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然理学

    重点:研究象务
    难点:学者空间范围划分
    综合然理学研究象
    二然理环境界限范围
    三球表层基特征
    四综合然理理科学中位置
    五综合然理学务
    容: 综合然理学研究象
    综研究象:
    类生存活动然理环境(球表
    层然理系统)
    定 义:
    球表层气水岩石生物派
    生然物质组成整体—然综合体
    然理系统——系统角度综合体
    外界保持断物质量交换部具
    序结构稳定动——然理系统
    二然理环境界限范围
    1 数然理学者观点
    2 然理面——牛文元然理新
    3 AN斯特拉勒——美国理学家AN斯特
    拉勒认然理学研究组成类生
    存生活然环境
    范围:类生产直接相关空间
    4 陈传康见解
    1 数然理学者观点
    然理环境界限划定
    巨空间范围——原苏联学者提出
    理壳边界:
    界——气圈顶部(极空8~
    10km赤道空16~18km均
    13km)
    界——岩石圈部(陆深5 ~
    6km海洋均深4km)数然理学者观点
    1)流层水圈陆表层直接
    参太阳辐射引起球表面物质
    循环生命物质存部联系紧

    2)沉积岩
    3)太阳源
    2 牛文元然理新提出——
    然理面(表活动层)
    限——球气面边界层顶部
    表50~100米高度
    限——太阳量影响面终止线
    般太阳表影响作限度:
    陆部分25~30米深处
    海洋中100深处
    限总厚度75~200米间——然理面
    面——学讲具厚度面指然理
    环境中具定厚度空间整然理环境相
    面表薄层厚度微足道
    代表讲求实际研究方未划分
    出明确界限极高山沙漠少
    类活动类足迹未方种
    直接相关环境概念清楚
    3 AN斯特拉勒
    美国理学家AN斯特拉勒认然理
    学研究领域类生存生活然环境
    范围:类活动密切相关空间
    4 陈传康见解
    厚度——研究范围研究问题性
    质差研究范围越厚度研究
    范围越厚度
    研究整球表层 ——行星尺度
    研究整陆 ——陆尺度
    研究范围较区域 ——区域尺度
    研究范围较区域 ——方尺度
    三球表层基特征
    1 球两种源(太阳球)相互
    作特太阳辐射集中分布时起着
    重作场
    球引起力作球表面形
    状趋简单变复杂坦变凸凹形
    成千姿百态貌形态
    太阳辐射基源外力作通风
    化剥蚀搬运堆积等作消力造成
    起伏总趋势夷高破坏产物搬
    低洼处沉积面趋坦
    三球表层基特征
    2 球表层时存着物质三相三相
    圈层交界面
    固液气三相物质存:
    陆表面——固体气体界面
    海洋表面——液体气体交界面
    海洋界——液体固体交界面
    海洋岸带——固液气交界面三球表层基特征
    3球表层具身发展形成物
    :生物风化壳土壤层貌形态沉积岩
    粘土矿物球表层特
    4圈层相互渗透进行着物质交换
    量交换循环
    :水循环化学物质循环质循环等转
    化强度速度球处表现形
    式更复杂
    三球表层基特征
    5类社会发生发展场
    然理系统类赖生存发展环
    境类活动影响集中空间
    然理系统发展高级阶段产
    物然界部分方面受然环境
    影响方面积极作环境
    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类然理环
    境相互作规模强度日益增
    四综合然理学务
    综合然理学门理性较强理
    实践重学科研究容务:
    1 研究然理系统整体规律性探
    讨系统结构功种结构形成机制
    规律研究系统中物质量交换循
    环寻求进行控制调节途径
    • 2 分析研究然理系统空间分异规律——
    域分异规律根域分异规律尺度
    属关系划分出种等级域系统类
    型系统进行综合然区划土类型土
    评价研究
    • 3 研究级然理综合体综合特征参
    济建设然条件评价探讨合理开发利
    改造然方途径
    • 4 揭示类生活然理系统相互作关
    系谋求持续发展正确途径
    第章 然理系统整体性
    重点
    讲明然理环境整体性阐述
    组成成分间相互关系然理系
    统基特征
    难点
    整体性认识程




    系 统 概 念
    三系统特征
    系统尺度规模范围分
    系统环境关系分
    然关系分
    二系 统 分 类
    整体性
    层次性
    相关性
    稳定性
    变异性
    第节 系统概述系



    系统概念
    具特定功结构元素集合
    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事物
    程组成
    然界种事物系统形式存着
    机整体整物质世界宇宙天体
    太阳系原子基粒子相
    互联系相互作干部分组成
    1系统尺度规模范围分:
     宇宙系统——银河系整宇宙
     宏观系统——周围宏观物体生态系统
    体系统
     微观系统——原子中电子壳层结构原子
    核结构系统细胞中核质膜相互联系
    相互作系统
    二系统分类
    2系统环境关系分:
    开放系统——系统环境间具物质
    量信息交换流通
    封闭系统——系统环境间量交
    换流通没物质交换
    孤立系统——系统环境发生联系





    3然关系分:
     然系统——指未工印记种客观
    系统天然生态系统
     造系统——指工制造种系统
    工生成种素组成生产交通
    运输理系统
     然文复合系统——指类利然
    改造然种系统水利发电系统
    农业系统




    三系统特征
    ()整体性
    (二)层次性
    (三)相关性
    (四)稳定性
    (五)变异性
    整体性概念发展
     传统观点整体性
    —联系性
     系统观点整体性
    —结构功整体性
     耗散结构理整体性
    —非衡序系统整体性
    ()整体性







    ——


    性1传统观点
    整体性:然理综合体组成素组成部
    分间联系
    球表层质貌气候水文土
    壤生物等成分组成机然界机
    然界组成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通
    然历史程形成然理综合体综合体
    中成分环节变化会影响成分
    环节变化甚整体变化







    ——



    2系统思想——功结构整体性
    (1)功整体性
    系统外界部表现效应(包括物质
    量信息等传输转换)
    系统中重原理——功超越性原理
    整体系统会出现子系统没功——整体
    部分
    整体部分关系表现三种情况:
    整体部分
    整体<部分
    整体>部分







    ——



    •(2)结构整体性
    系统理指出:系统整体功决定组成元
    素相互结合方式通常说结构整
    体功取决系统结构例子中出法
    国兵彼配合结构整体功马木留兵
    善协作战结构整体功部门

    • 结构——字面组成部分搭配排列
    结构功密切相连结构完成功框
    架渠道说物质量信息传输转
    换通系统结构实现反物质
    量信息传输转换维持结构存发展
    基础结构功相互联系分割两方
    面没结构功没功结构存








    ——



    创始:普里高津 利时
    立足点:系统外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弥
    补早期热力学足
    (1)什耗散结构 ?
    远离衡开放系统通断外界交
    换物质量外界条件变化达定阈值时
    原混乱序状态转变种时间
    空间功序状态种远离衡情况
    形成新序结构断耗散外界物质
    量维持称耗散结构







    ——



    3耗散结构理——非衡序系统整体性
    两层意思:
    ① 开放系统:系统外界环境物质量信息交换
    ② 定条件系统变序序
    简单概括:
    消耗外界环境物质量维持系统部新序结构
    (2)耗散结构理
    开放系统熵变化通引入外界负熵流降低系统
    总熵系统序转入序状态维持系统稳定
    强调种稳定非衡稳定态系统部量
    总趋均等熵断增加外界断输入负熵
    流情况保持相稳定旦外界条件撤混
    乱度序度会增加系统会回序状态中
    系统子系统组成身
    更系统部分系统层次
    许角度分析







    ——



    1空间层次性
    反映系统范围包含关系国家政体体
    组织层次结构:
    全国→省→市→县→乡→村
    体→生理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
    层次性
    空间层次性
    时间层次性
    (二)层次性2时间层次性
    系统演变具阶段性发展阶段系
    统具质体历阶段:
    受精卵→胎→婴→童→少年→青年→
    中年→老年
    时间层次性系统演变规律表现解系统
    发展时间层次性认识系统发展变化规律
    工系统开发设计改造重意义
    系统整客观世界作结构序
    层次统体认客观世界样性统性正
    通层次性表现出认识象划分
    结构层次研究认识逐步深化







    ——



    系统部子系统间子系统
    系统间系统外部环境间存着
    相互存相互制约关系种关系
    相关性
    相关性子系统系统整
    体功作出贡献系统A——
    BB——CC——A样形成事
    物相关果链环果种相关性
    认识足会出现相反结果







    ——



    (三)相关性
    系统动态系统处运动发展
    变化中种变化具确定性
    时刻发生变化时总许东西保持
    着变基变状态——稳态事物性
    质般稳态表现性质稳定状态通常
    范围某原系统状态偏离稳态时
    系统部调节机制作系统会动复原回稳

    稳定性——系统排干扰恢复稳态特性称
    稳定性
    变异性——指系统状态时间推移发生变化
    稳定性系统变化环境中保持没稳定
    性认识系统没变异性系统发展







    ——







    (四)稳定性变异性
    然理系
    统整体性
    然理系统概念然理系统概念
    然理系统然理系统
    基特征基特征
    整体特征
    层次性
    开放性
    稳定性变异性
    第二节 然理系统整体性
    然理系统然理环境组成成
    分通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组成具定结构功整

    组成成分包括三机组成成分—
    —固体(岩石)液体(水)气体(气
    )机组成成分——生物(动物植
    物微生物张包括类)
    然理系统概念
    1然理系统整体特征
    指组成素相互联系相互作构
    成机整体中素会影响
    素然理系统具单独组成部分
    具备统结构功效应
    素单作累加素相互
    作中形成统体
    二然理系统基特征结构整体性——空间结构时间结构
    • 空间结构组成素分布格局空间结
    构包括垂直结构水结构垂直结构包括
    气圈水圈岩石圈水结构组成
    成分水方发生分异赤道极
    分热带温带寒带
    • 时间结构维持空间结构状态系列变
    化结果时间结构球表层简单复
    杂断发展进化











    ——



    功整体性
    • 物质循环量转换球表层重功
    球表层部组成成分间物质量交换
    分两种方式
    • 垂直方:岩石——水——表水——土壤——
    空气贯穿成分生物
    • 水方:组成部分物质机械迁移物理程
    化学程生物代谢程
    球表面结构功
    四圈层融合成统动态系统决定
    着球表层整体性











    ——



    2 然理系统层次性
    然理系统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
    然理系统功——系统部系统外界
    物质量循环交换
    垂直方:4圈层
    水方:
    (1)陆系统—区域系统—土系统
    (2)海洋系统—海域系统—水团系统
    3 然理系统开放性
    ——外界持续进行物质量交换
    球表层外部联系:
    球表层外部系统(高层气宇宙幔
    核)物质量交换转化
    • 量输入太阳球等
    • 量输出面长波辐射
    物质输入
    宇宙空间——陨石宇宙尘埃
    球部——侵入岩浆原生水
    4然理系统稳定性变异性
    然理系统定调节功
    外界干扰致破坏系统稳定状
    态定限度外界干扰超
    忍受限度时系统会崩
    溃湖泊中排入污染物质
    然理系统组成
    物质组成: 4基圈层相互作形成
    物质体系——貌气候水文生物
    土壤
    量组成:太阳辐射球
    二然理系统结构特征
    指组成素组成部分间相互结合
    方式组合形式:
    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域结构
    第三节 然理系统组成结构特征1 分层结构
    4基组成成分:空气水岩石生命
    机体密度重力作分异密度
    顶部:
    气流层 00013
    水圈 1
    岩石(均) 273
    3圈层垂直方做层状排列生物圈
    分布3圈交界面——垂直方分层结构
    显著特征
    2 渗透结构
    分层结构点:单成分
    成分处彼叠合相互渗透中
    • 气候层中——包含水分固体物质生物体
    • 水 体——包含溶解气体矿物质悬浮泥沙
    生物体
    • 岩 石 圈——空气水种生物
    • 生 物 圈——三机圈层交织起
    3 域结构
    相互作组成成分水方垂直方
    定规律发生分异形成结构单元
    球表层种垂直水分异取决太阳
    辐射球两类域分异素综合作
    空间时间两种分异素相互作
    衡球表层特殊表现决
    定域结构带性非带性特征
    第二章然理系统域分异规律
     重点:理解基概念然理现象空间分布规律
    域分异尺度表现形式形成原相互
    关系综合然区划土分级分类奠定理基

     难点:章似纯理容实际然
    现象中抽象出理规律均实际容
    学章时注意事实理解种规律必
    离开客观实际背诵理
    第节 域分异基概念
    域分异:理环境组成成分组成然综合
    体表定方发生水分化现象
    域分异
    域分异规律:指然理现象组成部分整综
    合体分异客观规律广义狭义分
    广义—陆海洋域分异规律
    狭义—仅指陆域分异规律
    域分异素:(导致种分异原):导致域分
    异差异种原素称域分异素
    基概念
    带性分异素(太阳)——纬度分布均引起
    许现象纬度规律分布种域分布素
    称带性分异素(纬度带性分异素)
    非带性分异素(球)——决定海陆分布
    势起伏岩浆活动构造作球称非带性
    素(非纬度带性分异素)
    域分异基素
    太阳——带性分异素
    球——非带性分异素关尺度划分英美理学家采全球尺度区域
    尺度局尺度三级
    国阐述域分异规律时分中
    三种尺度




