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ser
创建于2023-02-16 10:37:00
修改者USER-
修改于2023-02-17 03:24:00
字数4046
文档摘要: xxx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以下简称“第五支部”)以电子商务系为依托,共有党员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5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博士在读。近三年来2名党员教师被评为校、院优秀党员,3人次获得学校年度考核记功或优秀,全体党员教师均曾获得过国家级或xxx市创新创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申报材料经典 一、项目基本情况 xxx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以下简称“第五支部”)以电子商务系为依托,共有党员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5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博士在读。近三年来2名党员教师被评为校、院优秀党员,3人次获得学校年度考核记功或优秀,全体党员教师均曾获得过国家级或xxx市创新创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支部所依托的电子商务系是20xx年xxx市首批设立的四个电子商务专业之一,并于20xx年获批建设电子商务应用型本科项目,培养了一大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能够从事现代商务管理、运营与管理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通过以党建引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三全育人等中心任务,支部凝心聚力,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生成长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成为国际经贸学院基层党支部中涌现出的典范和标杆支部之一,获xxx高校党组织“攀登”计划样板支部创建立项。第五支部的重要工作包括: (一)聚焦“立德树人”,党建引领专业育人 支部在教学育人中逐步形成了“以党建为思想引领,在实践中培育人才”的鲜明工作思路,并在强化专业教学、实践教学育人和学生价值引领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通过始终把党建和实践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发挥了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依托实践育人系列工作 不断增强支部建设成效,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重点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将专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近来年,支部党员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成绩斐然,多次过得国家级和xxx市大奖。 (二)聚焦“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服务社会 支部全体党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致力于通过理论联系社会实践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师生积极参与“智力扶贫”社会实践,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和实践成果,这不仅是落实电子商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效发挥了第五支部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发展的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三)聚焦“共建网络”,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升级 在积极开展校内育人工作的同时,第五支部还积极推动校外地校共建,打造富有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地校共建网络。依托“农旅融合特色电商服务”等创新实践项目与xxx省上杭县步云乡、xxx省吉水县水南镇、井冈山、瑞金、xxx、xxx省剑川、宾川等当地企业及xxx市xxx村党组织积极开展结对共建。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和各类服务体系,不断探索地校党建共建的新方式、新途径和新载体,实现了地校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互动、共同发展。相关创新实践项目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xxx市铜奖。 二、项目推进情况 (一)支部建设总体思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全局发展的高度,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集中、生动的体现和阐释,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围绕党和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第五党支部结合自身依托电子商务专业和国际经贸学院应用经济学科建设基础与优势,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动并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通过实践研究和传播分享新的商务理念,协同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造血”新思路。 支部建设总体思路为: (1)增加支部组织力和标准化建设。推进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更好地发挥支部政治功能,提高支部建设质量,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进一步聚焦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将党建融入中心工作中。在实现地校共建的过程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并以党建扶贫为载体强化实践育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项目建设第一阶段(20xx.2-20xx.5)具体目标 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高校基层组织特别是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完善和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凝练支部基层党建特色做法和品牌,探索新形势新时代下教工党支部建设有效运行机制,重点提升教工党支部的基层组织力,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促互进。 (三)项目推进情况 根据党的十九大部署,自20xx年6月份起,主题教育正式开展,本次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结合落实主题教育具体目标,扎实有效推进支部建设工作,我支部提出“党建引领,走进新农村;校地共建,服务新农村;师生共创,建设新农村;实践育人,振兴新农村”的具体实施路线。 支部紧扣学院专业特色和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党建育人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探访革命老区、开展精准扶贫、助力新农村建设和深入实践调研,与xxx省上杭县步云乡、xxx省吉水县、井冈山、瑞金、xxx、xxx省剑川县、宾川县、xxx市松江区新浜镇等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在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共同探索发展之路。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个方面开展助力革命老区实践活动,牢固树立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深化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支部党员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育人全面推进立德树人落地生根。 在上级党委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各共建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支部党员、专业教师和同学共同努力,我支部“党建引领、实践育人”工作顺利推进: (1)以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支部注重把思想引领和标准化建设相结合。结合主题教育,支部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全会精神,学习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x重要讲话和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精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谈心谈话等制度,实现支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按照新时代党组织建设要求,加强理论和专业的学习,把组织学习当成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支部党员以身作则,在实践育人率先垂范,层层示范,层层带动。在主题教育期间,校领导也深入基层参加了我支部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研讨会,并结合形势发展对我支部建设工作做出具体指导。在本次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支部党员积极行动,共捐款 2000余元,并积极协调协助校友、学生从国内外购买6万余元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支援xxx。 (2)以党建带动专业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支部紧扣学院专业特色和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党建育人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探访革命老区、开展精准扶贫、助力新农村建设和深入实践调研,开辟“思政”新阵地,积极构筑育人新平台,深化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帮助学生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支部党员及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专业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育人中全面推进立德树人落地生根。“党建引领专业实践”思政教学团队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成功申报xxx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重点改革领航学院项目,并被列入其中领航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3)以强化师生社会责任感为主线,服务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 支部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以所学所研助力贫困地区建设。支部党员先后赴xxx、xxx、xxx等地开展实地探访,深入调研,详细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资源,依托专业优势,为当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党建引领,助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之路,发挥了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发展的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支部教师在xxx古田、xxx剑川、xxx浦南等地积极开展专业讲座、辅导及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当地农民提高电商专业技能,助力当地青年自主创 新创业。支部教师带领学生前往xxx古田、xxx等地,将专业教学与红色资源相结合,引领学生们在专业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精神,牢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努力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4)以校地联动协同创新为支撑,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校、地、企”联动发展,发挥“政、产、学”结合优势,与校内相关专业支部,研究生支部结对共建,针对校外共建单位开展深入调研,了解国情民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利用所研所学专业知识,制定符合当地实际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可行性规划及实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决策咨询报告或研究课题等科研成果,提升支部党员科研能力。在本阶段项目建设期间,支部党员结合专业研究领域,围绕“一带一路”、“进博会”、“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新农村建设”等主题,申请各类科研、教研课题8项,其中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相关论文、专著等成果10余项;支部党员还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调研咨询活动,积极发挥高校教师服务社会职能。 本文档由香当网(https://www.xiangdang.net)用户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