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代企业制度 及相关经济组织理论史 烽(桂电管理系) stanfordshi@yahoo.com.cn 1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一、企业的概念(1) 企业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劳动分工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生产经营单位,本质上是与资本主义的起源与发展相一致的,是作为取代家庭经济单位和作坊而出现的一种协作劳动效率更高的生产经营单位。 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的组织都不是企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分工和劳动协作的基础上,以简单分工协作为特征的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厂制企业雏形的形成。 有效集合各种资源,承担风险(竞争出现),创造利润。2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3. 企业的概念(2)企业是一个经济的概念,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方式。 从企业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现象。科斯认为,企业是作为替代市场的一种更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 传统经济学:经济系统是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即价格机制)来自动调节供求,达到生产适应消费的目的。但此说对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经济现象却解释不了。 企业的存在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组合各种资源在一个经济单位中的生产方式。3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4. 企业的概念(3)科斯:“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分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企业家必须在低成本状态下行使他的职能,并考虑到如下事实:他应以比市场交易更低的价格取得生产要素,因为他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总可以回过头去求助市场。” 企业的存在是由于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是以市场交易的“内部化”来克服市场缺陷。所以,企业是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物。 对经济系统的调节有市场价格机制和企业机制两种方式,且两者具有克替代性。【第三种方式:政府直接管理】 企业的定义: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营利为目的,将各种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力、物质、技术)集中起来,以较低的组织费用,高效率地充分利用,最终为社会提供适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单位。4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5. 企业的概念(4)现代企业 是面向市场的经济组织 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分工与协作的企业 是一个法人(依法设立,具有独立的财产,在法律上有独立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 现代企业制度是超越国家范围的制度模式,具有国际通用性。5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6. 企业的概念(5)现代企业的一般特征【模拟训练题】 规模与范围并重(兼顾品种与批量) 分工适度(适度) 组织高效(高效合理) 大量采用高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环境多变性,管理复杂性,人的有限理性) 快速反应(关注顾客,适应市场) 政府调控(是市场机制的有效补充) 柔性联盟的大量出现(信息化、多元化和国际化)6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7. 企业的概念(6)从法律上看,现代企业是一种依法设立,具有独立的财产,享有独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的法人主体。【考试要求】 三个基本特征 组织特征 财产特征 人身特征 三个重要特性 合法性:依法设立和运行 赢利性:企业的根本目的 独立性:具有完整独立的人格,责、权、利相配7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8. 现代企业法人制度企业法人是依法设立的。 企业法人必须拥有自己能够独立支配的财产,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企业法人的行为具有自主性。 企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格化的社会经济组织。 8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9. 企业的概念(7)两种企业观【模拟训练题】 实体观: 企业是在市场价格引导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黑箱”。 企业的基本行为是低投入高产出 企业管理以生产组织(计划、生产、物质、财务、质量等)为重点 契约观: 企业是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的集合(科斯的观点) 管理重点是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和关系以及企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体现在动态、柔性的企业战略管理全过程之中。 9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10. 企业与所有者的基本财产关系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演变成了出资者与企业法人的关系。 出资者所有权:出资者向企业投资行为而产生的一种权利。 企业法人所有权:指企业法人对出资者注入企业的资本金及其增值形成的财产享有独立的财产权利,拥有法人财产权。 出资者与企业法人各自拥有独立的财产权利,履行各自义务并相应承担有限的责任。10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11. 企业制度(1)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其实质是企业内在运行规律的外在形式。内涵包括: 从企业产生开始,它一经形成就是作为生产的基本经济组织形式而存在,并被社会所承认。 从企业资产看,各种生产要素的取得,特别是资金的筹措方式,是企业制度的基础。 从企业权益看,企业制度是企业经济形态的法律范畴。一般包括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等3种基本法律形式。 从企业的经营看,无论是技术层面的微观经济运行方式,还是企业文化层面的管理模式,都是企业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从社会资源配置看,企业制度作为市场机制和政府直接管理制度的中间环节,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和政府的管理成本。11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12. 