    中尺度衡量中等范
    围域分异
    尺度衡量范围
    域分异
    尺度衡量范围
    域分异
    例理现象纬度变
    化发生分异海陆间
    差异
    例河谷部
    丘陵阴阳坡差异
    例具足够高度
    山脉垂直带性差异
    二域分异规模
    种尺度域分异界限难截然分清
    够清晰尺度中找种较明确度量标准
    球表面非常广阔尺度分异较复
    杂进步分三类:全球性规模尺度
    陆洋规模尺度区域性规模尺度域分
    异尺度分五种等级:
    全球性分异>陆洋分异>区域性分异>
    中尺度分异>尺度分异
    第二节 全球性域分异规律
    两种基分异素作全球性域分
    异规律3种基表现形式:
    热力分带性
    海陆分异
    表起伏分异
    产生根原表热(球外部)
    球获太阳数量取决日距离太阳入射角
    热力分带性——太阳引起全球性分异
    热力分带——横贯海陆——带性素——
    太阳辐射纬度呈均匀分布
    寒带
    亚寒带 (陆洋分布)
    温带
    热带
    什纬度获太阳辐射?
    试假设:
    (1)球球形面方形
    太阳高度处处相等
    太阳光
    (2)黄赤交角:
    a 轴倾斜黄赤交角零纬度间
    热量分异变化
    b 黄赤交角增纬度受阳光
    射纬度间热力分异减弱
    (3)日距离:
    a 日距离日水距离表获太阳辐射增加
    目前67倍温度高热带温带寒带
    b 日距离日冥距离表获太阳减少
    11600球纬度成冰漠
    球球形日距离 黄赤交角球
    表面纬度热量分布均背景
    球球形太阳入射角理纬度关
    低纬度入射角高纬度入射角太
    阳辐射纬度发生热力分带全球规
    模陆洋明显表现二海陆分异——球引起全球分异
    1表现形式:
    球表面陆——七洲海洋——四
    洋海陆明显形成两种截然景
    观 :海洋景观陆景观
    海陆素(质形气候水文
    生物)差异形成然综合体
    3陆——3洋
    1极陆——1极洋



    面积性强:
    海洋:陆25:1
    分布悬殊:陆北半球
    陆南半球少
    纬度分布均匀
    洋陆面积
    分布性强
    洋陆呈
    相间峙分布
    海陆结果
    陆海气候景观
    深刻影响
    °60
    30 °
    0 °
    °90
    90 °
    30 °
    60 °
    2分异素——球
    重力说——均衡导致海陆形成
    分异方: 海陆发生变化
    两洋——太洋西洋南北走
    (线方)
    图2 纬度带陆海洋分布概括图式(伍光) 三表形态起伏分化性(海陆起伏分异)
    球表面固体部分具明显起伏变化曲线图
    中出
    表固体部分分:
    陆部分:山原高原丘陵
    海洋部分:陆架陆坡洋盆深海

    陆 坡
    深 海 台
    0 5 0 1 0 0 1 5 0 2 0 0 2 5 0 3 0 0 3 5 0 4 0 0 4 5 0 5 0 0
    0
    2
    4
    6
    8
    2
    4
    6
    8
    1 0
    0
    百 万 方 公 里
    陆 架
    海 面
    海 沟
    均 海 深
    均 陆 高






    k m 8 8 4 8 1 3 m
    1 1 0 2 2 m
    k m 2
    图53 海陆起伏曲线(伍光)
    面积高山海沟例
    球表面高差悬殊:
    陆表面洋低成球固体表面两高度悬殊水面
    相差4625米
    体:两貌形态
    洋盆-3800米(均)
    陆-875米左右
    太阳引起许然现象纬线方延伸南北方发
    生更球引起海陆现象致线方
    延伸海陆发生变化
    海陆起伏分异更复杂化
    热力分带性海陆性海陆起伏域分异规律互
    相矛盾互属第三节 陆洋域分异规律
    全球性分异基础整表分陆
    洋基础部形成域分异规律
    陆域分异规律
    纬度带性
    干湿度带性(度带性度省性)
    巨构造体系造成分异
    二洋域分异规律
    洋表层纬度带性
    洋底层非带性
    陆域分异规律
    1 纬度带性
    ① 纬度带性概念:指然理环境组成成分然综合
    体致纬线方延伸纬度方规律更产生
    南北分化现象
    注意:纬线方——东西
    纬度方指球表面南北距离度数——南北
    陆纬度带性全球热力分带性基础陆进
    步分异
    ② 导分异素——带性分异素关
    太阳纬度呈带状分布引起组成成分温度降水
    蒸发气候风化成土程相应呈带状分布结果
    特征相互制约赤道带
    定热量—温度基础具相综合然特

    热量带仅热量—温度特征
    气压降水陆水文风化壳类型
    土壤发育生物群落外营力貌方面具
    相应特征
    陆纬度带性形式热量—温度分带性
    实质水热条件支配形成具综合性特征
    然域分异单位
    陆纬度带性综合表现形式分析时应
    综合角度出发着重分析部门然带性分异特点
    间相互联系说成分纬度带
    性分异推出成分分异
    注意起导作热量—温度特征注意
    反映综合特征容鲜明标志成分气候植土
    壤动物水文貌等纬度带性分异特点
    表现程度互相已
    b 植——陆纬度带性鲜明标志
    带典型植型植种类组成(群落构
    造物质储量生产率)显著带
    a 气候纬度带性首先反映气温气压气环
    流蒸发空气湿度云量降水等方面形成相互
    气候带气候带形成成分温度带性基础
    c 土壤植紧密相联陆纬度带性重标
    志风化程风化壳类型土壤水分盐分状
    况淋溶程度腐殖质含量PH值综合土壤类型
    带明显
    风化程风化类型:
    高纬区——物理风化冰冻现象普遍存

    中纬区——化学风化土壤处粘化阶
    段黄棕壤暗棕壤
    低纬区——淋溶作强烈碱碱土金属
    全部淋溶硅遭强烈淋溶铝镁相集中风
    化壳处富铝化阶段
    d 动物界纬度带性表现更清楚:
    极——白熊
    亚寒带——驯鹿
    热带——象河马犀牛
    具鲜明性e 貌——常认非带性素形成外
    营力作产物非带性特征取决球
    (构造运动)
    带性特征更取决外力作(气候素)
    部分外力貌(气候貌)具明显带性特
    征:
    冰川冰原冻土貌——高寒区貌特征
    风沙貌——干燥貌形态
    流水塑造貌——低纬区貌特征
    总结:陆纬度带性指然理成分综合
    然景观(然综合体)纬度作规律变化形成
    纬度致行条带状域单位陆然区划中划分
    带性单位理基础
    :中国然区划中国划分五带——寒温带温
    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
    需说明:陆纬度带性低纬高纬表现明
    显形成横跨整陆致纬线行条带状综合
    然域单位:冻原带泰加林带赤道雨林
    带中纬度分异规律叠加形成纬度方
    定偏差域单位称水带性单位
    2陆干湿带性(度带性度省性)
    ① 概念:海陆分布引起气候干湿程度
    然理环境组成成分整然综合体
    海陆线方延伸度方发生规律
    更称度带性
    度关干湿带性形成陆
    身形状相邻海洋远决定
    表现出海陆干湿度降水次变化反映
    土壤植水等然成分海陆分异
    ② 导分异素:海陆分异素距海远陆
    形状关陆两岸距离海洋远
    方水热条件组合表现形式
    海降水陆干燥少雨形成海洋陆森
    林——草原——荒漠景观变化纬度差异
    水分差异造成分异
    陆干湿带性表现形式纬度带性相反干湿
    带性中纬度表现明显高低纬度明显
    甚没
    陆实际分布图示纬度带性干湿度带性
    作产物水带性纬度带性干湿度带
    性总称相垂直带性言
    3水带性分异规律
    产生原:
    水热关系区水热关系差
    a方热量分异占优势——纬度带性质
    b方水分差异占优势——度带性质
    c方介两者渡——斜交 (东北华北)
    水带性分布图示分类纬斜

    水带交排列方式称带谱研究世
    界陆水带分异规律时通常假定理
    想陆图式水带相互关系假定理
    想陆图式两种种较简单卵形理想
    陆图式种较复杂方形理想陆图式(
    图54)图式马克耶夫提出
    研究陆水带分异情况复杂然
    带理想化南极圈
    南回线
    北回线
    北极圈




    赤道


    1长寒带
    2苔原带
    3森林苔原带
    4泰加林带
    5混交林带
    6阔叶林带
    7半亚热带林带
    8亚热带林带
    9热带林带
    10赤道雨林带
    11桦树森林草原带
    12栎树森林草原带
    13半亚热带森林草原带
    14亚热带森林草原带
    15热带森林草原带
    16温带草原带
    17半亚热带草原带
    18亚热带草原带
    19热带草原带
    20中海带
    21温带半荒漠带
    22半亚热带半荒漠带
    23亚热带半荒漠带
    24热带半荒漠带
    25温带荒漠带
    26半亚热带
    27亚热带荒漠带
    19
    10
    20
    11
    21
    12
    22
    13
    23
    14
    24
    15
    25
    16
    26
    17
    27
    18
    1 2 3 4 5 6 7 8 9
    马克耶夫划分27种然带类型带谱性
    质分:
    海洋性带谱(分布暖流海岸带)
    陆性带谱(分布陆部寒流海岸)
    总结出5条陆水然带更规律:
    (1)南北两半球带性谱基称
    (2)环球分布然带限极高纬赤道
    纬度出现东西递变干湿度分带性
    (3)陆两岸寒流方外基分布着种
    森林带两极渡苔原冻土带
    (4)陆性带谱出现陆部荒漠带开
    始草原泰加 林两极渡苔原长寒带
    (5)寒暖流发生分流陆西岸出现中海型
    然带
    3巨构造体系造成分异
    ① 分异素:
    球——表形态起伏分化基础
    进 步分异结果
    ② 表现形式:
    纬——东西延伸山脉:纬度带性
    结合成重理分界线


    阴山—天山:中温带暖温带
    秦岭—昆仑:暖温带亚热带
    南岭: 亚热带热带
    ——南美安第斯山阻挡海洋潮湿气流进入
    国兴安岭—太行山
    干湿气候分界线
    二洋域分异规律
    1 洋表层纬度带性
    洋表层指水面200米深度太阳光渗透
    200米深处
    洋陆相性质完全
    陆高低固体
    海洋水域表面均液体
    正液体物质成分水垂直方
    运动性海洋纬度带性陆水
    带性清楚尤界线具动性甚
    季节作定南北移动
    ① 分异素:性质陆纬度带性分异
    素样
    洋表层纬度带性建立全球热力分带分
    异基础太阳纬度方分布均热力分异
    洋纬度带性核心基础
    ② 表现形式:冬季水温分布海洋表层分:
    冷水(<0°C)
    温水(0~10°C)
    暖水(10~20°C)
    热水(>20°C)陆纬度带性标志土壤植
    洋纬度带性标志洋生物群水生生物水
    体理化性质水体运动关洋生物发育
    纬度带性表现浮游生物度变化方面
    洋分七热量—温度带:
    (南北)极带
    (南北)温带
    (南北)副热带
    赤道带
    a 极(附海域):长期存冰冻层温度
    低光良矿物营养物少水体垂直环流弱
    浮游生物数量少利海洋生物发育属海洋生
    物极贫乏型带
    b 温带(40°N北 40°S南):极养
    料条件浮游生物鱼类体数目发育极
    程度属海洋生物丰富型带
    c 副热带(40°N~40°S间赤道外):高
    压控制海洋水体垂直交换微弱深水层营养盐
    类浮含氧气量少浮游生物少 济价值
    鱼类少属海洋生物贫乏型带
    d 赤道带:气温高变化幅度南北赤道流引
    起海水垂直交换层营养盐类升海洋生物发育
    趋繁盛属海洋生物型带
    洋纬度带性表现直——洋受寒暖流影响
    然带纬度略偏斜海洋表面陆均
    洋纬度带性陆直
    ③ 意义:洋表层纬度带性划分海洋然带理
    基础合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指导意义
    2 洋底层非带性
    (1)表现形式:
    洋底部:中间——洋中脊南北走
    ① 中脊两侧称:方中脊称中心
    两侧次洋盆陆坡陆架
    ② 垂直分异:
    深海沟深水原——洋中脊垂直递升
    深海沟——洋盆——陆坡陆架等
    (2)分异素:球
    洋底分异导致水底风化程形成
    海底软泥(类似陆土壤+)海底生物
    机体海底矿产分布发生相应分异开发矿产资
    源具理指导意义
    第四节 区域性域分异规律
    构造——貌分异引起景观分异
    省性分异
    带段性分异
    构造——貌单元引起景观分异
    陆范围构造带分异基础发生
    貌单元分异构造——貌单元形成
    等级区域单位:
    高级单位国三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次级分异——西北干旱区分塔里木盆准
    葛尔盆天山山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蒙
    古高原等然区域
    东部季风区分异出东北原华北原黄土
    高原江南丘陵山等然区域
    较致质基础
    二省性分异
    省性指带性条件非带性具
    等级规模高级省性热量带范围省
    性赤道带气候省性显著
    热带形成西岸信风气候陆干旱气候东岸季风气
    候差
    亚热带形成西岸中海(冬湿夏干)气候陆部
    亚热带荒漠草原气候东岸夏湿冬干季风气候
    温带形成西岸西风气候陆温带荒漠草原气候
    东岸温带季风气候差





