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数学2010-2019高考真题分类训练15专题六 数列 第十五讲 等差数列—附解析答案



    专题六 数列
    第十五讲 等差数列
    2019 年
    1(2019 全国 1 理 9)记 nS 等差数列{}na 前 n 项.已知 4505Sa
    A. 25nan B. 3 10nan C. 228nS n n D. 21 22nS n n
    2(2019 全国 3 理 14)记 Sn 等差数列{an}前 n 项 1 2 103a a a≠
    10
    5
    S
    S  ___________
    3( 2019 江苏 8 ) 已 知 数 列 *{ }( )nanN 等 差 数 列 nS 前 n 项
    2 5 8 90 27a a a S   8S 值
    4(2019 北京理 10)设等差数列 na 前 n 项 nS 253 10aS    5a 
    ________ 值_______

    20102018 年

    选择题
    1.(2018 全国卷Ⅰ)记 nS 等差数列{}na 前 n 项 3 2 43SSS 1 2a  5a
    A. 12 B. 10 C.10 D.12
    2.( 2017 新课标Ⅰ)记 nS 等差数列{}na 前 n 项. 4524aa 6 48S 
    公差
    A.1 B.2 C.4 D.8
    3.( 2017 新课标Ⅲ)等差数列{}na 首项 1公差 0. 2a 3a 6a 成等数列
    前 6 项
    A. 24 B. 3 C.3 D.8
    4.( 2017 浙江)已知等差数列 na 公差 d 前 n 项 nS 0d 
    4 6 5+2SSS
    A. 充分必条件 B. 必充分条件
    C. 充分必条件 D.充分必条件
    5.( 2016 年全国 I)已知等差数列{}na 前 9 项 27 10 8a 100 a
    A.100 B.99 C.98 D.97
    6.(2015 重庆)等差数列 na 中 244 2aa 6a =
    A.-1 B.0 C.1 D.6
    7.( 2015 浙江)已知{}na 等差数列公差 d 零前 n 项 nS. 3 4 8a a a 成等
    数列
    A. 140 0a d dS B. 140 0a d dS
    C. 140 0a d dS D. 140 0a d dS
    8.( 2014 辽宁)设等差数列{}na 公差 d 数列 1{2 }naa 递减数列
    A. 0d  B. 0d  C. 1 0ad D. 1 0ad
    9.( 2014 福建)等差数列{}na 前 n 项 nS 132 12aS 6a 
    A.8 B.10 C.12 D.14
    10.( 2014 重庆)等差数列{}na 中 1 3 52 10a a a   7a 
    A.5 B.8 C.10 D.14
    11.( 2013 新课标Ⅰ)设等差数列 前 n 项 nS 1mS  =-2 mS =0 1mS  =3
    m =
    A.3 B.4 C.5 D.6
    12.(2013 辽宁)面关公差 0d  等差数列 四命题:
     1 npa数列 递增数列  2 np na数列 递增数列
    3 nap n
    
