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一《经济常识》
    • 2. 《经济常识》第一课练习题1、某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导致(单) A、该企业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B、同一时间劳动形成的价值总量增加 C、同一时间劳动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
    • 3. 2、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指(单) A、某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越大 B、某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C、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D、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越小 (C)
    • 4. 3、“等价交换是在不等价交换中实现的”。这句话是(单) A、错误的,因为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B、正确的,因为等价交换是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中实现的 C、错误的,因为不等价交换违背了价值规律 D、正确的,因为等价交换是理论上的假设,实际中是不可能的 (B)
    • 5. 4、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不) A、每一次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 B、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总的趋势 D、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 (BC)
    • 6. 5、2000年10月起,在国务院的统一布置下,我国先后持续开展了“中国质量万里行”、“百城万店无假货”、“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一系列活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简)
    • 7. 5、答:(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质量,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 (2)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8. 6、辨析:国家增发货币有利于扩大内需,启动市场,但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 (1)认为国家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利于启动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是正确的。 (2)增加货币供应量是否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要具体分析。过渡增加货币供应量,出现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当前买方市场形成、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不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长远看,扩大内需会促进生产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9. 《经济常识》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一个人人的社会采取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由该社会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 B、政治法律的性质决定 C、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 D、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 (AC)
    • 10. 2、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能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D、按劳分配与按资金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B
    • 11. 3、我国科技部、教育部规定,高新技术成果可按注册资本的35%入股。这说明 A、我国允许和鼓励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我国从政策上鼓励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C、按经营成果分配是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一种补充原则和方式 D、我国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效率优先,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ABD)
    • 12.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有(不) A、供求关系 B、价格机制 C、竞争机制 D、宏观调控 ABC
    • 13. 5、XX地铁二号线营运初期,曾实行过2元、3元、4元的票价。每天的客流量仅为2、3万人次。后来,票价降至1元、2元、3元,地铁二号线日客流量随即猛增至13、14万人次。 (1)请问上述现象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什么知识? (2)票价下调后,在交通高峰时段又出现乘客拥挤的现象。请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
    • 14. 5、答:(1)①这一现象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可以自发调节市场供求关系。②价格对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价格下降,引起需求增加,客流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客流量减少。 (2)实行分时段票价;提高高峰时段的车量投放密度;开辟新线路。等等。
    • 15. 6、近年来,市场上经常出现盗版的音像和书籍,政府有关部门一再予以打击,但是盗版现象屡禁不绝,而且仍然有人热衷于买盗版制品。请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回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现象,并就如何杜绝盗版行为提出你的建议。
    • 16. 6、答: (1)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把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和市场秩序纳入法制轨道,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制作、销售和购买盗版制品,是对市场秩序的破坏。政府应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手段,对盗版市场进行严厉打击,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2)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注意道德建设,使人们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高度,认识到盗版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自觉加以抵制。 (3)对“有效杜绝盗版行为”提出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 17. 《经济常识》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  1、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改革采取股份制,这是因为股份制 ①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②能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 ③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④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⑤是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要普遍采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B)
    • 18.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不) A、企业利润增加了,说明企业人经济效益提高了 B、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生产产品的多少 C、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经济效益越好 D、企业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D