    西岸 中部 东岸
    温带 西风气候 荒漠草原气候 季风阴湿气候
    亚热带 中海(冬湿夏干) 亚热带荒漠草原气候 季风(夏湿冬干)
    热带 信风气候 干旱气候 季风
    省性级带性单位中表现
    等级规模
    次级分异亚热带次级分异北亚热带中
    亚热带南亚热带
    东部浙闽海区——降水均匀台风出现夏季暴风
    湘赣中部 ——副高控制伏旱春寒春末夏初阴雨天气
    西部川贵——降水均匀强度
    云贵高原——冬干夏湿南亚季风气候
    亚热带
    北亚热带
    中亚热带
    南亚热带
    明显
    国中亚热带例东西分异:
    三带段性分异
    带段性指非带性区域单位带性分异
    具规模
    :三然区中东部季风区南北分
    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
    种非带性单位带性分异高级带段
    性分异

    四川盆:北部中亚热带景观特征
    南部表现准南亚热带景观特征
    更次级
    带段性
    分异
    省性带段性带性非带性互条件互
    果作产物
    纬度带性条件时产生非带分异表现省性
    非带性条件时产生带性分异带段性
    第五节 中尺度域分异规律
    述区域性分异规模指陆东西岸部高原
    原山系范围
    更次级分异中尺度分异包括高原部山
    部原部方气候势高度引起水热状况
    土壤植表水水状况分异呈现出
    定规律性
    中貌引起区域分异
    二方气候引起域分异
    三垂直带性
    中貌引起区域分异
    单貌单元盆高原原部存
    明显貌差异势高低貌形态变化
    中:
    水——部表水系水埋藏条件
    土——成土母质性质
    植——植形成系列分异
    说:貌部中貌差异区域性
    域分异导素中貌分异貌分异明显
    稍加分析出二方气候引起域分异
    方气候——中气候介气候气候间
    中等范围然类活动形成特殊垫
    面气候
    水范围:十公里百公里森林气候
    盆气候湖泊气候海岸气候城市气候
    分异素:特殊垫面——热量水分差异——
    盛行风
    举例:海岸气候湖泊气候城市气候方风
    1 海岸气候:
    特点:海水蒸发气候较温暖湿润形成
    带偏南(暖)气候特征(偏低纬度特征)
    国海亚热带气候福建浙江气候特点
    偏南整福建南北中亚热带福建
    东南部莆田南南亚热带南亚热带特征
    甘蔗产量高荔枝龙眼种质量非常
    2 湖泊气候:
    湖水调节作周围陆温暖湿润太
    湖岸山背风处形成方气候——偏南气候特征
    1976年12月28日1977年1月5日两次寒潮境
    太湖岸清晨低温度周围陆高21°C~24°C
    正湖泊调节提高冬季低气温避免减
    轻冻害里长桔子面积种植成
    国东部区商品意义柑桔界限——北界限
    3 城市气候
    城市存产生种方性气候形成
    素:
    a 城市垫面绿色植建筑物沥青水泥路面代
    b 居民生产(工厂交通)生活增添量热源
    c 化石燃料量燃烧烟尘微粒进入气
    城市气候具气温高湿度低风速太阳辐射弱见
    度差降水特点
    (1)气温高
    ① 吸热:城市建筑物沥青水泥路面白天吸收
    量热量夜间释放夜间较郊区温暖
    ② 蒸发热减少:城市水道设施完善降水迅速排
    走耗蒸发热量减少
    ③ 生产生活交通放热:城市中居民生活工厂生
    产交通运输发出巨热量
    形成城市郊区暖——热岛效应通常城市气
    温郊区高1~ 2°C
    冬天晴朗夜晚风天气:
    数百万口城市城郊温差5°C高达11°C
    数十万口中城市城郊温差3~5°C
    万十万口城市城郊温差2~3°C
    感觉:市里热县农村凉快
    (2) 湿度低——气温高面蒸发少城市郊区
    湿度低贵阳市郊区低4
    (3) 风速——城市建筑物密集高楼林立垫面
    粗糙度风速减弱
    (4)太阳辐射弱——城市工厂烟囱排放烟尘污染粒子
    吸收散射阳光结果城市年均太阳辐射总量
    减少15~20
    感觉:城市:皮肤白县农村:黑
    (5) 见度差——气中烟尘粒子见度降低
    气中凝结核城市中雾日增见度降低
    (6) 降水——凝结核热岛效应垫面粗糙
    升气流强利增加降水
    4 方风
    受形影响产生方风然理环境域分
    异特殊影响三垂直带性
    垂直带性势高度变化引起气温降水
    变化然理素然综合体垂直方发生
    带状更规律
    引起垂直带分异原势高度变化
    着海拔高度增加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呈现出定
    变化相应气候土壤植然综合体发生相应
    变化
    高山区山麓山顶分出系列垂
    直然带面基带基带垂直带
    规律排列称垂直带谱
    然山必须达定高度具足够相高
    差垂直带出现高度温带般800m
    热带1000m果低高度会垂直
    带出现构造隆起山势形成垂直带性根
    前提引起热量水分差异垂直带分异
    直接原
    1.垂直带受水带性影响基带类型决定垂直带
    谱性质
    垂直带基带纬度然带相者说
    山水带山垂直带谱基带
    长白山处温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区针阔
    混交林基带基带类型决定垂直带谱性
    质决定完整垂直带谱出现结构
    低纬高纬海陆基带决
    定垂直带谱
    基带海洋性纬度带时垂直带谱具海洋
    性特征类森林垂直带中占优势位
    基带非纬度然带时垂直带谱具陆
    性特征山荒漠带山草原带高山草原带占
    导位
    2.垂直带山麓山顶变化纬度带性低
    纬高变化规律类似
    垂直带基带垂直带组合类型排列
    次序纬度带性低纬高纬更规律类似
    果座足够高山位水分充足赤道区
    座山垂直带谱会出现类似赤道
    极排列然景观带3.垂直带然带数量纬度带
    高度山果处纬度然带
    垂直带数量低纬高纬少珠穆朗玛
    峰南坡7垂直然带长白山南坡4极
    2热量差异造成
    4.类型垂直带出现高度纬度
    类型垂直带出现高度低纬区高高纬
    区低
    山针叶林带出现珠穆朗玛峰南坡3 100~3
    900m间出现长白山南坡1 100~1 800m
    热量差异造成
    5.垂直带谱特征取决山身性质
    山性质包括山高度坡走等
    山高度垂直带谱完备性先决条件高
    逾雪线山形成完整垂直带谱(刘南
    威2004)
    山坡阴坡阳坡迎风坡背风坡分
    般说山体阳坡热量较迎风坡降水
    充足
    山坡性质山坡水热组
    合状况差 发育垂直带谱
    例珠穆朗玛峰南坡阳充足热量
    印度洋西南气流相交较降水形
    成海洋性森林型垂直带谱北坡截然相反发育
    着陆性草原荒漠型垂直带谱(图55)
    第六节 方性域分异规律
    涉空间范围区域局范围区
    全球性陆洋区域性规模分异
    素影响范围性质
    方性局部貌气候岩性土质表
    水潜水排水条件等素差造成分异现象
    带性非带性相互作基础局部
    素引起范围域分异规律低级
    域分异
    节容:
    貌部位引起分异
    二气候引起分异
    三岩性土质排水条件引起分异
    貌部位引起分异
    ① 貌部位通常称貌形态部位貌部位引起
    分异引起方性分异基素
    河谷分水岭系列貌形态垂
    直成层更分河床河漫滩阶低阶高
    阶坡麓谷坡分水岭顶部貌
    形态部分出貌面阶分阶坡
    阶面貌部位通常称貌部位
    1 2a 3
    4
    5
    6
    7
    8
    7
    6
    5 4 3 2b

    1 河床2a河漫滩3阶坡4阶面5山麓面6谷坡7山坡8山顶
    2b面

    图56 貌面划分示意图貌部位差造成局范围域分异基
    素具方面作:
    a 貌部位产生日通风条件
    改变气温湿度分配状况出现局气候差异

    b 表排水条件水埋藏条件较差异加
    剧延缓表侵蚀搬运堆积作造成面局部
    差异
    c 貌部位进步引起表组成物质量
    分异影响着土壤变种植群丛变化
    二气候引起分异
    气候反映贴面光热风水分等方面
    综合状况气候形成起垫面差异
    中貌部位差貌部位
    气候影响表现气温降水日通风条件差
    异方面然气候引起分异貌部位明显
    域分异影响更直接
    日通风条件直接影响局部
    段成土母质风化程度土壤质土层厚度
    土壤水分蒸发出现域差异引起植分异
    土壤微生物动物变化动植物种
    类生态产生影响
    景观生态学角度讲貌部位气候结
    合构成生境条件演变成生物群落
    空间造成范围域分异
    三岩性土质(表组成物质)排水条件引起分异
    段貌部位气候然相
    岩性土质排水条件(中某方面)等
    差会形成方性分异岩
    性土质排水条件等方面差引起方
    性域分异忽视素
    岩性导致岩石风化土质矿物成分
    机械组成酸碱程度等影响土壤物理化学
    性质直接影响然植物生长植物群落形

    第七节 域分异规律综合分析
     三维带性高原带性问题
     水带性垂直带性关系
     域分异规律间关系
     研究域分异规律性实践意义
    三维带性高原带性问题
    1.三维带性
    影响域分异规律素分析基素
    两种:
    种太阳辐射作太阳辐射球表
    面纬度分布均引起热量差异种
    素称纬变化素
    二球作球作产生海
    陆分布势起伏构造运动等造成干湿度分
    带性垂直带性直接原两种分异中球作形式
    干湿度分带性通距离海洋远表现
    出水分差异实现种素称
    变化素距海度
    垂直带性通热量高度中分布差异
    引起然理现象程差异称高
    度变化素
    实际球表面方垂直然带
    纬高度变化素作结果
    山高原言三维带性概括
    包含着两层含义
    三维分异带时纬度
    度垂直方分异空间分异三维水
    带垂直带处三维空间中
    二三维体带处带谱纬度
    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带性作产物
    2.高原带性
    高原仅海拔高度跨越较空
    间域分异具特殊性表现:
    (1)高原带具纬度低海拔带完全
    热量背景水然带热量状况取决处
    理纬度高原带热量特征受高原纬度位
    置影响受高原海拔高度制约
    纬度低海拔然带相高原
    带具偏极热量特征高海拔造成辐射
    热量差异高原化学风化减弱寒冻风化作
    增强表组成物质粗土壤发育差形成植
    耐寒类型
    (2)山垂直带谱水带谱垂直方变异高原
    水带谱山垂直带谱巨高程水变异
    面积广阔高原具垂直带性质高原带
    水方纬度热量降水分布差异必然
    发生水方分异
    青藏高原水带山垂直带基带优势垂
    直带高原展布成
    高原然带南北方纬度变化
    东西方环流形势变化
    垂直方海拔高度变化(郑度等1979)
    (3)高原然带边缘部辐合具明显
    项辐合特征
    二水带性垂直带性关系
    水带性指赤道两极海陆水
    方呈带状分布现象干湿度纬度带性
    作结果垂直带性势高低变化垂直方
    呈水环带状现象
    间差异性相似性
    相似性:
    ①带谱相似方:水带性赤道
    两极垂直带性山山顶两者次递变
    然带类型致相似
    ②垂直带谱基带区水然带相似
    ③成相:气温递变变化
    差异性:
    ① 然带宽度赤道两极山
    山顶气温递降速度垂直带高度变化快
    升100m温度降06℃水方低纬
    高纬需10万米降低06℃气温垂直递减率
    纬度1 000倍山垂直带宽度百米
    千米递变 水然带百公里千公里
    ② 湿度变化成:水然带湿度变化决
    定气环流海陆垂直然带湿度变化
    受势高度坡影响增定高
    度降背风坡风坡明显差③ 光差水带日情况太阳高度角
    纬度发生变化垂直带中发生种变化
    ④ 垂直带然理素综合特征更复杂出
    现水然带没特性例喜马拉雅山南坡
    冰川舌伸森林带中冰川热喀斯特现象特
    发育作水带极冰雪带没
    三域分异规律间关系
    1域分异规律等级规模成
    等级关系
    作范围域分异规律分等级
    分三种尺度:尺度(行星尺度)中尺度
    (区域尺度)尺度(局尺度)北分
    五种:全球陆洋区域性中尺度尺度
    然理环境整体具联系整体性
    结构功整体性非衡序系统整体性特点
    整体性级间等级属制约决定
    分异规律分异规律背景基础分
    异规律分异规律进步分化分异规律受
    分异规律制约影响
    ① 相互制约性陆纬度带性洋表层带性
    受全球热力分带性制约水陆两种垫
    面进步分化
    ② 相互独立性:等级层次域分异规律作
    形成性质空间规模相应域单位
    全球性分异规律形成全球热力带洲洋域
    单位海陆范围域规律形成海洋陆高级区
    划系统
    成关系
    域分异规律根导2种分异素:
    外部:太阳辐射—表产生纬度差异分布—纬
    度带性分异素
    部:球—构造运动岩浆海陆势起伏—
    非纬度带性分异素
    带性素非带性素形成带性分异规律
    非带性分异规律
    全球尺度规律包括热力分带性海陆起伏海陆
    分异球表面第级分异规律受基分异素
    (带性非带性)制约
    洋分异规律陆分异规律第二级分异规律
    陆纬度带性洋表层纬度带性热力分带基
    础陆洋进步分异规模陆
    干湿度带性巨构造体系洋底部非纬带性
    海陆分异海陆起伏(表形态起伏分异)基础
    陆洋进步分异海陆分异次类