    数列 递增数列  43np a nd数列 递增数列
    中真命题
    A. 12pp B. 34pp C. 23pp D. 14pp
    13.( 2012 福建)等差数列 na 中 1510aa 4 7a  数列 公差
    A.1 B.2 C.3 D.4
    14.( 2012 辽宁)等差数列 na 中已知 48+ 16aa 该数列前 11 项 11S
    A.58 B.88 C.143 D.176
    15.( 2011 江西)设{}na 等差数列公差 2d  nS 前 n 项 10 11SS
    1a 
    A.18 B.20 C.22 D.24
    16.( 2011 安徽)数列  na 通项公式 1 2 10( 1) (3 2)n
    na n a a a      
    A.15 B.12 C.  D. 
    17.(2011 天津)已知 na 等差数列公差 2 7a 3a 9a 等中项 nS
    前 n 项 *nN 10S 值
    A.-110 B.-90 C.90 D.110
    18.( 2010 安徽)设数列{}na 前 n 项 2
    nSn 8a 值
    A.15 B.16 C.49 D.64
    二填空题
    19.(2018 北京)设{}na 等差数列 1 3a  2536aa 通项公式___.
    20.(2018 海)记等差数列{}na 前项 nS 3 0a  6714aa 7S .
    21.( 2017 新课标Ⅱ)等差数列{}na 前 n 项 nS 3 3a  4 10S 
    1
    1n
    k kS
     .
    22.(2015 广东)等差数列 na 中 3 4 5 6 7 25a a a a a     28aa .
    23.( 2014 北京)等差数列 na 满足 7 8 9 0a a a   7 10 0aa n  __时
    前 n 项.
    24.( 2014 江西)等差数列 na 中 71 a 公差 d 前 n 项 nS仅 8n
    时 取值 取值范围_________.
    25.( 2013 新课标 2)等差数列 na 前 n 项 nS已知 10 0S  15 25S  nnS
    值____
    26.( 2013 广东)等差数列 na 中已知 3810aa 573aa _____.
    27.( 2012 北京)已知{}na 等差数列 nS 前 n 项. 1
    1
    2a  23Sa
    2a 
    28.( 2012 江西)设数列 { }{ }nnab等差数列 117ab 3321ab
    55ab___________.
    29.( 2012 广东)已知递增等差数列{}na 满足 1 1a  2
    324aa na ____.
    30.( 2011 广东)等差数列 前 9 项等前 4 项. 1 1a  4 0kaa
    k _________.
    三解答题
    31.(2018 全国卷Ⅱ)记 nS 等差数列{}na 前 n 项已知 1 7a 3 15S.
    (1)求{}na 通项公式
    (2)求 求 值.
    32.(2017 北京)设{}na {}nb 两等差数列记
    1 1 2 2max{ }n n nc b a n b a n b a n     ( 123 )n  
    中 12max{ }sx x x 表示 12 sx x x s 数中数.
    (Ⅰ) nan 21nbn求 1 2 3c c c 值证明{}nc 等差数列
    (Ⅱ)证明:者意正数 M存正整数 m nm≥ 时 nc Mn  者存
    正整数 12m m mc c c等差数列.
    33.( 2016 年山东高考)已知数列 na 前 n 项 238nS n n nb 等差数列
    1n n na b b 
    (Ⅰ)求数列 通项公式
    (Ⅱ)令
    1( 1) ( 2)
    n
    n
    n n
    n
    ac b
      求数列 nc 前 n 项 Tn
    34.( 2016 年天津高考)已知 na 项均正数等差数列公差 d 意 *Nn
    nb na 1na  等差中项.
    (Ⅰ)设 2 2 *
    1 Nn n nc b b n   求证:数列 nc 等差数列
    (Ⅱ)设

     
    2
    2*
    1
    1
    1 N
    n k
    nk
    k
    a d T b n

        求证: 2
    1
    112
    n
    k kTd
    
    35.( 2015 四川)设数列{}na 前 n 项 12nnS a a 1 2 3 1a a a 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 通项公式
    (2)记数列 1{}
    na
    前 项 nT求 1| 1| 1000nT  成立 值
    36.(2015 湖北)设等差数列{}na 公差 d 前 n 项 nS等数列{}nb 公 q .已
    知 11ba 2 2b  qd 10 100S  .
    (Ⅰ)求数列{}na {}nb 通项公式
    (Ⅱ) 1d  时记 n
    n
    n
    ac b 求数列{}nc 前 项 nT.
    37.( 2014 新课标 1)已知 na 递增等差数列 2a 4a 方程 2 5 6 0xx   根.
    (Ⅰ)求 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
    2
    n
    n
    a
    前 n 项.
    38.(2014 新课标 1)已知数列{ na }前 n 项 nS 1a 1 0na  1 1n n na a S 
    中  常数.
    (Ⅰ)证明: 2nnaa 
    (Ⅱ)否存 {}等差数列?说明理.
    39.( 2014 浙江)已知等差数列{}na 公差 0d  设 前 n 项 nS 1 1a 
    2336SS.
    (Ⅰ)求 d nS
    (Ⅱ)求 mk(*m k N )值 12 65m m m m ka a a a       .
    40.(2013新课标1)已知等差数列{}na 前 n 项 nS 满足 3 0S  5 5S  .
    (Ⅰ)求{}na 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
    2 1 2 1
    1{}
    nnaa
    前 n 项.
    41.( 2013 福建)已知等差数列{}na 公差 1d  前 n 项 nS.
    (Ⅰ) 131 aa成等数列求 1a
    (Ⅱ) 5 1 9S a a 求 1a 取值范围.
    42.(2013 新课标 2)已知等差数列{}na 公差零 1 25a  1a 11a 13a 成等
    数列.
    (Ⅰ)求{}na 通项公式
    (Ⅱ)求 1 4 7 3 2+ na a a a   .
    43.(2013 山东)设等差数列 na 前 n 项 nS 424SS 2 21nnaa.
    (Ⅰ)求数列 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 nb 前 项 nT 1
    2
    n
    n n
    aT (λ 常数)令 2nncb (*nN).求
    数列 nc 前 项 nR.
    44.( 2011 福建)已知等差数列 中 1a 1 3 3a  .
    (Ⅰ)求数列 通项公式
    (Ⅱ)数列 前 k 项 35kS  求 k 值.
    45.( 2010 浙江)设 1a d 实数首项 公差 等差数列{}na 前 n 项 nS
    满足 56SS+150.
    (Ⅰ) 5S 5求 6S
    (Ⅱ)求 d 取值范围.
    专题六 数列
    第十五讲 等差数列
    答案部分
    2019 年
    1解析:设等差数列 na 公差 d 4505Sa
    1
    1
    4 6 0
    45
    ad
    ad
    
