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砚红
创建于2016-12-28 08:29:00
修改者张砚红
修改于2023-03-05 14:46:44
字数6730
文档摘要:绝密★启用前江西省九江市XX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命题人:X 审题人:X一、选择题(共30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4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九江市XX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命题人:X 审题人:X 一、选择题(共30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4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它们都有染色体,存在基因 C.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D.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 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 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 ②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③ 肺炎患者体内的肺炎双球菌 ④ 九江一中校园内的全部生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② D.③②④ 3. 鱼类在水中遨游.鸟类在空中飞翔,虽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体内的基本组成相似。它们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 ) A.水 B. 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4.下列物质中,构成细胞膜重要物质的是( ) A. 核酸 B. 纤维素 C. 磷脂 D. 脂肪 5.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和胰岛素都可以做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B.乳糖和纤维素都属于二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6.松树和松鼠的体细胞中都含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⑤内质网⑥核糖体 ⑦中心体 A.①②⑥⑦ B.②③⑥⑦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7.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A.DNA和RNA B.RNA和蛋白质 C.DNA和蛋白质 D.脂质和蛋白质 8.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DNA和RNA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五种 B. DNA和RNA都可以携带遗传信息 蛔虫 细菌 菌 蓝藻 玉米 C. DNA和RNA可以被同一种染料染色 D. DNA只分布于细胞核中,RNA只分布于细胞质 9.右图方框依次代表细菌、蛔虫、玉米、蓝藻,阴影部分表示它们 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不属于这种物质或结构的是( ) A.核糖体 B.核仁 C.DNA D.蛋白质 待测物 试剂 颜色 淀粉 ④ 蓝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③ 脂肪 ② 橘黄色 ① 斐林试剂 砖红色 10.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编号顺序①~③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苏丹Ⅳ染液、紫色、碘液 B. 葡萄糖、苏丹Ⅲ染液、红色、碘液 C. 葡萄糖、苏丹Ⅲ染液、紫色、碘液 D. 葡萄糖、苏丹Ⅳ染液、红色、碘液 11.九江一中对实验教学非常重视,下面是我们做过的几个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C.盐酸水解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呈蓝绿色 D.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12.下列对概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概念图 1 化学元素 蛋白质 有机物 糖类 2 大量元素 激素 蛋白质 多糖 3 微量元素 酶 胰岛素 纤维素 13.动物合成的蛋白质可分为分泌性蛋白质和胞内蛋白质,与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分泌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细胞器和细胞结构最恰当的表述是( ) A.核糖体、中心体、内质网 B.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C.核糖体、线粒体、溶酶体、高尔基体 D.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膜、溶酶体 14. 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 B. ①和②均能够能萌发形成幼苗 C. 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 点燃后产生的③中的大量元素有N、P、S、Ca、Fe、Zn等 15.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中只有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糖类组成 D.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中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6. 某化合物为一种分泌蛋白,该蛋白成熟之前由一条多肽组成,且肽链内部无二硫键,成熟后,该多肽被水解成了四条相对较短的肽,且此四条肽内部及之间共形成了5个二硫键。问该蛋白由未成熟的一条肽变成成熟状态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是如何改变的( ) A.增加了44 B.增加了26 C.减少了24 D.减少了54 17. 下列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 A.中心体 B.细胞核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18.在夏季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内表皮细胞时,视野应调暗些.选择下列哪一项能将视野调暗( ) A.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9.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器F能合成蛋白质 B.细胞器B、F含有磷脂 C.水稻的细胞都含有A、C、D、E、F D.B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0.如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②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③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 ④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下面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相关的概念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若p上有嵴的结构,则q为叶绿体外膜 B. 图中a、c分别是指细胞膜、细胞器膜 C.图中d可以是核膜 加工运输分泌蛋白 D.图中的f和h分别代表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2.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的膜组成成分有蛋白质、脂质和大量糖类 B.6上有能形成8的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C.唾液淀粉酶的合成不需要经过6,然后到8这种结构 D.图中含有磷脂的是2、3、4、5、6、8、9 23.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符合曲线( )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③ 24.下图是某植物在不同氧浓度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 、B 两点和B 、C 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2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能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酶催化反应能放出更多的能量 D.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26.如图表示某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则图中的a、b、c分别表示( ) A.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B.蔗糖、蔗糖酶、葡萄糖 C.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D.乳糖、乳糖酶、葡萄糖 27.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C.神经细胞吸收氨基酸 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28.如图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 ①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②乙图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③丙图表示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④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 29. 两支试管中分装有等量的荧光素,开始都发光,过了一段时间都不再发光.有人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物质,结果加入乙物质的试管又发光了.则乙物质可能是( ) A.淀粉 B.麦芽糖 C.葡萄糖 D.ATP 30.下图为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不需要酶的催化 B.过程②发生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C.