联合。如本词就抓住了秋天生机勃发、色彩斑斓的特点。
    • 48. 2.写景选准词语,巧用修辞 最优美的写景需要在语言的使用上下工夫,或是借助词语准确地写出景物的特征,或借助修辞营造绝妙意境。如本词写了山、林、江、舸、鹰、鱼之景,为突出它们的特征用了“万、红、层、染、漫、碧、百、流、击、翔”等词语,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
    • 49. 3.写景要处理好情与景的关系 写景不是单纯地写景,写景是为了满足抒情的需要,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情感。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只有将情与景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做到情景交融。我们在写景的同时要注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中,努力做到表面是写景,而字里行间却蕴涵自己的深情。如本词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 50. 请你运用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描绘一下家乡秋景,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不少于1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故乡的秋天在悄无声息中来到了,像猫一样蹑着轻盈的步子…… 菊花,如载歌载舞的迎秋少女,这儿一堆,那儿一簇,迎风怒放。远处,田埂上的菊花密密麻麻地点缀在绿草中间,犹如绿布上洒下的碎金,又如大地彩色的襁褓。
    • 51. 那片枫林羞得如同天边的晚霞、炉中的火焰。秋风劲吹,红叶或依依不舍悬于枝头,或轻轻飘飞躺满大地,把大地写满秋的诗行。如果这时踩上如血般的落叶,它就会发出沉重的叹息,像踩着整个秋天。
    • 52. 问题  有人认为,毛泽东的这首词在描写秋景时固然很成功,但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只有视觉描写,而没有听觉描写,从而使“图”中景物单一,你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吗?[梦幻雪儿]   诗词中的景皆为情而来,而不是自然实景的全版扫描,诗人所写万山、层林、雄鹰、游鱼皆是作者所“看”,全都充满勃勃生机,给人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足以表达作者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如果再加以听觉描写,会打乱景物的整体感,也因无法由“看”引起思考而导致思路凌乱。所以这种说法没有道理。
    • 53. [一墙绿藤]   我认为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既然词的上半部分主要是描写“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情景,就不能忽略对各种生命的声音的描写,因为声音能更好地突出“竞”字。如王维的《观猎》,一开始就写声音:“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先声夺人,突出了将军骁勇的形象。故此词中无声音描写应为一大憾事。 我的观点
    • 54. 胸怀天下 《沁园春 长沙》一词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触景生情,关注到祖国的命运、革命的未来,从而进入深沉的思索: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主宰,抒发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 55. 千百年来,无数青年志士为国家的自由和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用精神鼓舞人们,用行动引导人们。这些志士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美好青春,怎能虚度?我们身在校园,同样要有胸怀天下的抱负,用今天的辛勤耕耘换取祖国明天的美好。 【应用角度】 “青春”“理想”“希望”“意气”“志向”“责任”“以天下为己任”等。
    • 56. 怀念罗阳:用生命铸就共和国航空工业的脊梁 2012年11月24日,“辽宁舰”上一片欢腾,舰载机歼—15成功完成了试飞。然而,两天后,一个噩耗传来,沉浸在喜悦中的中国人顿时悲痛万分:参与设计研制并指导歼—15成功起降的总指挥、51岁的罗阳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为了这次试飞,他已经在辽宁舰上连续工作了7天,可惜他竟来不及参加当天的庆功晚宴。
    • 57. 罗阳生前担任的职务是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歼—15战机就是重要成果,他是在中国航母上倒下的国防科技战士,也是我国为航母事业牺牲的第一人。 【媒评文摘】 1.圆梦海天,罗阳精神正起飞。从罗阳身上,我再一次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正是有了一批批像罗阳这样的中华精英,才铸就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期盼着在罗阳精神的感召下,更多的中华精英携手缔造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新华网