     
    解 1 3
    2
    a
    d
    
     

    25 42nna n S nn  选 A.
    2解析 设等差数列{}na 公差 d
    1 0a  213aa 12da
    10 1 10 1 1 1
    5 1 5 1 1 1
    10( ) 2(2 9) 2(2 18) 45( ) 2 4 2 8
    S a a a d a a
    S a a a d a a
          
    3解析 设等差数列{}na 首项 1a 公差 d

    1 1 1
    1
    ( )( 4 ) 7 0
    989 272
    a d a d a d
    ad
         
    解 1 5
    2
    a
    d
    
     

    81
    878 6 ( 5) 15 2 162
    dSa       
    4解析:题意 21
    51
    3
    5 10 10
    a a d
    S a d
       
         
    解 1 4
    1
    a
    d
    
     

    5140a a d  
     na 递增数列 5 0a 
    nS 值 4S 5S  45
    434 4 1 102SS        



    20102018 年


    1.B解析通解 设等差数列{}na 公差 d ∵ 3 2 43 SSS.
    ∴ 1 1 1
    3 2 4 33(3 ) 2 422
        a d a d a d 解 1
    3
    2da
    ∵ 1 2a ∴ 3d
    ∴ 514 2 4 ( 3) 10       a a d .选 B.
    优解 设等差数列 公差 d ∵ ∴ 3 3 3 3 43    S S a S a
    ∴ 3 4 3S a a ∴ 1
    323 2
    a d d
    ∵ ∴ ∴ .选 B.
    2.C解析解法 6 1 6 3 43( ) 3( ) 48S a a a a     3416aa
    4 5 3 4( ) ( ) 8a a a a    538aa
    设公差 d 28d  4d  .选 C.
    解法二 设公差 1
    1
    2 7 24 6 15 48
    ad
    ad
    
