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
    • 2. 1.什么是端午节 2.端午来历 3.端午习俗
    • 3. 什么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 4. 端午节的来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 5. 端午日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 , 不能洗得直臣冤。
    • 6. 端午节习俗: 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 7. 包粽子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风俗。首先要准备好粽子叶,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叶一般是苇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为粽叶。其次则是准备粽子里面的馅料,将馅料置于粽叶中,粽子则完成了。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一般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主要以内地(重庆四川一带)的青叶粽和沿海一代(两广福建地区)的什锦粽为主。
    • 8. 赛龙舟 自宋以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到五月三十日,东莞人们划龙舟,洗龙舟水,趁龙舟景,吃龙舟饼,食龙船饭,唱龙舟歌,沿袭至今,称为龙舟月。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万江举行大型龙舟锦标赛,被誉为“东莞龙舟第一景”,有诗歌云“五月初一龙抬头,万江河上赛龙舟”。 “东莞龙舟第一景”之后,各地互相约定,定出自已的龙舟景日子如五月初四“汾溪景”、五月初十“新城景”、五月十四“新村景”,万江区内各村举办龙舟竞渡,各具特色、全民参与,直至月底,万江人民即以“东莞龙舟第一景”为荣,保持至今,定为传统日。
    • 9. 广州民间龙舟赛通常在村与村之间进行,以往每个村都要争第一,为的是光宗耀祖,扬名四方,但因为乡村民间比赛缺乏严格的规则和裁决,时时会闹纷争.现在,龙舟赛演变成一种友谊赛,志在参与,无论谁胜出,主办者都会为每个参赛村送上一面“第一名”的锦旗,赛龙舟变成了民间狂欢节. 龙舟赛不再论成败,但其竞技的意味却没有消失.每年端午节前后,广州市政府都会组织国际龙舟邀请赛,吸引海内外众多龙舟队参加,广州民间龙舟队也在邀请赛上一展身手. 广州珠村珠吉街文化站站长杨静说,民间龙舟赛看重的是过节的欢乐气氛,而政府主办的龙舟赛是一项正规赛事,二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使划龙舟这种传统习俗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传承下去.
    • 10. 龙舟饭食“龙舟饭”,是珠三角农民的大聚餐,是传统的社日宴饮的继续。宴会开支的款项来源,主要是村内工厂、店铺、专业户、个体户和普通村民的捐赠,港澳同胞、华侨的赞助,其次是龙船部件的竞投所得。为了讨个好意头,村民争出高价,以赢得对龙头、龙尾、船鼓或木桡的保管权。还有的是新龙船落水时到附近各村巡游所得的谢仪。当然,竞赛赢得的奖品——全体金猪、成坛美酒等,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11. 谢谢