    区域性分异带性非带性分异素相互作
    形成带段性省性带性非带性分异
    素互条件互果作产物带段性
    非带性区域单位带性分异省性带性条
    件非带性分异区域性构造貌分异
    高原原山系分异
    中尺度分异中貌方气候垂直带分异
    带性非带性素相互作结果受级
    规模制约垂直带叠加带性影响非带性
    里非带性素(高度)起导作带性
    产生垂直方变异垂直带谱基带带
    性素控制中
    尺度指方性带性非带性相互作
    背景素范围起导作
    形成局部分异陆纬度带性
    动力
    基分异

    基分异
    规律










































    域分异规律相互关系图
    太 阳
    太阳辐射纬度分布
    纬度带性
    热力分带性
    洋表层纬度带性
    陆水带性
    带段性 省 性

    海陆分布势起伏
    岩浆活动构造作
    非纬度带性
    海陆分异 表起伏分异
    陆干湿度
    带性
    巨构造体
    系造成分异
    洋底层
    非带性
    构造—貌单元引起分异
    中貌引起分异 方性气候引起分异 垂直带性
    方性
    2.带性非带性
    带性非带性分异规律基域分异
    规律带性规律理解广义中义狭义

    广义带性指然景观呈带状分布包括
    纬度带性度带性垂直带性1959年中国
    综合然区划(初稿)采广义理解带性规

    狭义理解伊萨钦科(1958)胡焕庸(
    1964)等张带性指纬度带性指
    热量温度纬度变更引起方面
    带状变化认非带性包括度带性
    垂直带性
    中义理解包括纬度带性偏离纬线方
    基受纬度带性(太阳辐射纬度
    分布均)影响水带性
    带性非带性相互影响然理系统
    成分特征景观特征时带性非带
    性成分
    貌非带性构造关受带
    性影响外营力作气候貌
    气候带性太阳辐射纬度热量
    分布均造成非带性垫面——
    势起伏海陆分布影响结果
    种尺度分异规律实践意义
    尺度域分异规律国家制定基建设规划
    确定发展农业生产重指标种耕作制度提供
    科学带性规律国农业发展纲规定
    粮食产量标准
    中尺度域分异规律省区制定全面生产
    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制宜开展种
    营确定区农业发展方提供重
    中尺度域分异规律进行国家省级
    然区划理基础换句话说然区划域分异规
    律实际应
    四研究域分异规律实践意义
    尺度尺度域分异规律划分土类型分析评价
    区域土资源基础工作土科学研究理基

    山区利必须考虑垂直带谱系列垂直带利
    利山环节着垂直带变更利
    然资源发生变化垂直带充分反映整
    山然条件资源样性垂直带谱系列
    充分反映种样性
    第 三 章 综 合 然 区 划
    重点:讲授综合然区划原
    方法等级系统
    难点:具体单位划分章



    第节 综合然区划概述
    第二节 综合然区划理方法
    第三节 综合然区划单位等级
    系统
    第节 综合然区划概述
    区划概念
    区划:区域划分泛指种区域划分通常说
    区划分然区划济区划行政区划
    然区划:域分异规律作结果然条件空间
    理分布具逐渐渡性质差异中存着渡性
    渡性中找然条件差异性较相似
    性较区域相似划分区差异划分

    然区划象侧重点分部门然区划
    综合然区划
    二区划容务
    综合然区划研究容:
    (1)综合然区划般方法研究
    (2)反映某具体区域然理综合体分异
    认识性区划方案研究
    (3)综合然区划实践应研究
    综合然区划务:
    (1)解然界区然理基情况揭示然
    理综合体域分异规律发展域分异规律理
    (2)摸清区然资源数量质量特征正确评价
    然条件发展生产利利方面制
    宜发展生产提供科学
    (3)分析科学技术条件类利改造然
    性现实性实施果协调关系促进
    利类发展良性生态衡提供基
    第二节 综合然区划理方法
    区划理
    根定域然理综合体相似性差异
    性逐级进行区域划分
    二区划原
    陈传康教授认发生统性原相致性原
    区域扼性原综合然区划基原
    1 发生统性原:
    区域单位域分异素(带性
    非带性)作历史发展产物必须历
    史态度区域单位划分
    洪积原
    积原
    海积原
    河北原分2 相致性原
    必须注意区域单位部特征致性划出
    致性然区等级系统说致性

    然带(高级单位)致性体现热量基础
    致相
    区(次级单位)致性体现热量基础致
    相湿润干旱情况致相半湿润区:干
    燥度1~149年降水量500~1000㎜森林草原
    3 区域扼性原
    起源区域单位空间重复性区域系统永远
    体存彼分离部分
    山间盆附山极相似根区域扼性原
    必须两者合区域单位中理然界中存两
    然特征类似彼隔离区域划区域
    例四川盆成盆周围山包
    围反没周围山法显示四川盆盆特征
    4 综合性分析导素相结合原
    综合性原分析组成素特征性质然综
    合体中作位变化规律时更分析间相互
    关系然综合体制约程度
    素起作找两起导作
    素导素区域特征形成区域分异重影响
    国综合然区划综合分析国境然理
    素相关性基础海陆分布形式构造单元差集中
    表现水热差异作导素东部季风区湿润西北干
    旱区干旱青藏高寒区高寒
    三区划方法
    贯彻区划原必须运相应方法达
    目原方法紧密联系:
     发生统性原——古理法(历史检验法)
     相致性原——序划分合法(类区划法)
     区域扼原——类型制图法
     综合性原——部门区划选置法(图幅叠合法)理
    相关分析法(网格分析法)
     导素原——导标志法
    1 古理法(历史检验法)
    然综合体然历史产物进行区划
    域级然理综合体形成演变分异历
    史背景然特征成性差异性差异程度进
    行分析然逐级划分综合然区域
    等级区划单位应体现出具历史
    背景古理法贯彻发生统性原方法

    优势:体现成
    足:缺少古理资料确定区域单位年龄
    发展历史容易方法定困难
    2 序划分合法(类区划法)
    包括两种区划方法
    逐级划分出综合然区划单位利土
    类型逐级合出综合然区划单位
    条件两者结合起
    概括域分异素中尺度
    差异高级(范围)低级(范围)次划分
    综合然区域求区划单位相致性划分具体方法:
    ① 尺度带性非带性分异划分热量带然区
    ② 热量带然区相互迭置出区级单位
    ③ 根区带段性差异划分带亚带(非纬度带
    性单位部纬度性差异)
    ④ 带亚带省性差异划分然省(带性条件
    非纬度带性)
    ⑤ 然省划分然州
    ⑥ 然州划分然区
    6
    1
    3
    4 5
    1
    21
    2
    ① 根尺度带性非带性分异划分热量带
    然区(11:热量带界线12:然区界线)
    ② 热量带然区相互叠置出区级单位
    (图中2)
    图31逐级划分法图示

    热量带界线热量带界线
    然区界
    线
    6
    1
    3
    4 5
    1
    21
    2
    图31逐级划分法图示
    ③ 划分带亚带(图3)
    ④ 划分然省(图4)
    ⑤ 划分然州(图中5)
    ⑥ 划分然理区(图中6)
    带亚

    然省
    然州

    理区
    低等级区域单位开始 次
    合高级区划单位
    具体方法:
    ① 划分出具体土单位
    ② 土单位进行分类区分出三种土类型
    ③ 掉土类型具体界线
    ④ 土类型质量关系组合图
    示域差异划分然理区ⅠⅡⅢ
    a 划分出干具体土单位
    b 土单位进行分类区分出三种土类型(123)
    c 掉土单位具体界线表示土类型差景观图
    d 根土类型质量关系组合分布图式域差异划分
    然理区种分布图式占范围相然理区
    e 掉 土 类 型 界 线 然 理 区 ( Ⅰ Ⅱ Ⅲ )
    序划分合法——
    ——广泛应类区划
    ——适土类型图区域
    图32逐级合法图示
    a b c d e
    1 2 3

    Ⅱ Ⅲ
    3.类型制图法
    类型制图法根土类型单位关系进行区
    划方法
    种方法首先部门然区划中普遍应貌区
    划土壤区划植区划等类型图
    例貌区域种貌类型结合土壤
    区域定土类土种规律结合土类型组合
    合成综合然区划说应根
    土类型组合分布图式差进行区划4 图幅叠置法(部门区划叠置法)
    采重叠部门区划(气候区划貌区划土壤区
    划植区划等)图方式划分区域单位部门区
    划图重叠相重合网络界线间均位
    置作区域界线
    工作程序:
     例尺部门然区划图分放透明纸
     然相互叠合
     分析气候区划单位貌气候单位相互关系气候
    区划单位土壤植区划单位相互关系貌区划单位
    土壤植区划单位相互关系等
    根单项然区划单位间相互关系分析结合
    区划单位界线分布形势重合情况接程度逐
    级确定综合然区划单位
    部门区划叠合法实际种部门然区划成果
    进行理相关分析方法适部门然
    区划已完成域
    优势:简便易行
    足:图幅叠置法定局限性般情
    况部门然区划详细程度样
    原始资料源精度样
    5 网格分析法(理相关分析法)
    • 运种专图文献统计资料然理
    成分间相互关系作分析进行区划方法
    具体程序:
    • 先种专门图文献资料统计资料分标注
    适例尺工作底图画出坐标网格
    • 然理相关分析法分析密切程度相关关系
    密切程度编制出带综合性然素组合图
    基础逐级进行区域划分
    优势 :理相关分析法目前区划工作中运较
    广泛种方法果迭置法配合会较
    效果种区划方法中基种方法
    足:需工作量较适然区划工作基
    础薄弱域缺部门区划成果域
    中国然区划运理相关分析方法
    忽视部门区划迭置法整区划网格偏重气候
    土壤植消弱貌区划网格
    种方法称网格分析法贯彻综合性
    导性原发生学原区域轭性重方法
    6 导标志法
    通综合分析选取某种反映域分异导
    素然指标作划定区界
    选取反映域分异素某指标作确
    定区域界线级区划单位
    统标志划分反映域分异导
    素标志
    种方法然区划中应广泛
    方法
    中国然区划导标志划分
    ① 构造运动全国分三然区东部新构造运动升幅
    度季风区西北新构造运动显著升蒙新高原区
    西南部幅度升青藏高原区三区构造运
    动性质然理程明显差异
    ② 带根气温度划分≥10°C积温全国划
    分6带
    ③ 区气构造单元距海远划分区
    构造单元距海远湿润全国分湿润
    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区
    ④ 带划分采植土壤作指标根植土壤带
    性分异规律全国划分8带
    ⑤ 省根带部貌差异划分第三节 综合然区划等级系统
    根然条件相似性差异性
    划分合等级区划等
    级系统
    综合然区划等级系统区划单位排
    列方式区划单位等级系统:双列系统单
    列系统域分异成造成
    级区域单位时带性
    非带性两种分异素影响形成带
    性非带性单位等级系统称双列系统
    种张带性非带性时
    作表然界等级系统应系列
    ——单列系统表然界存着反映两种
    分异素完全综合性单位
    双列系统
    双列等级系统级带性单位非带性单
    位列等级系统理基础带性规律非
    带性规律两种互属规律作前提
    双列系统中带性单位表现带性规律
    单位非带性单位表现非带性规律
    单位
    张双列系统学者认:
    (1)综合然区划单位两种列等级系统
    (2)两互属互存等级系列景
    观中完全结合起
    综合然区划常划分景观
    需采种特殊联系单位两等级系统联系起
    种联系单位带性单位非带性单位两系
    列单位叠置获(图33)
    (3)带性区划单位非带性区划单位基联
    系单位次
    ()带性区划单位等级序列
    根域分异规律纬度带性属性特征划分
    特点:
    ① 导分异素:带性单位带性素非带
    性素相互作带性素起导作形成单位
    ② 完全综合性区划单位:带性区划单位综合单
    位部质貌存差缺
    乏发生统性相致性综合性完全③ 空间分布:带性单位分布致纬线方呈
    带状分布受非带性素影响实际分布复杂
    ④更规律:太阳表分布直接关系单位
    空间变化具非逆性更规律赤道轴南北
    两半球带性单位呈称分布形式
    ⑤ 界线:带性单位界线逐渐渡
    带性单位等级系统:
    然带—然带—然亚带—然次亚带
    ⑴ 然带
    然带理区划范围高级区划单位反
    然带作然理区划单位
    国数理学者赞成然带高级带性区划
    单位认然带应热量域差异整然
    界影响划分
    目前公认然带划分图式:寒带亚寒带寒温
    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
    ⑵ 然带
    然带然带进步划分
    基带性高级区划单位然理综合
    体带性分异规律通然带
    然综合特征集中反映出然带
    表客观存实体作然区划
    单位没争议
    中国综合然区划然带述:带代
    表然界水分异特征土类植群系纲根土壤
    植划分带
    亚热带湿润区东部亚区
    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
    黄褐土带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带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砖红壤红壤黄壤带
    ⑶然亚带次亚带
    然亚带然带部带性差异进
    步划分
    亚带更变化带两种然素
    带性质变外素发生量改变
    次亚带更变化亚带然综合特征
    然素局部更次级带性变化
    表62 某带进步划分图式
    褐土森林草原落叶阔叶林次亚

