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思杨
创建于2023-11-19 03:04:00
修改者ying lin
修改于2023-11-20 07:04:00
字数3907
文档摘要: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产业发展不足、竞争力不强。农村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集中连片的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不够,规模化经营水平不够高。缺乏核心技术,菌菇精深加工水平不高,高精尖产品还很少。
某县农业农村存在问题分析及2024年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竞争力不强。农村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集中连片的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不够,规模化经营水平不够高。缺乏核心技术,菌菇精深加工水平不高,高精尖产品还很少。 二是耕地抛荒现象可能发生反弹。某是典型山区县,东部耕地具有面积小、分布零散、垂直落差明显等特点,机械化程度低,耕种劳动量大,农户种粮意愿低。特别是东部乡镇海拔高,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常住人口不足户籍10%,并且多为65岁以上的留守老人,抛荒现象可能发生反弹。 三是乡镇发展能级不高、聚合性不够强。农村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最大的瓶颈是区位相对偏远,成为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时的制约因素。 二、2024年工作重点及思路 2024年,某县“三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六张清单”,开展“五化”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变更多“不可能”为“可能”,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先行新篇章。 (一)主要目标 2024年确保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2%以上,力争4项涉农重要经济指标增幅走在全市前三、26县前列。 (二)重点举措 1.做好品质农业的加法。一是夯实稳产保供能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9万亩以上、产量3.3万吨以上。对全县145个粮功区划定情况开展“回头看”及抛荒整治,确保5.147万亩粮功区种粮属性。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农田,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农田5000亩,开展宜机化改造(土地平整)300亩。完成某绿色农田建设项目,积极争取2024年(第二批)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和丘陵山地宜机化改造项目。加快构建农林牧渔协调发展的大食物供给体系,在稳定能繁母猪保有量和生猪产能的基础上,续集万头猪场1家、种猪场1家,生猪良种化率达90%以上,能繁母猪保有量稳定在0.3万头左右,生猪自给率达到10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5%以上,水产养殖尾水零直排率100%。确保蔬菜产量稳定在6.2万吨以上,完成高山西红柿产业提升项目的蔬菜设施大棚、冷链分选中心建设,跨乡镇开发举水、岭头、 某等东部乡镇高山台地资源,建设高山蔬菜高端直供基地。二是推进特色产业扩面提质。出台《某县农业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甜桔柚、荒野茶等特色产业的扶持政策和三年行动计划。以农业“双强”为切入点,以食用菌、甜桔柚、荒野茶“3+X”产业为主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一区一品、抱团发展”,建设具有不同辨识度的农民共富特色产业带,聚力打造3到5个结构合理、链条完整、集聚度高、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在扩面提质上下功夫,全力打造“一业一链”全产业链。甜桔柚产业。目标:以甜桔柚扩面种植、仓储物流、精深加工为主方向,通过甜桔柚扩面提质延链,推进甜桔柚全产业链发展,让甜桔柚产业富裕更多百姓。项目:深入实施甜桔柚“双强”项目、“农机一体化”试点两个项目,建立智能化监测站点、物联网智能平台。积极谋划省交工集团投资5000万推动甜桔柚扩面2000亩项目,力争引进民间资本在某镇扩面种植1万亩,打造甜桔柚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开展甜桔柚果汁、果酱等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和生产。荒野茶产业。目标:以“品牌、文化、技艺、标准”为重点,以白茶、岩茶为主,开发高端精品荒野茶,打响“某荒野茶”品牌。项目:以“茶企+荒野茶主”联合开发的形式,对已开发利用的6000亩荒野茶溯源、挂牌,建设高山林野实名制荒野茶基地、争取龙溪茶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及 “茶文化一条街”等项目。举办茶文化一条街开街仪式暨县第二届荒野茶斗茶大赛。依托5.21国际茶日,部省市搭的台,大力宣传某荒野茶。三是做优做强农业品牌。持续扩大“某香菇”“某甜桔柚”区域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发展“某山耕”授权主体8家,网上农博入驻主体10家。参加国内外大型展销会10场次,力争全年农产品零售额突破6亿元。大力发展直播电商、订单农业等营销新模式,促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深化“肥药两制”改革,促进畜牧粪污、秸秆、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持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动“三品一标”迭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持续实施“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和“绿剑”执法行动,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做好城乡差距的减法。一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实施农房、管(杆)线、村道新“三大革命”。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体系网、农村公厕服务网。