企业制度(2)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企业的产权制度: 确定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独资和合资企业出资者的所有权和企业的财产权是合一的 公司企业则是分离的,但首先必须明确财产的归宿权 企业的组织制度: 指企业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 随企业制度而不断演变和发展 企业的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 包括领导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分配制度等 计划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制度12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13. 现代企业制度(1)现代企业制度:是由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行为所构成的动态结合和发展的系统。 它是一个法人组织 它由一个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来经营管理 13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14. 现代企业制度(2)治理结构: 指为现实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通过激励和协调运行的经济制度框架 典型的公司智力治理结构是由所有者(股东)、公司的法定代表(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形成的一定关系。这是决定公司发展方向及业绩的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 事前控制手段 运行机制: 是企业运行过程中控制、激励、协调等的具体方式,通常以规章制度等形式来体现。 事后控制手段 管理行为: 是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最终得以实现所需的具体的行为方式。 事后控制手段 以上三者的动态结合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14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15. 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示意图股东大会操作部门董事会经理层监 事 会垂直领导关系指导监督关系15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16. 公司治理结构要旨在于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形成利益制衡机制。 参与方或利益主体 股东大会:终极所有权 董事会:法人财产权(占有和支配权) 管理者/经理层:使用权 关系: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管理者是信任托管关系 董事会:保证股东和企业目标,监督管理经理层 经理人员: 负责企业的经营业绩 能力是基础 报酬机制是关键 16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17. 现代企业制度与契约观契约:指两人或多人之间为在相互之间设定合法义务而达成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协议。 科斯:企业就是一个各种契约构成的组织,是各种要素投入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联合起来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契约集合体。 契约是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概念 契约关系的存在和发展 市场经济的主体特点决定的 契约是保证社会活动正常运行的具体标准 契约明确社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社会主体活动的基本依据 17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18. 治理结构的再认识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经济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权利制衡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基于特定产权的经济民主形式18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19. 第二节 激励与代理理论激励:使组织成员产生满足某种需要的动机进而使个人行为与组织目标趋同的管理活动。激励是管理的本质属性之一。 激励问题的产生:个人自身利益与他人或组织利益不相一致 研究重点是如何保证组织中不同的人都愿意承担他应承担的工作、报告正确的信息,即按人们的期望行动。 19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0. 激励兼容初始假设: 合同委托者和代理者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人不总是诚实的,但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激励兼容是一种信息激励机制,它通过协调委托、代理双方的利益,使被激励方主动地公布自己地真实信息,由不诚实转变为诚实,达到组织中各成员目标的一致。 激励兼容约束与经济激励和文化激励共同作用于组织背景,可以起到提高组织效率的作用。 激励兼容信息机制虽不能完全消除不对称信息带来的资源配置的扭曲,但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次优”状态。20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1. 代理理论的主要概念(1)代理关系:一个或若干个委托人聘用其他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契约关系,其中包括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 代理问题: 问题的产生: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 信号传递:代理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特征有意选择某种信号 信息甄别:代理人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契约 隐藏知识:委托人了解行动,不了解代理人的自然状态 隐藏行动:委托人了解结果,不了解代理人的自然状态和行动 代理问题的实质:通过设立一系列约束和激励条件(契约),使代理人受到有效激励并全心全意为委托人服务,使各自的利益达到最大化21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2. 代理理论的主要概念(2)结果不确定性、信息、风险和代理契约 结果不确定性 环境的不确定性 人的有限理性(认知能力和语言上的障碍) 目标不一致性(利益冲突) 人的自利性(追逐自利的目标同时使用策略性行为,如隐瞒真实信息、交易意图的不实陈述和欺诈等) 人的风险回避性 信息(经济价值和特殊商品)的不对称性 代理合同:约束和控制双同双方22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3. 代理理论的主要概念(3)代理成本:由代理关系的产生与维持而发生的一定费用 监督成本:系指委托人为限制和监督代理人的行为而支出的费用 订约成本:系指代理人为取得代理关系,主动采取措施保证不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或同意再委托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给予合理赔偿所付出的费用。 剩余损失:系指委托人因代理人代行决策而产生的一种价值损失,它是因为代理人不尽力而产生的损失。 代理成本的存在,影响着委托人和代理人福利。因此,有必要以适当的方式来防止损害福利的行为发生,以减少代理成本,增加自身效用。23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4. 代理人激励机制经营者的目标函数是个人效用最大化 激励机制设计要兼顾两个方面的因素 激励因素 把握每个因素的“度” 基本构成 经营者个人收入激励:年薪制和股权分配制 职位消费激励:不同的职位,享受相应的消费标准 精神激励:社会地位、个人尊重和自我成就感24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5. 代理人的约束机制内部约束机制 契约和审计: 签订经营契约 严格审计(会计师事务所) 内部制度约束 经营决策制度:合理分配、互相制衡 财务控制制度:开支规定、分级审批、财务审计 内部监督制度:董事会、监事会和企业财务总监 外部约束机制 产品市场: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等 资本市场:通过股票和债券两种工具争夺控股权 经理市场:对经理人比较、考评、择优录取等25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6. 