    • 19. 3、某厂面对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的严峻形势,在全厂各个基层单位开展“成本在我心中,节约在我手中”的活动。当年全面完成生产经营计划,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这表明提高经济效益(不) A、必须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 B、必须降低企业的劳动消耗 C、必须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D、必须实行规模经营 (B)
    • 20. 4、国有企业改革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种政治核心作用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具体体现为 ①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本企业的贯彻起保证监督作用 ②在企业干部管理上起把关作用 ③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领导作用 ④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起指挥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 21. 5、名牌就是“命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所以重视生产自己的名牌产品,原因在于(不) A、名牌产品的价格高,利润大 B、企业的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 C、名牌产品意味着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D、没有名牌产品,企业就不能生存 ABC
    • 22. 《经济常识》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   1、美国农业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但为农业提供、运输、供销等服务的人数却占人口的10%,大大超过直接从事农业的人数。这表明(不) A、美国农业劳动力紧缺 B、第三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 C、美国农业产业化程度高 D、美国第三产业比较发达 (CD)
    • 23. 2、随着中国加入WTO,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战略方向应当是(单) A、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 B、以纺织业、鞋类为代表的轻纺业 C、产量居于世界前列的钢铁业 D、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产业 (D)
    • 24. 3、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有 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 ②休息权、休假权 ③获得劳动安全保护权 ④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权 ⑤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 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D)
    • 25. 4、2000年11月28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依据我国现行的国家《劳动法》向社会公布《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这个政府规章适用于国内所有企业,涵盖所有的劳动者,并且“劳资”双方原则上每年协商一次。《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的出台(不) A、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B、有利于保障“劳资”双方尤其是劳动者一方的合法权益 C、有利于促进“劳资”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D、意味着劳动者的合法报酬权益得到了自然的尊重和体现 (BC)
    • 26. 5、我国一些生产经营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特别是某些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用工者为了避免不胜任,常常在用工合同中加上“伤亡自理”的规定。这种做法(不) A、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B、是协商一致原则的体现 C、违反了劳动安全卫生和工伤保障的规定 D、有利于保护个体和私营企业主的利益 AC
    • 27. 6、国家坚持和完善国有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三条保障线”制度。这(不) A、是保证社会安定的需要 B、是为了满足人们发展消费的需要 C、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D、有利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ABCD)
    • 28. 7、XX市政府为切实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决定扩大“廉租房”试点。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不) A、刺激房地产市场 B、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补偿因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C)
    • 29. 8、材料一:2000年麦收刚结束,天津市宝坻县农民新收的我国最新的优质面包专用小麦“9507”已销售一空,并且将2001年的这种小麦预售给了三家面粉厂。 材料二:目前,我国小麦积压严重,但用于生产面包的高蛋白、硬质、强筋性小麦却每年进口1000万吨。随着我国加入WTO,美、加、澳等国已瞄准了我国面包小麦市场。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应对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挑战?
    • 30. (1)材料一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材料二表明我国农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农业发展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冲击和挑战。 (2)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到:第一,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用农业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 31. 9、辨析: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提高,是国民经济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我国目前农业
    • 32. (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工业规模较大,但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还需调整提高第二产业。 (4)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把其单纯归结为发展第三产业,是片面的。
    • 33. 《经济常识》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十五”期间,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主要用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不) A、属于经济建设支出 B、是积累基金 C、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和源泉 D、体现着政府的政策和活动的方向 AD
    • 34. 2、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我们强调“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这条方针主要说明(单) A、国民收入按其用途可分为积累和消费 B、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C、在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把提高消费水平放在第一位 D、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和消费两者不可偏废 (D)
    • 35. 3、关于国民收入与财政收入的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 A、财政收入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B、财政收入是在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中产生的 C、国民收入来源于社会总产品,财政收入则不是 D、国民收入是在分配中创造的社会财富,财政收入则不是 (CD)
    • 36. 5、所谓纳税人指的是(不) A、缴纳税款的主体 B、缴纳税款的法人 C、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D、一切有经济收入的个人 (C)
    • 37. 6、一些税收包含在商品的价格中:大米、电视、汽车、消费、电费等的价格中,都包含着税收。这样看来(不) A、每个消费者都成了纳税人 B、买一次商品,就纳一次税 C、每个人都同税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D、实际是消费者在替生产者和经营者纳税 (C)