    • 58. 2.你把航空报国当做神圣责任,你把敬业奉献当做毕生坚守。在为型号任务殚精竭虑的日日夜夜里,在为企业发展呕心沥血地奔走呼号里,在为追赶世界航空工业强国的仆仆风尘里,你恪尽职守不负重托,这一承诺与你30年如影随形,直到海天间壮烈陨落。 ——和讯新闻网
    • 59. 《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第四集):谁主沉浮 电影《毛泽东在1925》,说的是那年春夏,主人公在韶山发动农民运动的故事。 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还秘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韶山支部。他发动农民同地主民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使大革命的时代洪流奔涌在了偏远的乡村。
    • 60. 毛泽东在韶山的举动,惊动了省城。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密派快兵赶赴韶山捉拿毛泽东。幸亏有好心人通报了消息。于是,在1925年8月28日那天,毛泽东趁着月色,扮作乡下郞中,被人用轿子抬出了韶山。 离开韶山的毛泽东来到了赵恒惕的眼皮底下——长沙。 旧地重游,他写下了《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 61. 毛泽东在这首《沁园春 长沙》中,似乎为过去的书生意气,画上了一个句号。他告别了纯粹抒写个人情感的写作时代。从此,具体沉实的历史使命感构成了他的诗歌旋律。 写完《沁园春 长沙》后,毛泽东来到了当时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广州,成为了引人注目的政治家。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农民运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毛泽东受命担任中共中央农民委员会书记。 1927年1月,为了回答农民运动到底是“糟得很”还是“好得很”的争论,毛泽东回到湖南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 62. 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深情地赞美说:“农村中的大革命,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破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当时的中央领导成员瞿秋白看了这个报告,非常兴奋,为这个报告写了一篇序言,称赞毛泽东是“农民运动的王”。 这时候,在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洪流溅起的浪花里,一股腥风血雨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在上海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
    • 63. 在毛泽东的家乡——长沙,许克祥发动了“马日事变”。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首《菩萨蛮 黄鹤楼》,大概是毛泽东的政治词中,写得最压抑凝重的一首。 毛泽东后来在注释这首词的时候,毫不掩饰地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
    • 64. 八七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但他谢绝了去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的安排。他说:“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愿意去开展农村革命斗争。” 1927年9月,这个穿布衫、留长发,身子显得特别颀长的书生,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指挥三路人马去攻打省城长沙。 按照毛泽东的要求,起义人员仿制苏联红军军旗式样,设计制作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 这期间,毛泽东很忙,却无比地兴奋。
    • 65. 然而,暴动像霹雳一样出现,也像霹雳一样从空中划过去了。 毛泽东作出了一个影响中国革命道路的非凡决策。他说服大家,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退向湘赣山区,先做个“山大王”。 接下来,三十四岁的毛泽东,率领一千多人马向山区转移。 谁都不会料到,这一去,便成就了一位天才的军事家。 这一去,也成就了一位卓越的马背诗人。
    • 66. 【精要赏析】 烁烁华章,煌煌诗情。《诗人毛泽东》是一部视角独特、风格瑰丽、激情洋溢、亦诗亦史的电视史诗片。 本段解说词与课文相关,取题为“谁主沉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透过历史深邃的瞳孔,我仿佛能看见那时的毛泽东眼眸里透射出的睿智光芒;穿过历史悠长的隧道,我仿佛能听见那时的毛泽东,脚底下发出的是何等铿锵而有力的跫音!因为这样的意志、因为这样的信念、因为这样的胸襟、因为这样的抱负,中国才从一个任由列强践踏的国家,摇身变成一条腾飞于世界之林的巨龙!