代理理论的研究结果实证流派的代理理论的结论: 基于结果的代理合同比基于行为的代理合同更能使代理人按委托人的利益行事。 委托人如果掌握代理人实际行为的信息,会促使代理人按照委托人利益行事。 委托人-代理人流派的结论: 当委托人拥有完善的信息系统时,更适宜采用基于行为的合同,否则适宜于采用基于结果的合同。 当结果的不确定性较高时,更适宜于采用基于行为的合同,否则适宜于采用基于结果的合同。26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7. 代理理论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对以下两个费用的权衡 考察代理人行为的费用 考察结果和向代理人转移风险的费用 代理理论的应用 管理报酬机制设计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7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8. 第三节 协调与交易费用理论: 企业与市场协调是管理本质属性之一。 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仅靠产权制度和事前激励机制是不够的,重点应放在协调多种机制引发的事后交易上。 28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9. 交易成本理论的行为假设人的因素 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小数条件环境因素 不确定性信息压缩29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30. 基本概念有限理性:西蒙提出,“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的达到” 认知能力 语言障碍 环境的不确定性:多元的、动态的、变化的 机会主义:经济活动主体追逐自利的目标和同时使用策略性行为 小数条件:交易一方面临的可供选择的交易对手不多。这是机会主义得以表现的重要前提。 大数条件:交易双方面临可供选择的交易对手很多。此时,机会主义行为通常处于被抑止状态。 信息压缩:交易一方要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相关信息。30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31. 契约分类完全契约:指缔约双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愿意遵守契约条款。 不完全契约:指由于有限理性、不确定性、机会主义、小数条件和信息压缩等原因,使得契约当事人和仲裁人无法完全掌握信息,造成契约条款的不完整。 显形契约:当事人缔结的契约是可以被观察到的 隐形契约:当事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认协议和管理。31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32. 交易成本的概念科斯1937年发表“企业的性质” 广义的交易成本包括经济活动中的所有成本。他们不仅包括那些签约成本和谈判成本,而且也包括度量和界定产权的成本、用契约约束权力斗争的成本、监督绩效的成本、进行组织活动的成本等。 狭义的交易成本系指再市场机制下,交易双方用于寻找交易对象、签约及履约等方面的所有支出,包括金钱的、时间的和精力的支出。 谈判成本:为签订交易协议而付出的寻找成本、信息成本、商谈签约成本等。 履约成本:由于防止一方违反契约或协议条款而付出的代价。32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33. 交易理论的基本观点交易成本的存在是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所谓“交易成本”,就是通过市场机制组织交易所支付的成本,包括搜寻交易信息、谈判及履行合约所需的监督而支付的成本。 交易成本如果通过组织并允许以“权威”方式来组织,也是要支付费用的。因此,如果一笔交易通过“权威方式”来组织所花费的费用低于通过市场机制来组织所花费的费用,则该笔交易将倾向于以“权威”方式来组织,即“内部化”。 所谓“权威”,是指企业内部的行政和管理,所以,企业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对市场的替代;而“内部化”过程也就是企业的扩张过程,企业的扩张也将取决于组织一笔交易时企业内部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对比,当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所需要的成本时,企业的扩张将会中止。33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34. 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有限理性思考:指人们由于受到信息的不完全、知识的缺乏等影响,在对事物分析、判断时无法做到完全的客观和准确。 机会主义:是一种狡诈地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指为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而损害他人利润地行为。 资产专用性:指耐用人力资产或实物资产在何种程度上被锁定而投入特定贸易关系,也就是在何种程度上它们在可供选择地经济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34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35. 交易费用与交易效用交易费用:用于策划、签约和履行合同的一种资源支出,运用经济协调机制的成本。 交易费用可分为谈判费用和履行费用。它与代理成本相比,更侧重于组织层次,强调事后的协调与控制所发生的成本。 交易费用是社会资源与财富资源的损失。产权制度和结构的变化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要素指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交易对手的数量,包括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交易活动所提供的服务的效用,直接表现为交易后的生产所创造的财富与交易前的生产力所创造财富之差;一般为正。 交易活动在资源配置方面所提供的服务可以按不同领域和不同功能分类。35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36. 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资产的专用性: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契约双方相互依赖的程度越大,资产的专用性就越高,退出交易就越难,交易成本就越高。 交易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就越难达成进行交易的合约。此时,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找到双方信任的办法或机制。 交易频率:交易频繁,就值得双方花费资源去做一个特殊安排,分摊成本,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36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37. 交易成本理论的要点市场和企业是相互替代的交易机制。 交易成本的存在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决定交易成本大小的主要因素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 企业的本质是契约,但契约是不完全的。 企业是一种特殊的监督和定价机制。 不同的交易形式需要用不同的契约来安排。 市场失败的内涵和企业失败的内涵是一致的,皆源于交易成本过高。37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38. 企业能力理论(了解)主要观点 能力是企业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的保证; 能力决定企业的边界,即能力所及就是企业规模的边界; 能力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 能力必须持续不断地培育、开发、运用和扬弃,形成正反馈的增强机制。 38现代企业制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