    • 38. 7、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其主要新在(单) A、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B、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的发展 C、税收体现的是一种分配关系 D、人民群众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D
    • 39. 8、下列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的是(不) A、居民购买国库券的利息和存款利息 B、居民获得国家颁发的专家津贴和补贴 C、房屋租赁所得 D、居民购买福利彩票中奖所得 (B)
    • 40. 9、辨析:“无国便无税,无税便无国”。 分析:“无国便无税”说的是税收的起源与国家的产生的关系;“无税便无国”是指税收对国家的重要作用。
    • 41. 9、答:(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要实现其职能,离不开税收这一物质基础,税收的征管要靠国家的强制力和税法,国家制定的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因此,“无国便无税”。(2)财政收入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障,而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的基本作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靠法律而取得的收入,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因而税收使财政收入得到切实的保证,使国家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无税便无国”。
    • 42. 10、辨析:近年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了财政支出,促进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 43. 答:(1)近年来,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放慢等国内经济形势,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了财政支出,从而刺激了消费,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社会进步。所以,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要求增加财政收入。(2)财政收入太少,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也将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 44. (3)国家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将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所以,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45. 《经济常识》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   1、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对这一结论的正确理解有(不) A、银行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B、银行一向经营存款、放款、汇兑等业务 C、成立银行必须依照法律规定 D、现代银行是随着信用的产生而出现的 (ABC)
    • 46. 2、下列有关我国银行的认识正确的有(不) A、银行是信贷中心,转帐结算中心 B、银行是现金出纳中心,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 C、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 D、银行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总枢纽 (ABCD)
    • 47. 3、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发行“中国社会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每年发行总额由财政部报国务院批准确定。彩票发行收入用于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上述材料表明(不) A、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B、彩票是一种有价债券 C、我国彩票发行批准权集中在国务院 D、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体育事业当前最需要由全社会关心和支持 (C)
    • 48. 4、辨析:居民储蓄越多越好。 答:(1)居民个人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它可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持现代化建设,可调节市场货币流通,而且还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在一定的居民储蓄是必然的。(2)居民储蓄太多,就会导致消费市场的萎缩,造成消费品的积压,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造成不良影响,最终也会影响居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3)要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高消费不好,高储蓄、低消费也不好,应当提倡适度消费。
    • 49. 《经济常识》第七课: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在市场交易中,激烈的讨价还价现象时有所见。衡量市场交易是否在序规范的试金石是(单)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C)
    • 50. 2、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走出了短缺经济,形成了“既有剩余又买不起”双重因素的买方市场。由于没有足够的市场消费需求,使得生产增长乏力。面对这一转变,从消费者的方面来说应(单) A、积极存款,支援国家建设 B、转变消费观念,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C、继续发扬勤俭持家垫子传统 D、打击假冒伪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C)
    • 51. 3、目前,高校收费和医疗收费制度的改革正逐步推开,住房制度的改革也在进行中,国家要逐步改变住房、教育、医疗等费用完全由国家负担的状况。这一系列改革的作用与影响有(不) A、以我国居民不合理的消费结构进行调整 B、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 C、对公共消费进行正确引导 D、有利于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BCD)
    • 52. 《经济常识》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日本跨国公司以汽车和电子产品为先导,由“产在日本,卖在欧洲”逐步转向“产在欧美,卖在欧美”,加紧和国外市场竞争。20世纪90年代后,又迅速增加对东南亚邻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并抢占东南亚市场。这说明二战后世界市场的新特点是(不) A、跨国公司发展迅速 B、市场竞争激烈化 C、区域集团趋势加强 D、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B)
    • 53. 2、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任务》一书中说:“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从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一辆庞蒂克勒汽车时,其中3000美元是支付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零件制造商,700美元是西德设计师的报酬,400美元用来会新加坡的零部件,250美元付给英国的广告商,余下不到4000美元才能供底特律的通用汽车公司与纽约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分享。”以上事实说明(不)
    • 54. A、加强国际经济交往是发达国家的事 B、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C、世界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D、美国的公司效益下降 (BC)
    • 55. 3、据报道,仅仅十几年的时间,我国就发展成为电冰箱生产大国,改变了进口冰箱垄断市场的局面。从引进冰箱生产线和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发展为出口冰箱,进而出口生产设备及生产线,其中一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关键设备,还返销到曾出口技术给我们的国家。这表明,我们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单) A、促使企业大规模参与了国际分工 B、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C、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 D、推动了技术和资金的输入 (B)
    • 56. 再见,我的朋友们! 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