    • 67. 【教学设想】 《沁园春 长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3.背诵课文。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 68.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三、教学难点 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 69. 四、教学方法 语言品读法。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知识积累考查环节:古人写“秋”的诗句。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 70. 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71.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欣赏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整体感知 思考: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可以根据内容给各幅画面加个小标题吗? 讨论、明确: 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 72. 三、诗歌鉴赏 1.写壮景 研习“湘江秋景”图(“看”字所领的7句) 提问: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呢?   明确: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 73. 比较赏析:“鱼翔浅底”“海阔凭鱼跃”“鱼行水底天”中,“翔”“跃”“行”三个字的不同。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远近结合,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点评:生机勃勃的自然风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例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战地黄花分外香。”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秋风萧瑟,在毛泽东的笔下都是如此的色彩丰富,动感十足,活力四射。可以说,是一代伟人用自己的生命点亮了自然的风景。
    • 74. 2.抒豪情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遏,遏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是“到中流击水”的条件。如果按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都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点评:激情燃烧的青春生命。
    • 75. 四、拓展延伸 岁月是有颜色的,它可以是青青的苔藓,也可以是苍苍的白发。因此,青春也就不只是一个生理的概念。古往今来,诗人们将他们光芒四射的诗句镌刻在生命的丰碑之上。请大家举出几例并做简要赏析。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7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五、作业与练习 完成“课后知能检测·课时作业(一)”
    • 77. 【知识储备】 说“独立”,话“湘江” “独立”这一说法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独立小桥风满袖”“独立斜阳数过人”等,无不表达了孤独感伤之意。 再看看“独立寒秋”之“寒秋”这一意象。一个“寒”字,使寒意扑面而来,不仅表明时值深秋,还令人想到《楚辞》中的句子:“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是一个令人沉静深思的季节。
    • 78. 1925年,大革命轰轰烈烈,毛泽东在这年深秋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不禁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词作。 “北去”的“湘江”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意象。湘江静静地北去,无声无息,让人想起秦观的词:“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其给人以“留不住夕阳”的诗意。江水本该东流,而湘江兀自向北,执意而去,了无眷顾,带去的是青春和岁月,是梦想与激情。静默的湘江承载了词人的万千心绪。词人的目光与心绪随着茫茫的江水流向北方。那目光孤独而迷惘,怀疑而困惑,似有所悟又终觉模糊。
    • 79. 毛泽东诗词中的人格魅力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深沉的一问,寄托着满腔希冀。一代英才必将勇争自由,祖国命运操控在俊杰之手,万户侯不过粪土朽木。“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长征即将结束,局面必要重开,卧薪尝胆,伏虎降龙的夙愿不容稍减。“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新的事业、新的征程激励着人们策马扬鞭。毛泽东的诗词充盈着远大理想与崇高抱负,在毛泽东那特有的豪迈气概中,时时奔腾着他超越古今的远大抱负与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 80. 在毛泽东的笔下,处处洋溢着乐观向上、振奋人心的人生激情。“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环境下,毛泽东独立江畔,思绪随江水奔腾,表现出一种誓与邪恶势力奋战到底的志士豪情;“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在黑暗中洞晓破晓的曙光,在郁闷中满怀必胜的信念,在危难中筹划新的征程,抒发了自己不怕艰难险阻的豪情与俯察历史与现实的开阔胸襟;“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万里长江,水急浪高,惊涛千丈,毛泽东顶风破浪而前游,这种喜悦之情、乐观之感,表明他具有博大豪迈的胸怀;“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81. 面对极其严峻的形势,毛泽东写尽了梅花的风神气韵,点亮了希望之光,表露出居功不自傲的先行者情怀。 总之,毛泽东诗词处处透露着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情怀。在毛泽东的笔下,勇敢、无畏是主旋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铁打钢铸的娄山关,在无坚不摧的红军眼里算不了什么,照样慷慨激昂地跨越过去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万众一心、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惊天地、泣鬼神,履险道如走平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