    淋溶褐土落叶阔叶林次亚带褐色土半旱生落叶阔叶林亚

    棕色森林土落叶阔叶林亚
    带暖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
    (中国)
    典型黑土草甸草原次亚带
    淋溶黑土草甸草原次亚带南方森林草原亚带
    灰化黑土阔叶林次亚带
    灰色森林土阔叶林次亚带北方森林草原亚带
    森林草原带
    (前苏联)
    南方森林苔原次亚带
    北方森林苔原次亚带森林苔原亚带
    灌木苔原次亚带
    藓类衣苔原次亚带典型苔原亚带
    北极苔原亚带
    苔原带
    (前苏联)
    次亚带亚带带(二)非带性区划单位等级序列
    非带性区划单位域分异非带性特征
    划分级域单位特点:
    ①导分异素:非带性单位带性素
    非带性素相互矛盾相互联系中非带性素
    起导作形成单位
    ②空间分布:非带性单位带性单位相互立
    呈带状纬延伸切断纬线延伸
    然带然带呈块状分布
    ③完全综合性区划单位:定具统性
    非带性部允许带单位存
    ④更规律:非带性单位高低纬度更
    明显中纬度更规律海陆
    ⑤界线:非带性单位界线受势构造
    影响常具明显界线
    非带性区划单位等级序列样构成:
    然区—然区—然亚区—然区
    区划中划分然区级单位时方案
    两种:种国分两区1954年罗开富
    中国然理区划草案中国分东半壁(季风影
    响显著区域)西半壁(季风影响微弱完全季风
    影响区域)根海陆位置构造单元
    引起差异划分
    ⑴ 然区
    海陆位置巨差异引起
    构造单元引起巨差异
    述两方面差异相结合引起
    然区非带性单位高级单位陆
    非带性分异三种:
    黄秉维中国综合然区划全国划分
    三区青藏高原作独立区
    区构造单元势高度差
    较明显势界线界
    ① 新构造运动差异现代势轮廓
    ② 域分异导素差异
    ③ 气候特征
    ④ 然界发展程差异
    ⑤素然影响
    1978年4月综合学西安会议拟订方案中全国
    分两区域指中国东部中国西部
    1982年中国景观区划分两区
    高寒>4000米高原山
    系等高山草甸草原荒漠等
    季风气候湿润貌原
    森林植
    干旱低山丘陵高原高山
    盆植荒漠半荒漠草原
    东 部 季 风 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区表63 中国三区特征(席承藩丘宝剑等)
    沟谷低海拔高原面
    农业高原牧业牧绿洲农业粮食生产干鲜果类
    林牧渔业
    农业
    特征
    高山草甸高山草原
    高山荒漠沟谷中森

    干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局部山针叶林荒
    漠草原
    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
    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针
    叶林草甸草原

    机质分解慢作草毡
    状盘结机械风化强
    部分含盐碱石灰
    机质含量低质轻粗
    风沙土
    南方酸性粘重北方碱
    性原盐碱东北机
    质丰富
    土壤
    西部流河东部
    河流发源冰雪融水

    绝部分流河雨水
    补湖泊水含盐
    河系发育雨水补
    南方水量充沛北方稀少水文
    垂直作心圆状纬带性
    海拔4000m高原
    高山系
    高山系分割盆高
    原局部窄谷盆
    部分面500m
    广阔堆积原貌
    高寒温度低限制
    水分发挥作
    干旱水分足限制温
    度发挥作
    季风雨热季局部旱
    涝气候
    054595占全国总
    口()
    226298476占全国总面
    积()
    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区
    然区然区划分次级非带性
    区划单位
    然区划分质貌基础
    实际体现土壤植景观类性
    国然区划分东部季风区北南分
    东北区(寒温带温带)华北区(暖温
    带)华中华东区(亚热带)华南西南区
    (热带)
    ⑵ 然区
    亚区区进步划分非带性区划
    单位
    亚区质构造貌形态表沉积物性
    质等基相似相第三级构造单元
    气候土壤植具明显区域性
    罗开富非带性原东北区划分
    兴安岭副区东北原副区长白山副区
    属亚区实例
    ⑶ 亚区
    然亚区进步划分出然区
    低级非带性区划单位
    标志:中貌结构致性
    引起然理程相似性
    非带性区划单位然区研究充
    分争议带性非带性分异研究深入
    非带性分异规律亚区划分区揭示域分
    异规律做省级区划工作确必
    ⑷ 然区
    二单列系统
    带性分异素非带性分
    异素时作表然界区
    划单位应时反映出两种分异
    素作完全综合体
    单列系统
    单列系统基观点:
    ⑴ 综合然区划单位等级系统应反映带性
    分异规律非带性分异规律应划分完全综合性
    域单位完全综合性单位等级系统
    ⑵ 单双列系统互相排斥截然立联
    系单位次基单位
    ⑶双列系统作出综合性域单位(联系
    单位)建立单列系统重手段必步骤两种观点出发点侧重点
    双列:分析观点出发强调起互属
    带性规律非带性规律建立两种列区划单位
    单列:综合观点出发强调起互属
    带性规律非带性规律作表然界
    建立完全综合区划单位
    双列系统中联系单位次单列系统中联系
    单位基
    1统单列系统
    表域单位带性分异规律非带性分异
    规律综合表现完全根域分异素
    分异规律综合表现划分综合性域单位
    属关系建立综合性单位等级系统称统单
    列系统(美锷赵松乔中国然区划方案)
    单列系统分:
    统单列系统
    交叉单列系统
    叠置交单列系统
    2交叉单列系统
    认综合然区划单位分带性非带
    性两种单位系统消双列系统
    方便保持科学完整性两系列区划单
    位次交叉排列系统中区划等级
    单位系统交叉单列系统中国综合然
    区划(初稿)种
    3叠置交单列系统:
    陈传康等学者提出通双列系统相
    叠置获完全综合性单列系统
    1 统单列系统:
    美锷中国然区划方案中等级系统:
    然区——然区——然省——然州
    赵松桥1983年新方案中:然区——
    然区——然区——然亚区——然区
    统单列系统带性非带性两种规律
    较高级区划单位中统起更全面反映出区
    域客观现实体质特征
    ⑴ 然区(赵松乔)
    然区单列系统中第级单位根然
    理环境中域差异
    ① 纬度海陆分布等理位置差异
    ② 势轮廓新构造运动差异
    ③ 气候特征差异
    ④ 然历史演变差异
    ⑤ 类活动然界影响开发利改
    造方差异 赵松桥区划方案分三然区
    ⑵ 然区
    然区根温度条件组合致相土壤植
    等方面反映定性划分指标温度水分组合情况
    然区分异素
    东部季风区分异素纬度位置温度带北南分
    四然区: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
    带区华中华南湿润半湿润亚热带区华南湿润热带区
    西北干旱区分异素距海远引起产生水分
    植差异分蒙草原区西北荒漠区贺兰山
    六盘山县界
    青藏高原区分异素势然素垂直变化
    资料充分划区青藏区⑶ 然区
    然区带性——反映气候生
    物土壤等素非带性——反映貌面组
    成物质水文质等综合分异指标划分
    然区具致相合理利土改
    造然方级区划单位相双列系统中
    亚带区间联系单位致相交叉单
    列系统中然带然省相结合单位
    ⑷ 然亚区
    然亚区然区进步划分划分
    指标非带性素(貌面组成物质)
    特点带性素(气候生物土壤)
    反映然亚区综合然环境土
    利改造方更致
    ⑸ 然区
    然区然亚区进步划分表现出带性特征非
    带性特征极致性时具相土类型组合结构
    区划低级(基)单位
    统单列系统特点:
    ①较高级单位中带性特征非带性特征结合起
    带性非带性指标相结合作级单位划分指标
    ②采级单位综合指标法进行区域划分
    ③级区划单位带性单位非带性单位
    完全综合区划单位
    2 交叉单列系统
    交叉单列系统实际双列系统单列形式图
    说明交叉排列单列系统划分
    区区亚区区(州)带带
    亚带次亚带
    中国综合然区划(初稿)创造性运
    交叉排列方法等级单位系统然区—热量带—
    然区—然带—然省带性单位非
    带性单位交叉排列作出典范独处
    区划方案影响较
    交叉排列单列系统特点:
    ① 交带非带性特征作级区划单位
    划分根
    ② 级单位采统指标级单位中采
    指标进行区划
    ③ 带性单位非带性单位交叉排列次更
    相互割切划分体现出综合划分特点
    ④ 区划限单位——然区综合特征致
    单位
    3 叠置交单列系统
    该系统带性非带性两列区划单位入手
    理相关分析基础交运导标志法进行两类区
    划单位界线网格叠置带性区划单位非
    带性差非带性区划单位带性差相
    应形成省性单位带段性单位单列系统带划分
    区(然国)区划分带提供理
    通双列系统完全区划单位交叠置出
    完全综合性单列系统区划单位(图64)图64 双列系统获单列系统示意图


    亚区



    亚带
    次亚带



    带段
    带段
    亚带段
    次亚
    带段
    景观
    叠置交单列系统具列特点:
    ① 交导标志进行区域划分
    ② 单位高级单位部分高低级单
    位间等级属关系
    ③ 带段性单位省性单位相间排列系列
    然区(景观)综合单位
    总结
    综合然区划等级系统四种分:
    ① 带性单位非带性单位分排列终区划
    限单位(然区)统双列系统
    ② 带性非带性分异高级单位开始统
    单列系统
    ③ 带性单位非带性单位交叉排列单列系统
    ④ 带性非带性单位交叠置带段性省性
    单位相间排列叠置单列系统
    四者相处目区
    划等级单位系统更充分反映表域分异
    复杂性级性
    作农业服务目综合然区
    划双列系统应时带方便单
    列系统具优越性交叉单列系统叠置单列
    系统理讲较严密级序实际
    应时显琐碎统单列系统仅揭示
    域分异规律区域立统表现形
    式时生产实际中便应
    四区划单位命名
    命名反映区域理位置反映区域综合然特征
    精炼简便便致三种办法:
    ① 综合理特征表述分采名二名三名1959
    年中国综合然区划(初稿)热量带然区然
    区高级单位中法
    名:暖温带——热量
    二名:暖温带湿润区——采热量水分命名
    三名: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色森林土带热量植土
    壤三名列命名
    ② 理位置区域综合然理特征
    列命名1983年赵松乔区划采法然
    区采位置水分温度三名法
    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区
    ③ 理位置单名法罗开富美锷区划
    单位采法
    东北区华北区第四章 土分级分类
    重点:土分级分类方法
    难点:区域划分类型划分区
    第节 土分级
    球表层系统系列等复杂程度差
    等级高低彼交错重叠然综合体组成
    级镶嵌系统
    土分级概念
    土分级根土特性划分等级
    级综合体特性划分等级相理
    划分止境实际没必
    等级划分受定应目特定制
    图例尺限制
    20世纪40年代国外研究名称等级较
    认三级
    国1:100万土类型图土纲土类土型
    前苏联:
    景观划分 方 限区 相
    澳利亚: 土系统土单元立
    二土分级基单位
    1相——相貌面具貌部位
    气候植群丛土壤变种相
    然综合体单位
    例河流阶阶面阶坡果
    然条件致两相阶面相
    阶坡相
    相低级土单位貌面具相
    岩性土质水排水条件种气候土
    壤变种植物群丛然特征致土段
    具4特征 :
    (1)简单然综合体土分级限单位
    (2)相部然理组成成分身具致性质
    (3)相然条件均土段土利具相
    适宜性适宜程度具相土利方
    (4)土分级单位相相存历史短抵
    御外部影响(特类活动影响)力弱
    野外划分相时首先划分貌面然考虑
    貌面组成成分致性
    4
    5
    6
    7
    8
    7
    6
    5 4 3 2b