     
    解 4d  选 C.
    3.A解析设{}na 公差 d ( 0d  ) 2
    3 2 6a a a 2(1 2 ) (1 )(1 5 )d d d   
    2d  6
    656 1 ( 2) 242S        .选 A.
    4.C解析∵ 6 5 5 4 6 5()()S S S S a a d      0d  4 6 5+2SSS
    0d  . 0d  充分必条件选 C.
    5.C解析设等差数列{}na 公差 d 等差数列 959 27Sa
    5 3a  . 10 8a  解 10 555d a a   1d  100 5 95 98a a d  
    选 C.
    6.B解析等差数列性质 6 4 22 2 2 4 0a a a      选 B 4 2a  .
    7.B解析 3 4 8a a a 成等数列: 2
    1 1 1( 3 ) ( 2 ) ( 7 )a d a d a d+ +
    13 5 0ad+ 1
    5
    3ad 1 0ad< .
    214
    41
    ( ) 4 22(2 3 ) 023
    aadS d a d d d+ + < .
    8.C解析∵数列 1{2 }naa 递减数列 1 1 1 1 1 1[ ( 1) ] ( )naa aa n d adnaa d      等式
    右边关 n 次函数∴ 1 0ad .
    9.C解析 设等差数列{}na 公差 d 3133S a d12 3 2 3d   解
    2d  6 12a  .
    10.B解析等差数列性质 1 7 3 5a a a a   1 2a  3510aa 7 8a 
    选 B.
    11.C解析题意知 mS 1()
    2
    mm a a 0∴ 1a  ma ( 1mS  ) 2
    1ma  1mS  3∴公差 d 1∴3 2 m
    ∴ m 5选 C
    12.D解析设 1 ( 1)na a n d dn m     1p 正确果 3 12nan满足已
    知 23 12nna n n非递增 2p 错果 1nan满足已知
    11na
    nn 递减数列 3p 错 34na nd dn m   递增数列 4p 正
    确.
    13.B解析题意 1 5 32 10a a a   3 5a  ∵ 4 7a  ∴ 432aa∴ 2d  .
    14.B解析 4 8 6 6+ 2 16 8a a a a  1 11
    11 6
    11 + 11 882
    aaSa选 B
    15.B解析 10 11SS 11 11 10 0a S S  
    1 11 (1 11) 0 ( 10) ( 2) 20a a d         .
    16.A解析 10
    1 2 10 1 4 7 10 ( 1) (3 10 2)a a a       
    9 10( 1 4) ( 7 10) [( 1) (3 9 2) ( 1) (3 10 2)] 15        .
    17.D解析 7a 3a 9a 等中项 2
    7 3 9a a a 数列 na 公差 2
    2
    1 1 1( 12) ( 4)( 16)a a a    解 1 20a 
    20 ( 1) ( 2) 22 2na n n      
    1 10
    10
    10( ) 5 (20 2) 1102
    aaS      .
    18.A解析 8 8 7 64 49 15a S S     .
    19.14解析解法 设{}na 公差 d 首项 1a 1
    11
    20
    5 6 14
    ad
    a d a d
    
        

    解 1 4
    2
    a
    d
    
     
    7
    767 ( 4) 2 142S       .
    解法二 32 7 14ad 2d  . 43 2a a d   747 7 2 14Sa    .
    20. 63nan解析设等差数列公差 d 2 5 1 1 4 6 5 36a a a d a d d       
    ∴ 6d  ∴ 3 ( 1) 6 6 3na n n      .
    21. 2
    1
    n
    n 
    解析设等差数列首项 1a 公差 d
    1
    1
    23
    434 102
    ad
    ad
     

    解 1 1a  1d 
    ∴ 1
    ( 1) ( 1)
    22n
    n n n nS na d    1 2 1 12( )( 1) 1nS k k k k  


    1
    1 1 1 1 1 1 1 22[(1 ) ( ) ( )] 2(1 )2 2 3 1 1 1
    n
    k k
    n
    S n n n n
           .
    22.10 解析 3 4 5 6 7 25a a a a a     55 25a 5 5a
    2 8 52 10a a a+ .
    23.8 解析 ∵数列 na 等差数列 7 8 9 830a a a a    8 0a  .
    7 10 8 9 0a a a a    ∴ 9 0a  . n 8 时前 项.
    24. 7( 1 )8 解析题意知仅 8n 时 nS 取值 8
    9
    0
    0
    0
    d
    a
    a
    
     
     

    71 8d    .
    25.-49解析设 na 首项 1a 公差 d 10 0S  15 25S  1
    1
    2 9 0
    3 21 5
    ad
    ad
    
     