    • 82. 一字击起千层浪 ——毛泽东苦吟推敲一例 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的下阕结尾句原来是“曾记否,向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一句已经改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了。那么,作者毛泽东为什么要把“向”改成“到”呢?   首先从内容上看,该句的意思是,还记得吗?我们曾经在水急浪大的江心畅游,激起的波涛甚至阻碍了船儿的前行。在这里,诗人采用了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但为了使这种表现手法具有现实的基础和艺术的合理性,必须作这样的改动,
    • 83. 因为“向”表明“击水”是在从“江岸”到“江心”且未到达江心的过程中,“到”在此有“在”的意思,表明“击水”是在“江心”,而水急浪大又莫过于江心,与下一句“浪遏飞舟”联系起来看,则“到”最妥当。 其次,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到中流击水”是在中流击水的意思,与当时斗争激烈的革命背景相吻合,与整首词所蕴涵的意境也一致,比起“向中流击水”来,更能展现“同学少年”中流砥柱的英姿风采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远大抱负!也更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激流勇进、敢于打破旧秩序建立新世界的壮志豪情!并且这也是对上阕“谁主沉浮”这一问题最有力最响亮的回答。
    • 84. 第三,从诗歌的节奏感来看,“到”虽有“在”的意思,但在这里却是动词,与上下文中的“携”“挥斥”“指点”“激扬”“击”“遏”等动词和谐生动地点画出一幅动感强烈的“少年搏浪图”,与诗人胸中的情怀和志向相统一。而“向”却是一个介词,用在这里则缺少一种与这令人豪情顿生的壮观场面色彩一致的动态美! 另外,从词人的性格特征来看,“到”比“向”也更加贴切。毛泽东同志是一个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人,一生都站在风口浪尖运筹日月旋转,即使“风吹浪打”,也“胜似闲庭信步”。他游长江,“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殊”(《水调歌头 游泳》);
    • 85. 他游大海,“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浪淘沙 北戴河》)。游遍祖国江河湖海的毛泽东,还曾经有过到尼泊尔的高原冰河、古老文明的恒河甚至遥远的密西西比河去游泳的设想。所以诗人畅游湘江,绝不会满足于“向中流击水”,对伟人而言,只有“到中流击水”的壮观,才有可能引发他长久的回忆! 总之,从“向”到“到”,清晰地展现了词人推敲苦吟的思路历程,也体现了酝字酿词的精妙!作者这一改动,动感强烈,意境旷远,真是一字击起千层浪,浪遏飞舟!
    • 86. 设问还是反问——《沁园春 长沙》教参释疑 付新民 人教版教参认定“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以设问结尾的句子,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这里的设问到底该作何解释?是设问句呢,还是设置一个问句的意思,教参没有说明。加之前边出现了一个设问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稍不注意,很容易造成师生理解上的混乱。笔者认为,这里的设问应理解为设置一个问句,准确地说是设置一个反问句,而不是设问句。其理由如下:
    • 87. 首先,从修辞的目的来看,设问是在阐明观点前,有意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和思索。它有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两种方式。非直接回答,需要经过对上下文的分析才能找到答案的应归为只问不答式的设问,本文中“谁主沉浮”句无疑属于这种类型,无大争议。反问也是一种无疑而问,它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问而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式。反问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语言的力量,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鲜明,不容置疑。云南人民出版社骆小所著的《现代修辞学》(1995年11月版)认为:语意明显的反问句,不一定非要用“难道”“岂”等反诘语气很强的词来标明。
    • 88. 鉴于前边已经通过“同学少年”形象把“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寓意非常明显,这里普通反问也不会引起歧义,何况有“否”加强语气。从本文主题不难看出,本文结尾不在引人思索,更在强调激励别人,表现一种豪情壮志,故意思上与反问的作用更吻合。
    • 89. 其次,从毛泽东的手迹看,最初文尾用的是句号,而非问号,可以推断,创作临界状态时并没有设问引起注意的意思,而且“曾记否”结尾用的是冒号,意在道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誓言再表心志。毛泽东具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概,到词尾激情更是不可遏制,作反问理解更符合毛的个性、气质。 再次,从形式上看,设问问而不答的很少,且一般不会位于句尾,设问本身不表肯定或否定,如果把它归结为设问,很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甚至会引起误解和混淆。而且,这里也不像设问与反问重合的类型,因为后边没再接内容。
    • 90. 最后,“曾记否”该怎样翻译?是“还记得吗”,抑或其他。笔者斗胆把它与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联系起来,取其经历过大风大浪,眼界开阔,对普通事物等闲视之之意,译为“难道不记得那些不平凡的日子了吗”。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建议教参再版时能进一步明确课文结尾句式。演示结束
    • 91. 课后知能检测
    • 92. (本页无文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