    1 河床2a河漫滩3阶坡4阶面5山麓面6谷坡
    7山坡8山顶2b面
    图 56 貌面划分示意图 2.限区——系列相规律组合成相
    初级貌形态中级土单位相初级貌
    形态外貌清楚然综合体
    丘陵限区丘顶相两丘坡相两坡麓相
    规律组合成
    沟限区沟底相两沟坡相组成
    阶限区阶面相阶坡相等相互联系相组成
    限区基特征:
    (1)限区级相高部结构相复杂
    (2)限区部组成部分保持着密切联系表现
    整体综合然特征相致
    (3)范围水运动固体物质搬运
    化学元素迁移等具方
    (4)限区清晰外部形态
    阶沟丘陵等初级貌形态
    野外划分限区标志
    3.方——限区规律组合成相复杂中貌形态
    山方干连续谷麓坡岭脊限区组合成
    特征:
    (1)方高土体单位复杂程度土单元
    (2)方具复区(复域)特点低山方沟谷限区阶限区
    坡麓限区斜坡限区低山顶部限区规律重复分布复域性
    前两级重差
    (3)方范围存复杂物质量结构水体运动固体物质搬
    运化学元素迁移程方限区重区
    (4)相中等貌形态综合体方气候水文复区
    土壤复区植复区相联系
    表72 土分级单位较(陈传康)
    复区复区水文复区方气候初级貌组合方
    群丛组合变种组合排水条件
    潜水条件相气候组合初级貌形态限区
    群丛变种土壤水性质相气候貌面相
    植土壤水文气候形土级
    三土分级单位特征相互关系
     相限区方级土单位构成土分级系
    统具体土段等级然综合体反映
    相邻域联系级阶面相级阶坡相合成
    级阶限区
    具域联系相邻河床限区河漫滩限区级阶
    限区二级阶限区合成河谷方
    综合然特征较致相邻河谷方台方
    丘陵方合更高级体单位——然区(景观)
    出相—限区—方—然区(景观)低
    级高级域体单位等级系统(图71)
    图71 土分级单位相互关系
    (景观)
    土分级单位 区划单位
    相 限 区 方 然区
    分级系统单位特点
    ① 较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组合
    ② 低级单位必须域相邻进行合
    ③ 等级越高含低级单位越部结构越复杂
    ④ 土分级系统低级合成较高级等级根
    单位间联系然区(景观)土单位然区(景观)
    域单位属综合然区划单位级次
    较低单位属土体分级单位然区区划单位
    等级系统土单位分级系统机连结构成完整
    然综合体分级系统
    然区划单位揭示中尺度然综合体域
    层次结构土分级单位研究尺度然综合体
    域结构
    第二节 土分类
    表然界复杂样区域(然区)范
    围土体数目般进行逐研
    究土单位部性相似性作程
    度概括获分类级土分类单位
    土类型单位干土体单位集合
    成具某种相似理程理特征相
    致生产潜力相土利方成科
    学评价土质量基单位
    • 类型——干实体事物性抽象概括
    • 土分类——级土单位类型划分土
    分级基础定原指标等级
    土单位相似性进行类群
    目前国外关学者持观点
     景观学理角度出发认土分类系统应系列
    张土分级基础进行分类研究
     实际应出发强调土分类系统单系列
    系列土分类系统
    原苏联景观区域学派国陈传
    康代表综合然理工作者张
    土分级基础进行土分类
    土体单位级土分
    类级土单位分进行类型划
    分土分类系统系列
    ()土分类单位
    分级——具体体研究
    级体单位分进行类型划分构成
    分类系统
    相例
    性质相似某相相种
    性质相似相种相属
    性质相似相属相科
    样限区方作出类似
    图 72 体单位类型单位相互关系






    类型单位系列

    景 观

    区划
    单位
    种 属 科
    种 属 科


    分级
    单位

    限 区
    种 属 科
    种 属 科
    种 属 科1 相分类
    相分类级划分标志:
    相种相分类系统中低级类型貌面
    岩性土质土壤变种植群丛等相相
    相属相分类系统中中级类型貌面
    某组成成分相似性合
    相科相分类系统中高级类型形剖面
    定联系特水文外动力具相属集合
    表73 北京百花山附河床相分类(陈传康)
    沙质间歇流水河床
    卵石间歇流水河床
    巨砾间歇流水河床
    间歇流水河床
    急流水河床
    缓流水河床常流水河床
    河床
    相种相属相科
    2 限区分类
    限区相初级貌形态单元限区进
    行分类应分析貌形态入手
    限区种初级貌形态中具相土壤植
    干限区总
    表74 北京门头沟斋堂区阶限区分类(刘南威等)
    限区属初级貌形态基础限区岩
    性母质水文特征概括
    限区科限区分类系统中高级类型单位
    限区属特征概括
    河三级阶三级阶
    河二级阶
    河二级阶二级阶
    面积河滩田级阶
    面积河滩田级阶级阶

    限区种限区属限区科
    3 方分类
    方分类根方相似性差异性逐级
    纳概括出分类级单位分类级划
    分标志分:
    方种中等貌形态组合岩性土质土壤
    植组合等然特征相方合
    方属貌类型土壤植特征相方
    种合
    方科具相中等貌组合干方属合
    表5 延边治州台方分类(刘南威等)
    温凉暗棕壤台
    温冷暗棕壤台暗棕壤台
    温白浆土台
    温凉白浆土台
    温白浆土玄武岩台
    白浆土台

    方种方属方科
    土分类单位特点:
    ① 等级体单位(相限区方)进行类型
    划分构成分类系统分类系统较高单位较低单
    位属性纳
    ② 低级高级纳求域相邻类型概括
    ③ 分类系统等级越高相似特征越少属性越简单
    ④ 类型单位低级高级体单位属性
    逐级概括
    ⑤ 体单位客观存具空间连续完整性类型
    单位抽象概括空间连续实际面图
    呈斑点状重复出现(二)分级分类联系区
    1区
    级越高
    性越少

    求相邻
    重复
    出现
    采类型系统研究法
    级土单位进行
    分类出分类级高
    低土类型

    体单位分
    类概括


    等级越高
    部性
    越身
    越复杂
    域相
    邻重
    复出现
    采域系统研究法
    划分定级
    合更
    高级单位
    体单位划
    分合


    2联系:
    分级基础分级单位分类系统土
    分级土划分分类土横类型
    (三)土分类步骤方法
    1.步骤
    ⑴ 确定分类象:确定级土单位作分类象
    取决研究务涉范围 制图例尺
    1:20万~1:100万1:1万~1:20万>1:1万制图例尺
    >1万Km2500~1万Km2<500Km2调整范围
    方限区相象
    ⑵ 确定分类分类指标
    象确定——指标——客观反映土分异规律
    服务目标选分类标志时违反然规律前
    提应量选择研究目标关标志
    2.方法
    ⑴ 序法:种属科分类序直接列出分类系统
    优点:简单明系统性逻辑性强
    缺点:工作量太短时间难完成划分标志明显
    ⑵ 两列指标网格法 :
    相分类时限区分类
    具体做法:画出横坐标
    坐标——貌列出高低貌类型
    横坐标——土植类型左右湿生旱生植
    横两列交叉构成网格——土分类系统
    优点:便分析土组成素间关系划分标志清楚
    缺点:机械便阅读
    ⑶ 路线考察法
    研究区域选择条代表性路线进行实考察
    考察中绘制干表示土体单位土综合剖面图
    分析土单位组成素特征关系单位间空
    间组合规律基础综合剖面分类
    然线推面——获整研究区土分类系统
    优点:简便易行
    缺点:够精确求分类者丰富验较高野
    外工作力
    二单系列土分类系统
    国学者赞成严格区分土分级分类受
    土壤植分类方法影响张采单系列土分类
    系统
    中科院理持中国1:100万土类型制
    图规范分类系统方案反映单系列土分类系统
    全国分三级土纲土类土型
    1 土纲——高级分类单位水热类型划分
    指标:≥10℃活动积温干燥度霜期作物熟制
    分12土纲:
    A.湿润赤道带B.湿润热带C.湿润南亚热带
    D.湿润中亚热带E.湿润北亚热带
    F.湿润半湿润暖温带G.湿润半湿润温带
    H.湿润寒温带I.黄土高原J.半干旱温带草原
    K.干旱温带暖温带荒漠L.青藏高原
    基础土类型划分出发点2 土类——土纲中划分出类型单位(相
    方级)——第级土类型
    指标:中貌类型相应土壤植类型
    海拔高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高
    (岗)低(河谷)潮湿(沼泽滩涂)
    代表符号:英文字母(土纲代号)右角注阿拉伯
    数字:F4——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土纲中积类
    3 土型(第二级土类型)——类中划分
    指标:相中貌土壤亚类植群等
    代号:土类右角注阿拉伯数字
    :F1
    4——湿潮土积
    表76 国1:100万土类型分类系统(土纲土类)
    L1河湖滩低湿L2谷L3L4台L5低中山L6高山L7极高山青藏高原L
    K1滩K2绿洲K3土质K4戈壁K5沙漠K6低山丘陵K7中山K8高山
    K9极高山
    干旱温带暖温带荒漠K
    J1低湿滩J2盐碱滩J3沟谷J4干滩J5沙J6J7岗坡J8丘陵
    J9低山J10中山
    半干旱温带草原J
    I1黄土积 I2黄土川 I3黄土沟谷 I4黄土台 I5黄土塬 I6黄土梁 I7黄土峁
    I8黄土涧 I9石质丘岗 I10黄土丘陵 I11低山 I12中山
    黄土高原I
    H1低湿洼 H2低 H3针叶林灰化土低山湿润寒温带H
    G1低湿河湖洼 G2盐碱低 G3草甸低 G4积 G5积高 G6漫岗 G7沟谷
    G8丘陵 G9低山 G10熔岩高原 G11中山 G12高山
    湿润半湿润温带G
    F1滩涂 F2低湿河湖洼 F3海积 F4积 F5积洪积倾斜 F6沙 F7沟谷河川
    F8山 F9丘陵(海拔400相高度50~200m)F10低山(海拔400~1000m相高
    度200~500m)F11中山 F12高山
    湿润半湿润暖温带F
    E1滩涂 E2低湿河湖洼 E3海积 E4积 E5沟谷河川 E6岗台 E7丘陵 E8低山
    E9中山 E10高山
    湿润北亚热带E
    D1滩涂 D2低湿河湖洼 D3海积 D4积 D5河川沟谷坝 D6岗台 D7丘陵
    D8低山 D9中山(海拔900~1000m)D10高山 D11极高山
    湿润中亚热带D
    C1滩涂(潮间带)C2低湿河湖洼 C3海积 C4积 C5沟谷河川坝 C6岗台
    C7丘陵 C8低山 C9中山
    湿润南亚热带C
    B1岛礁 B2滩涂 B3低湿河湖洼 B4海积 B5积 B6 沟谷河川坝 B7台阶
    B8丘陵(相高差200m)B9低山(海拔500~1000m相高差200m)
    B10中山(海拔1000~2500m)
    湿润热带B
    A1岛礁湿润赤道带A
    土类土纲编码
    三土分类方法命名
    1土分类方法——叠置法
    形图 土壤图
    土类型图
    植图
    2 土类型命名
    前命名方法统纳起三种:
    (1)植土壤貌三名法植(土壤)貌两名法
    :针叶林漂灰土山黄红壤山坡
    优点:直观直接反映土特征
    缺点:名称冗长便非专业员应
    (2)群众名称
    :北京山区活山死山深山浅山 黄土高原区
    川塬梁
    优点:名称简练形象生动便群众
    缺点:样名称区指土类型(
    名异质)类土区名
    称(质易名)
    (3)名命名土类型
    :澳利亚美国土系统命名时采法
    :沃伯顿(名)土系统
    第五章 土评价
    重点:土评价方法
    难点:土评价系统第节 土评价概述
    土评价概念
    土评价根具体生产目土然济生
    产性进行评定程
    土评价基础土分类土类型土评价象
    土评价实际生产目种土类型
    次进行评价分类程
    土评价称土质量评价土分等土资源评价
    土潜力分级等
    1土资源——目前供类开发利
    类社会提供种物质财富土