    解 1
    23 3ad   ∴  321 103nnS n n
    设    321 103f n n n   2 20 3f n n n 
    200 3n 时   0fn  20
    3n    0fn  *nN
    6n  时    316 6 10 36 483f     
    7n  时    321 7 10 7 493fn    
    ∴ 7n  时 nnS 取值 49 .
    26.20解析 题意 12 9 10ad
     5 7 1 1 13 3 4 6 4 18 20a a a d a d a d        .
    :  5 7 3 83 2 20a a a a   
    27.1( 1)
    4
    nn 解析设公差 d 1122a d a d   1
    1
    2a  代入 1
    2d 
    ∴ 2 1a  nS 1 ( 1)4 nn
    28.35解析(解法)数列{ }{ }nnab等差数列数列 nnab 等差
    数列.等差中项性质     5 5 1 1 3 32a b a b a b    
     557 2 21ab    解 5535ab .
    (解法二)设数列 公差分 12dd
    3 3 1 1 1 2( 2 ) ( 2 )a b a d b d     1 1 1 2( ) 2( )a b d d    127 2( ) 21dd   
    127dd 5 5 3 3 1 2( ) 2( ) 35a b a b d d     
    29. 21nan解析 22
    1 3 21 4 1 2 (1 ) 4a a a d d       
    2 2 1nd a n    
    30.10解析设{}na 公差 d 94SS 1 1a 
    9 8 4 39 1 4 122dd     1
    6d  . 4 0kaa
    11[1 ( 1) ( )] [1 (4 1) ( )] 066k         
    10k  .
    31.解析(1)设{}na 公差 d题意 13 3 15ad   .
    1 7a  d2.
    通项公式 29nan.
    (2)(1) 228 ( 4) 16nS n n n     .
    4n  时 nS 取值值−16.
    32.解析(Ⅰ)易知 1 1a  2 2a  3 3a  1 1b  2 3b  3 5b 
    1 1 1 1 1 0c b a    
    2 1 1 2 2max{ 2 2 } max{1 2 13 2 2} 1c b a b a         
    3 1 1 2 2 3 3max{ 3 3 3 } max{1 3 13 3 25 3 3} 2c b a b a b a     .
    面证明:意 n *N 2n≥ 11nc b a n   .
    k  *N 2 kn≤ ≤ 时
    11()()kkb a n b a n    
    [(2 1) ] 1k nk n    
    (2 2) ( 1)k n k   
    ( 1)(2 )kn  
    ∵ 10k  20n ≤
    ∴ 11( ) ( ) 0kkb a n b a n     ≤  11()()kkb a n b a n   ≥ .
    意 11 1nc b a n n     1 1nncc    .
    ∵ 21 1cc  
    均成立{}nc 等差数列
    (Ⅱ)设数列{}na {}nb 公差分 abdd面考虑 nc 取值.
    11b a n 22b a n nnb a n
    考虑中意项 iib a n(i *N 1)in≤ ≤
    iib a n 11[ ( 1) ] [ ( 1) ]bab i d a i d n      
    11( ) ( 1)( )bab a n i d d n      
    面分 0ad  0ad  0ad  三种情况进行讨.
    (1) 11( ) ( 1) bb a n i d    
    ① 0bd ≤ 11( ) ( ) ( 1) 0i i bb a n b a n i d       ≤
    定正整数 n 言 11nc b a n  
    时 11nnc c a    {}nc 等差数列
    ② 0bd  ( ) ( ) ( ) 0i i n n bb a n b a n i n d       ≤
    定正整数 言 1n n n nc b a n b a n     
    时 11n n bc c d a    等差数列
    时取 1m  1 2 3c c c 等差数列命题成立.
    (2) 0ad  时 abd n d   关 n 次项系数负数次函数.
    必存 m *N nm≥ 时 0abd n d   

    11( ) ( ) ( 1)( 0i i a bb a n b a n i d n d          )≤ ( 1 )i i n *N ≤ ≤
    时 11nc b a n   .
    时 11nnc c a    {}nc 第 m 项开始等差数列命题成立.
    (3) 0ad  时 abd n d   关 次项系数正数次函数.
    必存 s *N ns≥ 时 0abd n d   

    ( ) ( ) ( )( 0i i n n a bban ban indnd          )≤
    ns≥ 时 n n nc b a n   .
    时 n n n n
    n
    c b a n ban n n
        1
    1()b
    a a b
    bdd n d a d n
          
    令 0adA   1abd a d B   1 bb d C
    面证明 nc CAn Bnn   意正数 M存正整数 m nm≥ 时
    nc Mn  .
    ① 0C≥ 取 ||[ ] 1MBm A
    ([]x 表示等 x 整数)
    nm≥ 时
    ||([ ] 1)nc MBMBAnBAmBA BA BMn A A
            ≥ ≥
    时命题成立.
    0C  取 ||[ ] 1MCBm A
    

    ||([ ] 1)nc MCBAnBCAmBCA BCnA
           ≥ ≥
    MCBBCM    ≥
    时命题成立.
    意正数 M nm≥ 时 nc Mn  .
    综合三种情况命题证.
    33.解析(Ⅰ)数列 na 前 n 项 nnSn 83 2 
    111 a 2n 时
    56)1(8)1(383 22
    1   nnnnnSSa nnn
    56  nan 1n 成立 56  nan .
     nb 等差数列设公差 d dbbba nnnn   21 .
    时 db 112 1 2n 时 db 172 2
    解 3d 数列 通项公式 132  ndab n
    n .
    (Ⅱ) 1
    11
    2)33()33(
    )66(
    )2(
    )1( 
    