过程①不能发生在有氧呼吸过程中 D.过程①不能发生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31.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生物大分子 B.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 C.3个ATP分子中含有9个高能磷酸键 D. 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 32.图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时H202分解产生的 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温度降低时, e点不移,d点右移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pH=a时,e点为O D.pH=c时,e点下移,d点左移 33.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 ( ) A.人的胰岛素和雌激素 B.动物的肝糖原和糖蛋白新*课*标*第*一*网 C.细菌的遗传物质和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 D.植物的纤维素和维生素 34. 以下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准确无误的是( )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两者均可通过核孔 C.核糖体、ATP、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0、N、P D.葡萄糖、二氧化碳、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脱水缩合的产物 35.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分别位于第1、12、26和39位,若切除全部的谷氨酸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 原环状多肽中至少含有5个游离的羧基 B、 原环状多肽中氧原子数至少为49个 C、 得到的全部产物与原环状多肽相比分子质量增加144 D、 产生的4个谷氨酸分子重新缩合后形成的大分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34 3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以相同,如氨基酸进入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 B.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新*课*标*第*一*网] D.不同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乙醇进入胃上皮细胞和钾离子进入神经细胞 37.撕去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情况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多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少 D.无法比较 38. 左下图表示的是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右下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左图中可以知道pH=7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从右图中无法知道酶C的最适温度 C.从左图中可以知道若影响人淀粉酶的pH由2升到7时该酶活性逐渐升高 D.从右图中可以知道酶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是B 39.能够促使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 A.脂肪水解酶 B.淀粉水解酶 C.蛋白质水解酶 D.DNA水解酶 40.图为一个渗透装置,半透膜小袋内充满0.3 g/mL的蔗糖溶液,用不同表面积的半透膜小袋做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内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变化速率的相关曲线最可能是(横坐标表示表面积)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40分) 41、(10分)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__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图中标号)。 (2) 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 (3) 图①和图②两种运输方式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细胞膜成分中对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在图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中有表示。 42.(10分)为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洋葱,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清水等。 方法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的实验中,“质”和“壁”分别是指植物细胞的 结构 。 (2)假如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有 ,导致细胞过度_______________而死亡。 (3)该同学在步骤D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其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 (填序号).判断的理由有 。 43、 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们都有发高烧时不想吃饭的经历,同学们假设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由此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 实验材料:2%工业淀粉酶溶液、3%的淀粉溶液、20%新鲜肝脏研磨液、3%过氧化氢溶液、沸水、蒸馏水、冰块、斐林试剂、碘液及相关的实验器具等 下表是某同学做该实验时的实验步骤, 步骤 A组(A1+A2) B组(B1+B2) C组(C1+C2) 1、加入反应物 A1:3%淀粉溶液2ml B1:3%淀粉溶液2ml C1:3%淀粉溶液2ml 2、加入酶 A2:工业淀粉酶2ml B2:工业淀粉酶2ml C2:工业淀粉酶2ml 3、设置温度(保温5min) 600C热水浴 沸水浴 冰水混合物水浴 4、每组1、2号试管溶液混合 保温5min 保温5min 保温5min 5、滴加碘液 2滴 2滴 2滴 6、试验结果检测 材料二: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下图Ⅰ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下图Ⅱ、Ⅲ所示。 Ⅰ:正常酶的作用图 Ⅱ:竞争性抑制剂作用图 Ⅲ:非竞争性抑制性作用图 (一)根据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1、同无机催化机相比,酶 的作用更明显,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该实验的反应物选用3%的淀粉溶液而不选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原因是 3、有同学认为将该实验步骤中的3、4调换一下顺序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 理由是 。 4、本实验的实验组是 ,无关变量有 (选填两项)。若高温和低温都会抵制酶的活性,则在第6步试验结果检测时A、B、C三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分别为 。 5、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随温度的升高会使______接触的机会增多,反应速率变快。其二,因为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本身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分子结构(空间结构)的改变,温度升到一定程度,酶将完全失活。这两种作用叠另在一起,使酶促反应在某一温度下最快,这一温度就是该酶的______。 (二)根据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1、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周期的间期,它的作用机制与材料二中的图______相符。 2、酶的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a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曲线b为竞争性抑制,曲线c为非竞争性抑制 B.曲线a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曲线b为非竞争性抑制,曲线c为竞争性抑制 C.曲线a为竞争性抑制,曲线b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曲线c为非竞争性抑制 D.曲线a为非竞争性抑制,曲线b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曲线c为竞争性抑制 江西省九江市XX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1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题号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41、(1) (2) (3) (4) 42、(1) (2) (3) 43、一、(1) (2) (3) (4) 二、1、 2、 江西省九江市XX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答案 选择题BCACD AADBD CBBCB CABAC DDCBA CCDDA DACCD DCBCB 41、 (1) ① ③ (2)主动运输 (3)都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 (4) ①③ 42.(1)植物细胞壁和原生质层 (2)胭脂红溶液浓度过大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 失水 (3)①、 胭脂红不能透过生物膜,但可以透过细胞壁, 43、 一、1、降低活化能的作用 2、 H2O2加热后分解会加快 3、 应先将酶和底物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中,再混合均匀充分反应 4、 B组和C组 反应物浓度和用量,酶的用量或碘液的用量 A组不变蓝 B组C组变蓝 5、 反应物和酶(底物和酶) 最适温度 二、1、Ⅲ 2、A 本文档由香当网(https://www.xiangdang.net)用户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