    强调:类
    ① 现
    ② 现定技术条件
    改造石灰岩粗骨土低山
    注意:土资源
    广义土资源——类社会项生产生 活
    利土农业工矿交通等
    狭义土资源——农林牧
    2 土评价——指特定目土生产力
    高低鉴定评定估价土质量坏
    土类型——侧重研究土综合体形成特性
    结构功演分布规律科学分类
    系统化土资源评价提供条件
    二土评价类型
    根评价目目标象方法等分成种类型
    1 评价目分3种:
     土适宜性评价——通土然社会济属性鉴定评定
    土农林牧生物生长适宜性限制性程度差异
     土潜力评价——针某种土利类型然综合体
    综合特征方面揭示土生物生产力高低土潜生产力
     土济评价——采济指标土投入
    产出济效益角度评定土质量等级
    2 评价目标综合性程度分2种:
    单项土评价——某种具体目发展某
    项生产某种作物特定求评价土
    :水稻
    单宜——考虑适宜性限制性更具体针性

    综合土评价——宜——目标农
    林牧业生产综合求进行
    3 评价方法分3种: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半定量评价
    4 评价象分2种:
    农土评价
    非农土评价(城镇评价旅游
    评价交通 评价等)土适宜性评价
    1
    土适宜性评价土适宜性限制性
    土适宜性指定条件土类型某种济
    利适宜程度分宜性双宜性单宜性
    适宜种
    土限制性土存某种利素限制土
    某种途影响某途适宜程度
    第二节 土适宜性评价
    2.土适宜性——某种土质量土途作物适应状

    类——宜农宜林宜牧
    程度——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
    适宜性
    3.土限制性——定条件构成土质量某种
    素限制土某途
    类 ——土壤侵蚀盐碱
    程度——强中度弱限制性
    二土适宜性评价系统
    评价系统 —— 土评价核心问题
    复杂问题
    ①表现:国际影响较FAO美国农业部评价
    系统澳利亚苏联定影响
    国影响中国1:100万土资源图评
    价系统农牧渔业部评价系统
    ②原:评价目评价系统样评价目
    采原指标系统
    ③评价系统点:评价系统中般均
    适宜性类适宜性程度限制性类
    限制性程度四方面反映
    高等级评价单位中表示适宜性类
    中等级评价单位表示适宜性程度
    低等级评价单位反映限制性类
    限制程度中量差
    联合国粮农组织土评价系统
    产生背景:国国评价系统资料
    成果难交流需通国际讨制定
    统规范式评价体系
    1972年FAO瓦格宁根召开农业土评价
    专家会议讨建立统评价体系问题
    1975年1月FAO罗马召开会议制订土
    评价纲
    纲中评价系统采逐级递降四级分类法:
    ①土适宜性纲——指适宜性种类
    ②土适宜性级——反映纲适宜程度
    ③土适宜性亚级——反映级限制性种类
    需改良措施
    ④土适宜性单元——反映亚级营理方
    面次差1 土适宜性纲:表示土某种途适合
    适合分两纲:适宜纲适宜纲
    适宜纲(S)——类土长期某种途
    时(发展农业)产生明显济效益
    没破坏土资源危险
    适宜纲(N)——适宜某种途通常
    分2级:①暂时适宜级 ②永久适宜级
    ①暂时适宜级(N1)——土受严重限制
    克服改造目前技术水
    改变种限制性
    ②永久适宜级(N2)——土限制性十分严重
    目前难克服
    2土适宜性级:反映适宜性程度适宜性纲
    适宜程度高低次递减序分类阿拉
    伯数字表示般分3级分5级
    ①高度适宜级(S1)——土持续利受
    重限制限制会显著降低产量收益
    需增加额外投资费
    ②中度适宜级(S2)——长期某种途时受
    中等程度限制产量收益减少投资费
    增加利图明显低S1级土
    ③勉强适宜级(S3)——持续某种途时受
    严重限制产量收益明显减少投资增加收支勉
    强达衡
    3土适宜性亚级:反映限制素种类土壤
    水分足土壤侵蚀危险等写字母表示

    S2m——表示受水份限制中等适宜性亚级土
    S3e——受侵蚀素限制强适宜亚级土
    果受两种等程度限制性素作时
    列出S3me
    注:高级适宜级(S1)土受限制
    存亚级分
    4土适宜性单元:亚级细分
    亚级单元具级水相适宜性
    程度亚级相似限制性种类
    单元单元间生产特点营条件细
    微差(说限制性细节差)
    表示方法:连接号—阿拉伯数字列亚
    级符号:S2m-2
    评价目研究范围深度精度
    求土适宜性纲级亚级单元四
    级土评价系统
    范围例尺般较高前二三
    级具体情况四级评价系统
    适增加分类级进步细分
    某场合增加条件适宜性调查区某面积土规定营理条
    件适宜适宜性差具备某
    条件时适宜种情况
    增加条件适宜性——作适宜性纲
    相避免增加分级麻烦
    表示方法——纲级间C表示:
    Sc2条件适宜2果需条件适宜
    细分成级
    般情况量少条件适宜相
    列情况:
    ①满足某条件土划适宜
    低适宜级
    ②满足某条件土适宜性高(少
    12级中等适宜)
    ③条件土占整调查区总面积少

    纲 级 亚级 单元 纲 级 亚级
    S1 N1m
    S2m N1
    S S2 S2e S2e1 N(适宜)N1e
    S2me S2e2 N2
    S3
    Se (条件适宜)
    二中国1:100万土资源图评价系统
    1981年拟定中国1:100万土资源分类系统
    (草案)参FAO美国澳利亚土分
    类系统结合国特点拟定
    首先土生产潜力区域性全国分干
    区区土资源作类等型单元五
    级划分五级分类系统
    ①零级单位——土区
    气候素中水热条件反映区域
    间生产力区应具体相
    土生产力包括适宜农作物牧草
    林木种类组成熟制产量土利
    方措施划分9土潜
    力区
    ②土适宜类
    土潜力区范围土农林
    牧业生产适宜性划分分9土适宜类:宜
    农宜林宜牧宜农林 宜农牧宜林牧宜
    农林牧宜途宜利土
    土适宜类FAOFAO土适宜性纲中
    分适宜S适宜N两种分类系统较
    FAO单宜国1:100万土资
    源图单宜双宜三宜
    利方明确区考虑适宜
    方面——单宜利方明确区
    考虑宜两评价系统区

    ③土资源等
    土适宜范围反映土适宜程度生产潜
    力高低土资源评价核心土适宜类
    均农林牧适宜程度质量高低划分适
    宜类包括三质量等
    :宜农土 宜林土
    等…… 等……
    二等…… 二等……
    三等…… 三等……
    ④土限制型
    土等范围限制素深度划分
    限制型具相限制素相
    改造措施等型型间
    反映限制素没质差
    :土等划分出土壤侵蚀形
    坡度土壤盐碱化沼泽化等限制型
    间没等级差土型划分农业生产
    意义基FAO土适宜性亚级
    ⑤土资源单元—低级分类单位
    表明土然类型利类型级
    具较致植土壤中等形营
    理改造措施较相土构成
    三两评价系统简评
    (1)FAO 纲 单宜国区划—类型 宜
    (2)点:相—土适宜性限制性
    两评价系统适宜性类适宜性程度限 制
    性类限制性程度四方面反映
    高等级评价系统表示适宜性类
    中等级评价系统表示适宜性程度
    低等级评价系统进步反映限制性类限
    制性程度中量差
    :FAO纲中—适宜纲S—单宜
    中国—土适宜类—宜
    适宜范围:
    FAO:适宜区域范围(县级)针性
    土评价单元单途:种植某种作物果
    树等
    中国:适区域范围评价(全国省级)
    较反映评价区土资源总状况种途三土适宜性评价方法
    ()参评素选择指标拟定
    1.参评素选择
    土然属性种土利影响程度评价
    尺度时考虑社会素作
    评价时选择某种途效素作参评素
    影响土质量利系列限制性素
    般:综合性评价参评素针性差
    单宜性评价参评素少针性强
    光(时数温度)
    ①气候素影响子 水分(降水量湿度)
    热量(积温≥10℃霜期)
    基岩性质
    构造貌形态
    ②质貌影响子 海拔高度
    势坡度坡
    表侵蚀切割程度等
    表径流时空分布
    ③水文条件影响子 水类型
    沼泽化程度
    灌溉条件等
    NPK机质含量
    ④土壤素影响子 PH
    土层厚度
    障碍土层
    ⑤植素:植组分类型
    种生产产量(产值)
    社会济素 生产理水
    区位条件




    2.指标(划分) 参评素分级
    ⑴分级标准:参评素限制强度划分干级坡度指标:坡度
    土层厚度水侵蚀机械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影响
    <1° 必采取措施
    1~3° 明显侵蚀灌溉采取定措施
    3~5° 轻度侵蚀(少量纹沟出现)
    5~7° 中度侵蚀开始农业耕作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机械化水
    利化方便
    7~10° 耕需修梯田
    10~15°强度侵蚀开始农业限
    15~25°林牧业
    25~35°果林生产已受严重影响
    >35° 重力作林牧业利限
    ⑵编制参评素评级表
    评级表参评素结合形式指标分级级位进
    行具体化形象化种表式
    评级表横栏——参评素名称
    评级表栏——限制性素分级级位
    评级表中间——参评素级位指标
    评级表中:限制性素分级级位越素限制
    强度越强反级位越限制性越弱0级位
    评级素指标限制适宜性
    表84 河北省宜农耕适宜性评价子分级指标表 (单位:°cm%kg)

    貌 坡


    土层
    厚度
    土壤
    质 障碍层 机

    含盐

    水源情

    表积

    粮食亩

    1 <2 100 轻壤 >2 稳定 积水 >400
    2 微

    2~
    6
    80~
    100 中壤 80cm
    出现
    15~
    20
    01~
    03 较稳定 时积

    300~
    400
    3 岗坡

    6~
    15
    60~
    80
    砂壤
    重壤
    60cm
    出现
    10~
    15
    03~
    05 稳定 涝积

    200~
    300
    4



    15

    25
    30~
    60 砂质 30cm
    出现
    06~
    10
    05~
    06
    极稳

    季节积

    100~
    200
    > 20cm 终年积
    (二)土适宜性评价方法步骤
    国外常方法基分定性定量两类
    1定性法:专家老农实践验选定参评素分
    级指标然进行分析类分等定级
    步骤:
    ⑴划分土评价单元
    ⑵编制评级表(选参评素分级)
    ⑶定等级标准
    ⑷号入座确定评价单元等级2定量法:先参评素指标数量化然数学公式计算指标值
    结果作定级常指数法评分法等
    ⑴指数法步骤:
    ①全部农划分土类 然土类分评定等级
    相定性法划分土评价单元
    ②选择参评素 ③确定参评素指标
    ④确定参评素权重 ⑤确定参评素等级分
    ⑥求指数 ⑦划分土等指数范围
    ⑧确定评价单元等级计算评价单元参评素指标
    ⑵评分法
    ①划分土评价单元—— 土类型单元定性法
    ②参评素限制程度排序分闭合式:
    100坏0
    ③求出评价单元参评素分数
    ④总分少划分等级
    定量法优点:项指标定量概念评价具
    性较客观
    缺陷:量定程度搀杂评价者观成分想清
    观成分详细定位观测研究
    第三节 土潜力评价
    土潜力定投入条件某种途土
    具潜生产力力
    土潜力评价通土然素(土壤气候
    形等)相互作表现出综合特征评价
    揭示土生物生产力高低土潜生产力
    美国农业部土潜力评价
    世界早潜力评价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
    20世纪30年代提出时目控制土
    壤侵蚀
    该潜力评价系统包括三等级单位:
    潜力级(capability class)
    潜力亚级(capability subclass)
    潜力单元(capability unit)
    1 潜力级
    潜力级潜力分类中高单位土
    限制性强度统划分8潜力级罗马数
    字表示I级Ⅷ级土利时受限制
    逐级增强利潜力逐级减中I~IV级
    土良理生产适宜农作物V
    ~Ⅷ级耕作(图82)





    土利集约程度增加






    放 牧 耕 作











    约 高 度
    集 约




















    斜线部分相应潜力级适宜利
    范 围Ⅷ








    2.潜力亚级
    潜力亚级土利限制性素种类危害续分亚级
    亚级土土壤气候等农业起支配作限制性素
    相分4亚级:
    (1)侵蚀限制(e):土壤侵蚀堆积危害
    (2)水分湿限制(w):土壤排水良水位高洪水泛滥危