    
    
     n
    n
    n
    n
    n
    n
    n
    n nn
    n
    b
    ac
    1432 2)33(2122926  n
    n nT 
    两边2
    2143 2)33(2)3(29262   nn
    n nnT 
    两式相减
    21432 2)33(23232326   nn
    n nT 
    2
    2
    2 2)33(21
    )21(2323 
     n
    n
    n
    222 232)33()21(2312   nnn
    n nnT.
    34.解析(Ⅰ)题意 2
    1n n nb a a  22
    1 1 2 1 12n n n n n n n nc b b a a a a da        
    2
    1 2 12 ( ) 2n n n nc c d a a d      数列 nc 等差数列.
    (Ⅱ) 2 2 2 2 2 2
    1 2 3 4 2 1 2()()()n n nT b b b b b b     
    2 4 22 ( )nd a a a   22()2 2
    nn a ad  22 ( 1)d n n.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1 )2 ( 1) 2 1 2 1 2
    n n n
    k k kkT d k k d k k d n d  
               .
    35.解析(1)已知 12nns a a  112 2 2n n n n na s s a a n    
     122nna a n
    2 1 3 12 4a a a a.
    1 2 3 1a a a 成等差数列 1 3 22( 1)a a a   .
    1 1 14 2(2 1)a a a   解 1 2a  .
    数列{}na 首项 2公 2 等数列. 2n
    na  .
    (2)(1) 11
    2n
    na  .
    23
    11[1 ( ) ]1 1 1 1 122112 2 2 2 21 2
    n
    n nnT

           


    1| 1| 1000nT  11|1 1|2 1000n   2 1000n  .
    9 102 512 1000 1024 2   
    10n  .
    成立 n 值 10.
    36.解析(Ⅰ)题意 1
    1
    10 45 100
    2
    ad
    ad
    
     
    1
    1
    2 9 20
    2
    ad
    ad
    
     

    解 1 1
    2
    a
    d
    
     

    1 9
    2
    9
    a
    d
     
    1
    21
    2
    n
    n
    n
    an
    b 
     

    1
    1 (2 79)9
    29 ( )9
    n
    n
    n
    an
    b 
     
     

    (Ⅱ) 1d  知 21nan 12n
    nb  1
    21
    2n n
    nc 
    
    2 3 4 1
    3 5 7 9 2 11 2 2 2 2 2n n
    nT 
           ①
    2345
    1 1 3 5 7 9 2 1
    2 2 2 2 2 2 2n n
    nT        ②
    ①②
    22
    1 1 1 1 2 1 2 3232 2 2 2 2 2n n n n
    nnT 
            nT 1
    236 2n
    n

     .
    37.解析(Ⅰ)方程 2 5 6 0xx   两根 23题意 242 3aa
    设数列 na 公差 d 422a a d 1 2d  1
    3 2a 
    通项公式 1 12nan.
    (Ⅱ)设
    2
    n
    n
    a
    前 n 项 ns (I)知 1
    2 22
    n
    nn
    a n

    
    2 3 1
    3 4 1 2 2 2 2 2n nn
    nns 
        
    3 4 1 2
    1 3 4 1 2 2 2 2 2 2n nn
    nns 
        
    两式相减
    3 1 2
    1 3 1 1 2( )2 4 2 2 2n nn
    ns 
         12
    3 1 1 2(1 ) 4 4 2 2nn
    n
    