新建垃圾中转站3座,新建农村公厕4座。创建花园乡村16个、历史文化村落9个,重点打造某镇-中国甜桔柚强镇、屏都蔡段村-中国美妆村、大塘源村-食用菌农旅融合村、某“世界竹海 铅笔之都”县域风貌样板区;围绕“一统三化九场景”建设目标,组织推进第二批(某村、某村)和第三批(某村、月山村)4个未来乡村数字化项目;开展农家乐民宿星级评定工作,评定一、二、三星级15家,四星级评定5家,五星级评定2家;争取申报成功3个 “某山居”精品民宿项目;创建市级清廉村居引领村4-5个。推进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建设和风貌管控体制机制,推动村庄景区化、品牌化。二是全力提升农民收入。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一批,支持农户发展食用菌、甜桔柚等特色产业,落实“菜单式”产业帮扶举措,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项目建设带动一批,推广土地预流转制度,增加农户流转土地租金收入,持续推进某上低碳产业园、隆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创建等项目建设,增加农户工资性收入;结对帮扶保障一批,压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通过托底救助、补充医疗、教育帮扶、金融帮扶等措施,减少低收入农户支出。确保两项收入增幅达到完成目标。三是持续推进“大搬快聚”。加快安置小区建设,因势利导推进整村搬迁4000人以上、宅基地复垦300亩。同时,做好腾退空间利用和搬迁“后半篇文章”,多方位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3.做好创新驱动的乘法。一是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加强农业农村项目谋划储备和建设,2024年共谋划项目36个,投资总额3.5亿元。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某国家农业强镇、某上低碳农业产业园、隆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高山西红柿产业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等农业项目和 “双强”项目的建设进度;深入开展甜桔柚无病毒种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省级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积极争取2024年省农业“双强”项目资金和2024年乡村振兴综合试点资金。二是提升农机设施装备水平。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不断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推进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争取畜牧业机械化率达到55%以上、全县农业机械化率达61%以上。加快推进现代化种养设施装备应用。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做大做强一批农业主体,结合“两进两回”招引一批乡贤、大学生回乡创业,争取培育市级以上家庭农场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培育10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其中市级3家、省级1家),积极申报2024年全省家庭农场整体提升县试点。完成实用人才培训300人以上、高素质农民培训160人以上、“农三师”等共富能力提升行动3000人以上。新培育农创客200人以上,培训并授证“菇乡师傅”50名。加大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的培育力度,围绕主导产业在全县遴选培育400户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建设省级高品质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以上。坚持“双招双引”先导性工程,争取招引链主型企业1家以上、农业大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2000万以上。 4.做好体制机制障碍的除法。坚持改革破题,全力清除阻碍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种障碍,激发农村发展的潜能。一是推动农村标准地改革试点落地。开展“标准地+农业双强”改革,积极引导农户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力争土地规模经营流转率达30%以上;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支持大学生农业创业,大力引进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申报实施宜机化、绿色农田等土地平整建设项目,改良丘陵山区农田现状,提高农业机械化率;选取2个能充分体现改革要求的农业标准地片区,积极申报某省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县。二是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开展宅基地建房需求调查,以需求调查为基础进行宅基地审批任务分配。简化宅基地使用权的审批流程,提高农民建房审批“一件事”系统的数字化水平。深入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创新农民权益价值实现价值和闲置资源资产激活路径,盘活闲置农房0.105万宗,累计盘活总价值突破2200万元。三是加快激活集体经济新动能。积极探索村级项目“集体建”模式,做强做大强村公司。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扶持做大食用菌、甜桔柚、荒野茶等特色产业,打造年经营性收入“两百万村”“百万村”等明星品牌。借力“山海协作”,打造村企结对2.0版,积极对接农业方舱、整村光伏等成效较好的增收项目。谋划区域协调政策--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项目,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提供长久稳定的资金来源。做好 “某农经管”系统和小微权力在线审批子应用的协同贯通,继续实行村级财务“三年一轮审”的财务审计制度。2024年力争全县村级集体资产总额达到16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净总收入分别突破1.34亿元和0.77亿元;年经营收入2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的突破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