    (3)根系限制(s):植物根系受限制危害包括土层薄硬盘层
    石质持水量低肥力低盐化碱化等
    (4)气候限制(c):影响植物正常生长气候素危害冷
    干旱霜雹等 Ⅰ级分亚级
    3.潜力单元
    潜力亚级持续分潜力单元潜力单元实际指
    组土植物适宜性营理技术相
    似潜力单元土列方面应该致
    (1)相营理条件生产相农作物牧草
    林木
    (2)种类相植条件求相水土保持措施
    营理方法
    (3)具相生产潜力
    表85 美国农业部土潜力评价系统
    级 亚级 单元

    Ⅰ Ⅱw(湿) Ⅱe1
    Ⅱ Ⅱe(侵蚀) Ⅱe2
    Ⅲ Ⅱs(土壤厚度) Ⅱe3
    Ⅳ Ⅱes
    非耕




    二国土生产潜力评价
     基思路光作唯考虑素假设种环
    境均处适宜条件:温度完全适宜水分供应充足
    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300ppm)土
    壤水性养分状况良没灾害发生等
     述光合潜力计算仅光作形成产量素考虑
    实际产量形成程中素限制光合潜力发挥
     起种衰减作素温度水分次土壤
    条件
     首先光合潜力出发进根温度水分土壤等方面条
    件相关分析进行温度订正称光温生产潜力
     进行水分订正称光温水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
     进行土壤订正称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农业生产潜力)
     数学表达式纳:Pa=Pf ×T×W×S
    式中Pa 农业生产潜力Pf 光合潜力
    TWS分温度水分土壤效系数
    Pf =00146×QQ总辐射量(Jcm2)
    根框图工作步骤:
    (1)土资源清查确定评价作物土利方式进
    行气候土壤资源清查气候图土壤图叠加生成农业生态
    单元作适宜性评价单元农业生态单元扣非农业
    出土生产力评价利土分灌溉
    旱等
    (2)农业生态区进行农作物土适宜性评价包括确定作
    物土利方式生态(气候土壤)求计算作物生
    物产量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农业气候生产潜力进行土壤
    订正进行作物土利方式适宜性评价(3)土生产潜力评定根适宜作物种植制度
    计算投入水定种植制度灌溉旱单
    产面积出土总产量扣休闲土
    退化减产量收获损耗加草水域食物产量
    出换算热量蛋白质土生产潜力
    (4)口承载潜力评定包括进行口预测营养水预
    测计算现口预测口热量—蛋白质需求量
    土生产潜力作较求口承载潜力
    第四节 土济评价
     土济评价济指标土投
    入—产出济效果进行评定
     土济评价土适宜性评价差:
    土济评价仅考虑土然属性差异
    着重研究等量劳动消耗(包括活劳动物化
    劳动)条件土产出效果
    土适宜性评价着重研究土诸素土利
    适宜程度反映种土利潜生产力

    农等级评定
    ()毛利分析法
    毛利分析联合国粮农组织先提出非洲马
    拉维等国试般结合土适宜性评价进行
    毛利指农民农业生产单位出售产品年收入中扣
    生产成理费出利润(亏损)
    般适情况较简单适宜性评价(土
    改良费基建设费没长期贷款)
    某农场例说明
    1.利然评价结果选择发展前景土利方式
    农场总面积5公顷含:肥土沙土排水良土壤作物
    玉米烟草农投工资金少中等投入水营

    玉米适宜性序:肥土>沙土>排水良土壤
    烟草肥土沙土适宜性相似排水良土壤
    采取排水措施属适宜
    排水良土壤玉米烟草产量较低通排水提高产
    量该农场属农营资金限排水工程属型土改良工

    然烟草济效益较高种植烟草需花费量工
    农营非机械化耕作农场说种限制
    该农场选择利方式:玉米2公顷烟草1公顷休闲1公顷林
    1公顷
    2.估算变动成
    变动成包括种子肥料农药机械设备等物质投入劳动力等非物
    质投入估算方法:变动成=单位面积投入量×单价
    3.估算固定成
    指属某特定生产营项目成生
    产营项目规模变成建筑物折旧维
    修等该农场固定成150£均30£ hm2
    4.估算产值(产出)
    估计作物单产产品市场价格计算产值产值=
    作物单产×市场价
    5.计算毛利净收入
    毛利=产值-变动成 净收入=毛利-固定成表86 某农场毛利分析
    土单元 肥土 沙土 排水良土壤
    土改良 排水
    土利 玉米 烟草 玉米 烟草 玉米 烟草 玉米 烟草
    肥料投入( kghm 2) 200 100 400 200 200 100 200 100
    作物产量( kghm 2) 5 000 1 500 4 500 1 500 2 000 300 5 000 1 500
    肥料(£ 100 kg )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单价
    作物(£ 1000kg ) 40 200 40 200 40 200 40 200
    肥料外变成(£ hm 2) 20 60 20 60 20 60 20 60
    固定成(£ hm 2)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产值(£ hm 2) 200 300 180 300 80 60 200 300
    变成(£ hm 2) 44 72 68 84 44 72 44 72
    毛利(£ hm 2) 156 228 112 216 56 - 12 156 228
    毛利(£) 540 44 0 100 540
    固定成(£) 150 150 150 200 ①
    纯收入(£ 农场) 390 290 - 50 340
    整农场(玉米 2
    hm 2烟草 1 hm 2
    休闲 1 hm 2林
    1 hm 2) 纯收入(£ hm 2) 78 58 - 10 68
    表7 土适宜性等级
    玉米 烟草
    肥土 S2 S1
    沙土 S2 S1
    排水良土壤 S3 N1
    6.进行适宜性评价
    毛利划分土济适宜性等级:
    毛利>200£ hm2S1
    100~200£ hm2S2
    50~100£ hm2S3
    <50£hm2 N1标准农场土适宜性等级表7
     果该农场目标纯收入250£拥5公顷
    肥土农场说种土利组合方式纯收入
    390£满足求济适宜
     5公顷沙土说纯收入290£已接界
    种情况唯出路通缩玉米种植面积
    扩烟草种植面积增加收入果全部排水
    良土壤种利方式行通农场纯收
    入已成负值果采改良措施成排水良
    土(假定改良成肥土)已成利
    图土
    (二)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
    毛利分析法适土改良基建设投资项目
    果土改良费基建设投资费较开展成效
    益分析确定投资否合适般贴现现金流量分析
    谓现金流量贴现未投资成费收益采定
    公式换算成现值采面公式计算:
    V=P(1+r)n
    式中V 现值P 未年实际成收益r 利息n 年
    数1(1+r)n贴现子
    般说土改良工程投资收益周期较长需
    年实施土改良工程时必然第年
    开头年支付基建设投资费年份
    里增加产量利润形式收益偿
    某农场排水良土例子进行排水工程改
    良贴现现金流量分析
    假设排水工程投资总额500£常性维护年
    度费50£贴现率5%项目寿命假定20年
    年收益取表8毛利
    表8 该农场进行排水工程改良数资料
    土单元 排水良土壤
    土改良 排水
    济假设 贴现率5%项目寿命20年
    土改良(排水)成£
    hm2
    基建设投资(£) 500
    常性费(£) 50
    年收益额(£ hm2)
    烟草 198
    玉米(完全没土
    相)
    156
    玉米(未排水收益较) 100
    5 hm2农场(玉米2烟草1
    休闲1林)净收益
    398(£农场)80(£ hm2)表9 该农场进行排水工程改良计算细节(烟草例)
    年数 成(
    £)
    收益
    (£

    贴现

    现值
    成(
    £)
    收益(
    £)
    收益减成
    (£)
    0 500 0 1000 500 0 -500
    1 50 198 0952 48 188 140
    2 50 198 0907 45 180 135
    3 50 198 0864 43 171 128
    …………………
    20 50 198 0377 19 75 56
    20年合计 ——— 1 123 267 1 344
    表10 该农场进行排水工程改良计算结果
    烟草 玉米(未
    利相)
    玉米(未
    排水相)
    5 hm2农场(
    未排水相)
    收益现值(
    £ hm2) 2 467 1 944 1 246 992
    成现值(
    £ hm2) 1 123 1 123 1 123 898①
    净现值(£
    hm2) 1 344 821 123 94
    收益成率 220 173 111 110
     表10出:
    ①种植烟草说排水土改良工程济行
    净现值高达1344£ hm2收益成率220证明类改良
    合理
    ②单独种植玉米收益成率稍高1表明种作物
    修建排水工程济角度说合理
    ③面积5 hm2农场说前述作物结构进行排水
    种合理方案收益单独种植玉米低原轮休
    进行排水需附加成
    ④证明种土排水合理必须扩轮休烟草(
    者收入成更高作物)种植面积

    《香当网》用户分享的内容,不代表《香当网》观点或立场,请自行判断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该内容是文档的文本内容,更好的格式请下载文档

    下载pdf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pdf的实际排版效果,会与网站的显示效果略有不同!!

    需要 2 香币 [ 分享pdf获得香币 ]

    下载pdf

    相关文档

    大学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大学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道及后山  实习目的: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睹大自然神奇的风采;更主要的是观察校道上主要树木,后山的主要植物;地质地貌,了解其形成过程。学...

    11年前   
    577    0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为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室内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地貌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系统学习实习时野外地貌考察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现场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资管专...

    8年前   
    692    0

    2017年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结构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该课程在我国大专院校地理系的教学计划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目前我...

    7年前   
    413    0

    综合会计

    完达山乳业鲜奶营销公司 主要职位职责描述 职位名称 综合会计 职位代码 所属部门 财务及信控部 直接汇报上司 财务及信控经理 职级等级 B4-B6 间接汇报上司 ...

    9年前   
    12622    0

    综合管理规定

    机械事业部综合计划 管理规定   为加强机械事业部综合计划、调度、统计管理,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经营过程各个环节纳入目标管理,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部门资源,现制定本规定如下: 一、 ...

    5年前   
    899    0

    个人综合评价

    作为高校教师,我爱岗敬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世界观、人...

    3年前   
    1061    0

    综合库主管

    岗位描述 综合库主管 岗位名称: 综合库主管 直接上级: 库管部经理 直接下级: 库管员、统计员 本职工作: 主管非生产用物资、备品、备件的收、发、存与管理...

    9年前   
    2818    0

    工作综合鉴定

    工作综合鉴定  男,1975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1995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工业会计专业,学生党员。毕业后,在机械工业供销总公司工作,任总经理秘书、团委书记。1998年1...

    11年前   
    359    0

    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  所谓综合消息,它既不是对一个固定人物的描述,也不是对一个独立事件的阐发,而是由许多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很强的指导性。往往是围绕...

    9年前   
    460    0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从一般管理意义上说,企业人员的业绩考评工作是企业管理中控制职能的重要内容。控制的三个环节,即确定标准、衡量业绩和纠正偏差。其中,前两者就是业绩考评工作的本身。而纠正偏差所采取的...

    15年前   
    13594    0

    电路综合题

    初三物理 §5?电路、电压、电阻、电功率?测验题一、 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前   
    448    0

    综合政审报告

    综合政审报告 党总支: 我支部在听取了培养人及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讨论认为   同志已基本符合党员条件,拟于近期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女 1986年6月出生、汉族、籍贯:,...

    11年前   
    12776    0

    2021综合管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事们:大家好!!竞争上岗,有上有下、有进有退,上固可喜、下也无悔,一如既往;进也可贺、退也不馁。

    3年前   
    474    0

    综合办综合管理员工作计划

    综合办综合管理员二月工作计划     本月适逢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本人在本月除做好日常相关工作(如:会议记录及纪要,打字复印,组织宣传,对外接待,协助事业部综合办交办的工作,常务副厂长及...

    11年前   
    11012    0

    综合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综合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时间过得飞快,在本学期里我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特做如下总结: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进而增强了探究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年前   
    736    0

    综合整治报告:街城乡综合整治工作报告

    街城乡综合整治工作报告区政府:XXXX年,XX街街道办事处按照区城管委印发的《XX区城乡综合管理工作考评制度》等有关规定,进一步量化、细化各项工作,规范执法行为,夯实执法基础,建立健全联合执法...

    2年前   
    488    0

    大学生综合评价

    大学生综合评价第一篇:大学生综合评价范文一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我学习勤奋...

    12年前   
    621    0

    综合科的工作职责

    综合科的工作职责  一、协助中心领导制定信息技术中心的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  二、负责中心日常行政事务,配合中心领导协调各业务科室工作;  三、负责中心计划、总结、报告、请示、公函等起草工作;...

    11年前   
    962    0

    综合档案室职责

    综合档案室职责  综合档案室职责     一、综合档案室是本局档案信息储存、开发利用、服务交流的中心,负责全局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对全局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指导。  三、负责档案的接收、...

    11年前   
    644    0

    投标综合经验交流

     投标综合经验交流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武汉市常用的招投标办法,研究其应对方法,总结经验,提高中标率。  关键词:招投标经验  一、目前武汉市招投标方法的基本情况  武汉市目前主要实施...

    9年前   
    46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