       
    1
    42 2n n
    ns 
     .
    38.解析(Ⅰ)题设 1 1 2 11 1n n n n n na a S a a S      
    两式相减 1 2 1()n n na a a a  
    1 0na   2 nnaa 
    (Ⅱ)题设 1 1a  1 2 1 1a a S 2 1a 
    (Ⅰ)知 3 1a 
    令 2 1 32a a a解 4 
    2 4nnaa 
     21na  首项 1公差 4 等差数列 21 43nan 
     2na 首项 3公差 4 等差数列 2 41nan
    21nan 1 2nnaa 
    存 4  数列 na 等差数列.
    39.解析(Ⅰ)题意 36)33)(2( 11  dada
    11 a 代入式 2d 5d
    0d 2d 12  nan 2nSn  ( Nn )
    (Ⅱ)(1)知 )1)(12(1   kkmaaa knnn
    65)1)(12(  kkm
    Nkm 知 1)1)(12(  kkm




    
    
    51
    1312
    k
    km





    4
    5
    k
    m

    40.解析(Ⅰ)设 na 公差 d nS 1
    ( 1)
    2
    nnna d .
    已知
    1
    1
    1
    3 3 0 1 15 10 5
    ad adad
          

      2 nna a n 通项公式
    (2)(Ⅰ)知
    2 1 2 1
    1 1 1 1 1( )(32)(12) 22 3 2 1nna a n n n n
         
    数列
    2 1 2 1
    1
    nn
    naa
    
    
    
    前 项
    1 1 1 1 1 1 1+ + + )21113 232112
    n
    n n n      

    41.解析(Ⅰ)数列{}na 公差 1d  131 aa成等数列
    2
    111 ( 2)aa  
    2
    1120aa   解 1 1a  1 2a  .
    (Ⅱ)数列 公差 1d  5 1 9S a a
    2
    1 1 15 10 8a a a  
    2
    113 10 0aa   解 152a  
    42.解析(Ⅰ)设{}na 公差 d 题意 2
    11 1 13a a a
       2
    1 1 110 12a d a a d  
     12 25 0d a d
    0d  (舍) 2d 
    2 27nan  
    (Ⅱ)令 1 4 7 3 2nnS a a a a     .
    (Ⅰ)知 32 6 31nan     32na  首项 25公差 6 等差数列
      2
    1 3 2 3 282nn
    nS a a n n     .
    43.解析(Ⅰ)设等差数列 na 首项 1a 公差 d
    424SS 2 21nnaa
    11
    11
    4 6 8 4
    (2 1) 2 2( 1) 1
    a d a d
    a n a n d
      
          

    解 1 1a  2d  .
    21nan *()nN .
    (Ⅱ)题意知: 12n n
    nT  
    2n  时 1 12
    1
    22n n n nn
    nnb T T  
        
    1
    2 21
    2 2 1( 1)( )24
    n
    nn n
    nc b n 

       
    0 1 2 3 11 1 1 1 10()1() 2() 3() ( 1)()4 4 4 4 4
    n
    nRn    
    1 2 3 11 1 1 1 1 10()1() 2() ( 2)() ( 1)()4 4 4 4 4 4
    nn
    nR n n    
    两式相减 1 2 3 13 1 1 1 1 1()()() () (1)()4 4 4 4 4 4
    nn
    nRn    

    11() 144 ( 1)( )1 41 4
    n
    nn

      


    整理 1
    1 3 1(4 )94n n
    nR 
    
    数列 nc 前 n 项 .
    44.解析(Ⅰ)设等差数列{}na 公差 d 1 ( 1) na a n d  
    121 3 1 2 3a a d     
    解 -2.
    1 ( 1) ( 2) 3 2 na n n      
    (Ⅱ)(I)知 32nan
    2[1 (3 2 )] 22n
    nnS n n  
    进 2
    1 35 2 35S k k    
    2 2 35 0kk   解 7 5kk  
    *7k N k 求.
    45.解析(Ⅰ)题意知 6S
    5
    15
    S
     -3 6 6 5a S S-8.
    1
    1
    5 10 5
    5 8
    ad
    ad
    
       
    解 1a 7 6S -3 7.
    (Ⅱ) 56SS+150
    (5a1+10d)(6a1+15d)+150
    2a1
    2+9da1+10d2+10.
    (4a1+9d)2d2-8. d2≥8.
    d 取值范围 d≤-2 2 d≥2 2 .


    《香当网》用户分享的内容,不代表《香当网》观点或立场,请自行判断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该内容是文档的文本内容,更好的格式请下载文档

    下载pdf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pdf的实际排版效果,会与网站的显示效果略有不同!!

    需要 5 香币 [ 分享pdf获得香币 ]

    下载pdf

    相关文档

    文科数学2010-2019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专题六 数列 第十七讲 递推数列与数列求和—后附解析答案

    专题六数列第十七讲 递推数列与数列求和2019年 1.(2019江苏20)定义首项为1且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为“M-数列”.(1)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求证:数列{an}为“M-数列”...

    4年前   
    645    0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17递推数列与数列求和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17递推数列与数列求和

    4年前   
    557    0

    文科数学2010-2019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专题六 数列 第十八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后附解析答案

    专题六 数列第十八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一、选择题1.(2018浙江)已知,,,成等比数列,且.若,则A., B.,C., D.,2.(2015湖北)设,.若p:成...

    4年前   
    695    0

    文科数学2010-2019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专题十 概率与统计第三十讲 概率—后附解析答案

    专题十 概率与统计第三十讲 概率2019年 1.(2019全国II文4)生物实验室有5只兔子,其中只有3只测量过某项指标,若从这5只兔子中随机取出3只,则恰有2只测量过该指标的概率为A. ...

    4年前   
    854    0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16等比数列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16等比数列

    4年前   
    692    0

    2015高考数学(理)真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数列

    1.【2015高考重庆,理2】在等差数列中,若=4,=2,则=    (  )A、-1 B、0 C、1 ...

    12年前   
    589    0

    2015高考数学(文)真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数列

    1.【2015高考新课标1,文7】已知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为的前项和,若,则( ) (A) (B) (C) (D)【答案】B【解析】∵公差,,∴...

    9年前   
    561    0

    文科数学2010-2019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专题十五 不等式选讲第三十五讲不等式选讲—后附解析答案

    专题十五 不等式选讲第三十五讲 不等式选讲2019年 1.(2019全国II文23)已知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2)若时,,求的取值范围.2.(2019全国1文23)已知a,b,c为...

    3年前   
    740    0

    2015高考数学(理)真题分类解析——专题15 复数

    1.【2015高考新课标2,理2】若为实数且,则( ) A. B. C. D.【答案】B【解析】由已知得,所以,解得,故选B.【考点定位】复数的运算.【名师点睛】本题考查...

    9年前   
    522    0

    2015高考数学(文)真题分类解析——专题15 选修部分

    1.【2015高考天津,文6】如图,在圆O中,M,N是弦AB的三等分点,弦CD,CE分别经过点M,N,若CM=2,MD=4,CN=3,则线段NE的长为( )(A) (B)...

    10年前   
    582    0

    文科数学2010-2019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专题九 解析几何第二十五讲 椭圆—后附解析答案

    专题九 解析几何第二十五讲 椭圆2019年 1.(2019全国1文12)已知椭圆C的焦点为,过F2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若,,则C的方程为A. B. C. D.2.(2019全国II文9...

    4年前   
    601    0

    文科数学2010-2019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专题九 解析几何第二十七讲 抛物线—后附解析答案

    专题九 解析几何第二十七讲 抛物线2019年 1.(2019全国II文9)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则p=A.2 B.3 C.4 ...

    3年前   
    630    0

    文科数学2010-2019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专题九 解析几何第二十六讲 双曲线—后附解析答案

    专题九 解析几何第二十六讲 双曲线2019年 1.(2019全国III文10)已知F是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点P在C上,O为坐标原点,若,则的面积为A. B. C. D.2.(2019江苏7...

    3年前   
    555    0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13平面向量的概念与运算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13平面向量的概念与运算

    4年前   
    627    0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21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09三角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与三角恒等变换

    4年前   
    661    0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31二项式定理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31二项式定理

    4年前   
    660    0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32统计初步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32统计初步

    4年前   
    777    0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06函数综合及其应用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06函数综合及其应用

    4年前   
    683    0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30排列与组合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30排列与组合

    4年前   
    628    0

    文科数学2010-2019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专题十 概率与统计第二十九讲 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后附解析答案

    专题十 概率与统计第二十九讲 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2019年 1.(2019全国1文17)某商场为提高服务质量,随机调查了50名男顾客和50名女顾客,每位顾客对该商场的服务给出满意或不满意...

    4年前   
    835    0
    下载需要 5 香币 [香币充值 ]
    亲,您也可以通过 分享原创pdf 来获得香币奖励!
    该文档为用户出售和定价!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

    相关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